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上官方欽 酈秀萍 崔志峰 周繼程 倪冰



0 引言
自工業化以來,人類生產和經濟活動使得地球大氣層中溫室氣體濃度升高,導致全球平均氣溫升高。全球氣候變暖已經給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帶來了嚴重影響,如海平面上升、森林大火和物種多樣性降低等,同時也成為需要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世界各國應共同努力應對。國際社會已經逐漸認識到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來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對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影響的重要性。因此,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聯合國制定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國際條約,并推動各國簽署《巴黎協定》等重要文件,以共同承擔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相關責任。各國的應對措施主要包括減少高碳行業溫室氣體排放,設定凈零排放目標,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碳交易和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等。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一貫突出“兩個堅持”的立場,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基本框架,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同時,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正在積極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不斷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前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來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中國鋼鐵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實現工業化的支撐產業,是技術、資金、資源、能源密集型的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因為鋼鐵行業的生產過程在消耗巨量能源的同時還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以鋼鐵行業成為了CBAM法案實施后最受影響的產業之一。CBAM作為一種促進區域貿易公平、倒逼不同國家開展低碳工作的政策工具,被認為是實現全球減排和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但是CBAM法案的實施也會帶來一系列消極影響,其中最突出的是對產業結構和國際貿易格局的影響。隨著國際社會對CBAM關注的日益增加,學術界也開展了對碳關稅的相應研究。相關學者認為CBAM法案的實施將會抑制中國高碳行業出口貿易,增加高碳產品出口的成本,削弱中國市場份額,可能會形成新的貿易壁壘。但是對CBAM可能對中國鋼鐵行業造成的影響的研究較少,因此本文根據CBAM法案最新進展以及中國鋼鐵行業碳排放和貿易現狀,系統分析CBAM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對中國鋼鐵行業潛在的影響,并提出了相關應對策略,旨在幫助中國鋼鐵行業更好地應對CBAM法案,助力中國鋼鐵行業可持續發展。
1 中國鋼鐵行業碳排放和貿易現狀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之一,同時也是全球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之一。2020年中國粗鋼產量為10.65億t, 鋼鐵行業碳排放量約為16.99億t, 噸鋼碳排放量約為1.60 t 。而歐盟2020年粗鋼產量僅為1.39億t, 鋼鐵行業碳排放量為1.21億t, 其碳排放強度約為0.87 t。盡管中國鋼鐵行業已經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減少碳排放量,并取得了一定的降碳效果(圖1),在粗鋼產量逐年增加的情況下,噸鋼碳排放量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但其碳排放強度依然處于較高水平。一方面是因為中國鋼鐵行業粗鋼產量巨大,導致中國鋼鐵行業碳排放總量仍然較大;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電爐煉鋼比例較低,僅約為10%,而歐盟電爐煉鋼比例已經達到40%,如圖2所示。與長流程生產工藝相比,電爐短流程生產工藝的碳排放強度約為長流程的 1/3。此外,由于中國鋼鐵行業能源消耗主要以煤炭為主,這也意味著中國的鋼鐵行業在降低碳排放方面面臨更大的挑戰。
在出口方面,中國鋼鐵產品出口量也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如圖3所示。自2016年以來,中國鋼材出口總量逐年減少,2020年中國鋼鐵出口量為5 140萬t, 與2016年相比下降了52.5%。其主要出口國為亞洲地區,2020年對歐盟+英國的鋼材出口量僅為210萬t, 對歐盟鋼材出口比例與2016年相比下降了1.83個百分點。
2 CBAM概述
2.1 CBAM立法初衷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歐盟作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貢獻者之一,已經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推動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制定更嚴格的碳排放標準和實施碳排放交易體系等。如圖4所示,歐盟作為主要碳排放地區,碳排放量僅低于美國和中國。此外,從圖4中也可看出,相對于1990年碳排放水平,2020年歐盟的碳排放已減少了30%,預計在2030年之前減少55%的碳排放(原計劃為40%)。同時,為防止歐盟高碳行業的碳泄漏,確保歐洲制造業在全球市場上不會遭受不公平競爭,推動生產商采用更環保的生產方式,歐盟決定實施CBAM法案,對進口商品征收碳關稅。經過逐年的完善和修改,歐盟CBAM已經進入了立法階段,并將其作為歐盟“Fit for 55”重要的立法提案之一。
2.2 CBAM最終法案
2022年12月,經歐洲議會、歐盟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商議后,確定CBAM覆蓋行業、碳排放范圍和實施時間,最終法案見表1。同時還明確了改革法案將漸進式地加速削減高碳行業的免費配額比例,進而激發企業減排動力,預計到2034年完全取消免費配額,具體削減比例如圖5所示。
項目最終法案提出時間2022年12月覆蓋行業水泥、電力、化肥、鋼鐵排放范圍直接排放(在特定情況下,也覆蓋間接排放)實施時間開始申報:2023年10月1日過渡期:2年零3個月開始征稅:2026年1月1日。
2.3 CBAM計算方法
歐盟還沒有明確給出出口到歐盟的鋼鐵產品碳排放量的詳細計算方法。目前,關于鋼鐵產品隱含碳排放量的計算方法主要有投入-產出法和生命周期法,由于生命周期法所需數據量龐大,且CBAM碳排放證書價格與歐盟碳交易市場掛鉤,CBAM采取生命周期法計算鋼鐵產品隱含碳排放量的可能性不大。根據歐盟最新公布的政策文件,關于碳排放量的總體計算方法如式(1)~式(3)所示。
簡單產品碳排放量計算方法如式(1)所示。
式中:Esg為簡單產品g的碳排放強度,t; Ssg為生產簡單產品g產生的碳排放量(直接排放),t; Asg為簡單產品g生產水平,t。
復雜產品碳排放量計算方法如式(2)所示。
式中:Ecg為復雜產品g的碳排放強度,t; Scg為生產復雜產品g產生碳排放量(直接排放),t; Mi為生產單位質量復雜產品g所需要材料i的質量,t; Eci為材料i的碳排放強度,t; Acg為復雜產品g的生產水平,t。
碳關稅的計算方法如式(3)所示。
式中:TCBAM為需要繳納的碳關稅;Pc為CBAM碳排放證書價格;AE為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t; PEU為歐盟碳交易市場交易價格;Pd為本國碳市場交易價格;Ei為產品i的碳排放量,t; Ef為歐盟同類產品企業獲得的免費排放額度。
值得注意的是,CBAM碳排放證書價格與歐盟碳交易市場掛鉤,其作為碳排放額度拍賣的參考價格,反映了歐盟對碳減排的嚴格要求。在進行鋼鐵產品的碳排放計算時,首先優先使用鋼鐵產品的實際排放值;如果實際排放值無法獲得,則通過默認值和放大系數進行計算;如果無法獲得出口國的可靠數據,則以最差的10%設施平均排放強度作為默認值。因此,如果不能準確提供鋼鐵產品隱含碳排放量,將會面臨不公平的待遇。
2.4 CBAM存在的問題
盡管CBAM已形成最終法案,但仍存在如下問題:
1)與WTO(World Trade Organizetion)兼容性差。
CBAM違反了WTO“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非歧視”原則,即各國有權根據本國實際設定減排目標,施行本國的氣候政策和標準。
2)容易形成貿易壁壘。
歐盟CBAM實施將會導致進口商品的成本上升,這將會使進口商品的競爭力受損,從而形成貿易壁壘。此外,碳關稅的出現可能會導致單邊貿易保護主義,加劇貿易爭端。
3)碳稅資金使用不夠明確。
CBAM征收的碳稅很大一部分將會來自發展中國家,如果歐盟不能證明其征收的碳稅用于低碳轉型和氣候治理,應將征收的碳稅以合理的形式返還給發展中國家,進一步促進其低碳轉型,以避免“劫貧濟富”現象的發生。
4)存在碳數據泄露風險。
CBAM需要監測和記錄進口商品的排放量,以決定是否需要征收關稅。這意味著歐盟需要收集大量關于進口商品的數據,包括生產商、運輸方式和排放量等敏感信息。一旦這些數據被收集,就存在被非法獲取或濫用的風險。因此,歐盟需要采取措施確保數據的安全性。
3 歐盟碳關稅對中國鋼鐵行業的影響與建議
3.1 CBAM對中國鋼鐵行業的影響
CBAM法案實施過渡期間,由于間接碳排放未被納入碳排放范圍,對中國鋁業的影響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CBAM對中國影響最大的行業為鋼鐵和化肥行業等。中國向歐盟出口鋼鐵產品約占出口總量的4%~6%,盡管出口比例較小,但是由于其他版本的碳關稅法案經陸續出臺,如美國版的碳關稅-CCA(Clean Competition Act),G7國家成立了“氣候俱樂部”。因此,CBAM對中國鋼鐵行業的影響不容小覷。高爐煉鐵工序是長流程主要的碳排放環節,本文以1 t生鐵為例,根據中國鋼鐵長流程生產工藝碳排放強度特點,設置了3種不同高爐煉鐵工序碳排放水平情景,即噸鐵排放CO2量為1.2、1.4、1.6 t, 具體情景見表2。基于對歐盟和中國碳交易市場的預測,在歐盟碳市場交易價格為每噸CO2 120歐元的情況下,分析了中國鋼鐵行業未納入碳市場和中國鋼鐵行業納入碳市場(碳價為80元/t)時碳市場價格波動和工序碳排放強度對生鐵出口歐盟成本的影響。此外,在歐盟同類產品免費配額、碳市場交易價格和高爐工序碳排放強度(噸鐵排放1.4 t CO2)不變的情況下,假設中國碳交易市場已經和歐盟碳交易市場掛鉤,根據CBAM免費配額逐年削減比例,預測了2023—2034年CBAM可能對中國生鐵出口歐盟成本的影響。
CBAM對生鐵出口歐盟成本的影響如圖6所示,以1 t鐵水為例,CBAM法案實施將使中國生鐵出口歐盟成本增加95.52~280.32元/t。此外,從圖6還可以看出,當鐵水碳排放強度為1.2 t時,中國出口歐盟的生鐵不需要額外繳納碳關稅;當生鐵碳排放強度從1.4 t升高到1.6 t時(歐盟碳價為120歐元/t, 中國碳價為80元/t),出口歐盟的生鐵成本增加了159.20元/t。如果鋼鐵行業未納入中國碳市場或者中國碳市場未和歐盟碳市場掛鉤(中國碳價為0元/t)時,出口歐盟生鐵的成本將會增加105.12~280.32元/t。2023—2034年CBAM對生鐵出口歐盟成本影響的預測如圖7所示,從圖7可以看出,過渡期CBAM對生鐵出口歐盟的成本影響相對較小;過渡期過后,隨著CBAM免費配額削減速度逐年加快,生鐵出口歐盟需要繳納的碳關稅增速逐年增加,到2034年1 t生鐵需要繳納的碳關稅已經達到了1 114.40元。
此外,CBAM法案的實施也將削弱中國鋼鐵行業和下游產業鏈的國際競爭力。相關研究學者指出,在碳價為100歐元/t情況下,當稅率在30%左右浮動時,出口歐盟的數量將下降15%~55%。CBAM方案在促進中國鋼鐵行業低碳轉型的同時,也將激勵中國碳市場建設進程,提高中國鋼鐵企業對組織碳/產品碳核算與管理和低碳認證的需求。
3.2 中國應對CBAM的策略和建議
為了更好地應對CABM對中國鋼鐵行業帶來的沖擊和影響,通過調研和分析得出以下應對策略。
3.2.1 加強頂層設計,積極應對碳關稅
1)鋼鐵企業應該實行總量削減并淘汰落后產能,不建議繼續提高產量;企業也不應當向歐盟出口大量低附加值的鋼材,而要走高質量和減量化的發展道路。
2)積極推動鋼鐵行業進入全國碳交易市場,擴大中國碳交易市場覆蓋行業,將鋼鐵行業納入中國交易市場,實現和歐盟碳市場掛鉤和互認。
3)及早策劃中國版碳關稅法案,確定征稅對象并設定適當的稅率,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
3.2.2 加強鋼鐵行業碳市場和數字化碳管理的能力建設,打造雙碳數字經濟新模式
在推薦鋼鐵行業碳市場建設的同時,應該更好地推進數字化碳管理在鋼鐵行業的應用,繼續深度融合數字化技術,創新數字化應用架構,開發數字化碳管理在鋼鐵行業的應用場景,培養鋼鐵行業數字化碳管理人才,健全數字化碳管理相關標準和法規體系。進一步推進“六化一體+多平臺”數字化碳管理體系的建設和應用,即推進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EPD平臺為主體和基于統一數字化碳管理標準體系的具有公益屬性的第三方公共服務平臺和企業自建的平臺的應用,同時加快中國鋼鐵行業數字化碳管理標準化、國際化、一體化、安全化、資產化和本土化的建設進程。
3.2.3 加強國際合作和交流,爭取話語權
中國鋼鐵行業應該加強國際交流和合作,深入參與和引領國際標準與規則制定,共同完善碳關稅機制,打破貿易壁壘。
1)加強國際交流和合作。
應該通過加強與國際組織、產業協會、鋼鐵企業和相關政府部門的交流合作,了解和掌握國際市場和行業的最新動態和政策信息,提高應對碳關稅等貿易形式的能力和水平。通過組織和參加國際會議、展覽和研討會,加強與國際同行的溝通和交流,分享經驗和技術,拓展國際市場。
2)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和修訂,爭取在標準制定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保障中國鋼鐵行業的利益和發展空間。
3.2.4 激發鋼鐵企業節能降碳的主觀能動性
1)工藝裝備優化升級。
鋼鐵行業可以通過提高冶煉技術和開發新型材料來降低能耗和碳排放,例如采用高爐富氧鼓風技術和智能電爐技術等,以達到強化冶煉和提高生產效率的效果。
2)實現極致能效。
鋼鐵企業可以通過提高能效和減少碳排放,實現鋼鐵行業能碳協同和可持續發展。例如通過節能減排技術,優化流程、提高設備利用率,來降低生產成本和碳排放。
3)低碳產品研發。
鋼鐵企業可以通過開發低碳產品,提高鋼鐵行業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例如,研發新型合金材料、高強度鋼材、輕量化材料等,滿足市場對低碳、高品質產品的需求,推動鋼鐵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4 結論
CBAM法案的實施將會對中國鋼鐵行業帶來不可避免的沖擊和影響,應該有針對性地提前采取應對措施。筆者通過計算和分析得出結論如下:
1)基于不同工序碳排放水平和碳市場交易情景,CBAM法案的實施將使得中國鋼材出口歐盟的成本面臨不同程度的增加,以1 t生鐵為例,中國生鐵出口歐盟成本增加95.52~280.32元。為了樹立中國鋼鐵行業低碳形象,提高中國鋼鐵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建議中國鋼鐵行業應該加強頂層設計,積極應對碳關稅。
2)工序碳排放水平和碳市場價格波動是影響鋼材出口歐盟成本的重要因素,在中國鋼鐵行業碳市場建設初期,工序碳排放強度的影響會更大一些,建議中國鋼鐵行業應該首先降低工序碳排放強度,同時加強鋼鐵行業碳市場和數字化碳管理的能力建設,打造雙碳數字經濟新模式。
3)進一步推進“六化一體+多平臺”數字化碳管理體系的建設和應用,加強國際合作和交流,爭取話語權,激發鋼鐵企業節能降碳的主觀能動性,盡早策劃中國版的碳關稅法案,以適應碳關稅帶來的的挑戰和機遇。
本文摘自《中國冶金》202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