張文龍
頭頂是戰機的轟鳴聲,旁邊是相機快門的噠噠聲以及此起彼伏的觀眾的驚嘆聲……夏末的微風伴隨著引擎的尾流吹拂在臉上,聽覺視覺的震撼讓人大呼過癮,這是長春的空軍開放日的現場感受。
“2023年空軍開放活動·長春航空展”7月26日至7月30日在長春空軍大房身機場舉辦,和其他航展不同的是,這是一個完全免費的頂級航空展,共吸引了65.7萬人次參觀。
航展期間,共組織了6次飛行表演,飛行288架次,是國內航展軍機飛行表演中架次最多機型最全的航空展。另外,中國空軍全系戰斗機都進行了動態或靜態的飛行表演或展示。
航展所在的大房身機場始建于1941年,曾經是長春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解放戰爭期間爭奪的焦點。1945年日本投降后,航空學校在這里創立,解放后,航空學校正式搬遷到長春,這就是大家印象里的“老航校”。可以說,這里就是人民空軍的起點。
新中國成立后,大房身機場作為空軍二航校的訓練基地,后來改建成為軍民兩用機場,抗美援朝的時候,中國空軍的飛機就從這里起飛。2005年,長春龍嘉機場啟用后,所有的民航運輸任務也一同遷移了過去,大房身機場就成為了獨立的軍用機場,現在作為空軍航空大學某訓練團的駐地。
2011年,空軍航空大學開學典禮即首屆長春航空開放日首次舉辦,給當時的學生家長以及長春市市民檢閱。在舉辦之前,誰都不曾想到十二年前的一次突發奇想的活動,可以一直延續下來,并且發展成如此大的規模。十余年間,無數航空的種子播撒在人們的心田,有的或許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
十余年間,中國空軍的現代化裝備也有了質的飛躍,每一屆航展都會有新的裝備亮相,而空軍幾乎全部的新裝備都會在開放日首次對外公開。觀眾對空軍的好奇、對航展的熱情、對裝備的喜愛,讓這個開放活動得以延續。這不僅提升了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還是一張對外展示大國軍事的亮麗名片。

此次航空展的“開放尺度”非常大,像之前熱議的新裝備——全球最先進的第五代戰機之一殲20隱形戰機驚喜亮相,并特別安排滑行至觀眾席前,供近距離觀賞。
運油20亮相,多項新技術一起曝光,首次對外進行公開干擾彈釋放展示;教10進行了首次國內雙機對抗公開展示;殲11和殲10S首次公開異機型對抗展示;直20KA和直10K武裝直升機在模擬對戰中互相配合,掩護攜帶空突部隊空降現場,展示了空突部隊優秀的作戰能力及突防能力。



人民軍隊守護著每一寸河山、每一張笑顏,高燃的戰斗表演點燃夢想。那些人群空隙之中鉆來鉆去的小朋友們,對于“理想”或許有了更堅定的答案,對于和平年代的美好生活會更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