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霍亂時期的城市防治與鄉村失序
——以1942年廣西霍亂為例

2023-11-21 05:30:04黃小玲劉超建
廣西地方志 2023年5期
關鍵詞:疫情

黃小玲,劉超建

(廣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1)

回顧近年國內關于醫療社會史的研究歷程,可知關于醫療史的研究,不僅在數量上是不斷提升,還在質量方面保持著精耕細作,但是涉及1942年廣西霍亂疫情問題的研究甚少。就目前民國醫療史中所涉獵到廣西霍亂的研究著作來看,其主要以廣西發生的大疫為主線,對廣西在新中國成立前后的疫情概況、救療措施、疫病后果等一一作了論述,著力于史事的鋪敘,未能對各類歷史文獻的疫病資料作深入發掘,缺乏足夠可供借鑒的細部研究。而在發表的相關文章中,主要聚焦于近代廣西霍亂中的政府職能發展歷程,普遍忽略了在霍亂疫情里的主要承受者——普通民眾,尤其是鄉村地區的農民。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文選取1942年廣西霍亂作為切入點,利用所搜羅到的史料對其時疫情下當局政府的救療防疫措施和城鄉的各自表現等狀況進行探究,以明晰城市與鄉村兩個不同緯度對于霍亂疫病的應對,從而以更立體的角度來清晰認識廣西在霍亂疫情發生的真實樣態。

一、1942年廣西霍亂的襲來與擴散

霍亂被時人定義為一種因感染郭霍氏之霍亂孤菌而起的急性腸胃病,[1](P1)其大致在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經由海上通道傳進中國,而后成為我國通行的夏日時疫之一。據考證,廣西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即發現霍亂流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一百多年中共發生流行35年次,波及市(縣)達55個[2](P序1),相關情形已被時人普遍記錄在案。1942年,一場異常猖獗的霍亂在廣西爆發,并且是在不少群眾公共環境衛生意識淡薄和衛生防疫條件艱苦的戰時社會背景下倍道而進,致使廣西當地遭受了巨大且多重的創傷。

(一)霍亂爆發前夕的預防措施

古稱為瘴癘之地的廣西,衛生設施至為簡陋,終年流行傳染病,[3](P195)且在新桂系初期獲得權力重柄之時,“軍事行動不絕……在全省里面,很少沒有遭過兵災的區域”,[4](P201)戰爭極大地影響了人民的日常生活秩序,餓殍遍野,病菌可任意滋長與散布。再加上,連年爆發的自然災害,僅就1932年至1941年間發生的水災、旱災及其他災害所波及的縣城數量分別計有119縣、126縣、289縣,[5](P政222-225)大量難民流離在外,人口流動頻繁,這亦是霍亂頻頻發生的緣由之一。據1925年至1941年的不完全統計,廣西各地發生霍亂共五次(參見表1),并呈現出霍亂爆發的范圍擴大、發病周期逐漸縮短的情形。

表1 1925—1941年廣西霍亂疫情一覽

新桂系政府為應對頻繁出現的霍亂,要求各級政府部門都參與到了防疫之中,全方位地持續加大醫療衛生的投入力度。首先,設置專門防疫組織機構。1931年,新桂系政府根據《廣西建設綱領》中的計劃,設立衛生委員會以負責全省的衛生防疫工作,并于1933年將全省劃分為梧州、南寧、桂林三大衛生區,每區設省立醫院或衛生事務所,協作、指導各縣推行防疫工作。到1940年,“為便利衛生行政之推行起見”,再將全省增加到12個衛生區[6](P1199),每區下設15個巡回醫療衛生防疫隊。其次,在全州、梧州、六寨、柳州、天保各設一個臨時檢疫所。[7]最后,在桂林、梧州、南寧、柳州、百色等重要地方成立防疫委員會,采取各樣措施進行預防。如張貼“預防霍亂,第一要打防疫針,第二要喝用開水,第三要撲滅蒼蠅”“預防霍亂,要吃煮燙的食物!”“霍亂危險,快打預防針”等霍亂防控標語。[8]這初步形成了以省衛生委員會、衛生區、防疫醫療隊、檢疫所和防疫委員會為結構的衛生防疫組織體系。

以上各方面措施的實施,可以說是有針對性地預防控制疫病的產生與擴散,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對疫病的防控能力,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還是未能避免霍亂疫情的再次爆發。

(二)1942年廣西霍亂的發生與傳播

1942年廣西霍亂疫情的初次發現地點是在金城江。廣西省政府立即派廣西省衛生處第二科技士陳聯三,并偕同桂林衛生事務所檢驗主任徐周恩,攜帶疫苗及檢驗器材前往該地調查防治。[9]據陳聯三述稱:金城江霍亂發生后,省政府即派醫生前往防治,但防治中醫生亦不幸被感染,未及治療,即斃命;后陸續發病二十余人,死亡10人。該地霍亂均系急性,發病后4小時即斃命,最多亦未超過10小時。[10]由此可知,金城江的霍亂來勢十分兇猛,不可阻擋。但有時報稱,經過省政府會同金城江當地政府“召集各界組織防疫委員會,力行防疫工作,并對該市環境衛生之整理,尤多致力”且“經各方竭力防治后,疫勢稍戢,已不似一般宣傳之嚴重云”。[11]可從后來愈發嚴重的霍亂疫情可知,這樣的防疫措施并沒有能夠成功阻止霍亂的擴散,反而是“繼金城江之后各地霍亂不斷出現”。[12](見表2)

表2 1942年5—6月廣西省各縣市霍亂疫情一覽

由下表內容分析可大致得知,在廣西霍亂爆發的早期,即5月至6月間疫情在廣西各大城市中散播肆虐的情狀。起初應是因1942年5月,“氣候酷熱異常,忽然雨水多而寒涼,伏熱被抱住而不外泄,又加寒飲食涼”[13],使得金城江成為1942年廣西霍亂的起源地。在疫情暴發之后,霍亂沿黔桂鐵路傳入桂柳,最后依仗著桂柳兩地交通樞紐的可達性,沿著鐵路向東、西、南三方散播。總之,1942年廣西霍亂整體傳播趨勢是先在交通便利的核心城市范圍以內廣泛傳染,然后才逐漸擴散至小縣城乃至鄉村。其中需要關注的是,在當時醫療服務條件及機構匱乏,且統計受限的戰時環境下,偌大的廣西鄉村地區的病例已大約占據整個廣西患病人員總數的半數,可見鄉村地區的疫情形勢的嚴峻,因而1942年的廣西霍亂毫無疑問是一場牽涉多區域的大型瘟疫。

(三)1942年廣西霍亂流行的頻度與強度

在廣西省政府1942年度衛生工作報告中有提到,霍亂自當年5月在金城江流行以來,至11月已蔓延至全省67縣,致使36個市縣成為疫區,7274人被感染,3553人死亡,[14]但由于當時條件的限制,此現有數據應是有所低估。

根據廣西省立醫學院1942年度工作報告中的《霍亂臨時病室之工作報告》一文所載的信息可以推測(見表3、表4、表5),不同性別、各個階層、各種職業的廣西民眾都有因這場霍亂而遭受到的巨大影響,具體表現如下:

表3 桂林市霍亂患者年齡及死亡數統計(1942年5月28日至8月8日)

表4 桂林市霍亂患者職業、性別及死亡數統計(1942年5月28日至8月8日)

表5 1942年廣西省7月份各縣疫情

其一,從患者的年齡階段來看,患者都有分布在各個年齡層,上至70歲以上,下至1歲以下,而20-29歲間的患者數量居于首位。雖然該階段的青年群眾體質狀況較各個年齡層來說,會更為強健且自身抵抗力也較強,但作為活躍在社會底層上的群體,他們在社會上的流動相對來說會較為頻繁,而霍亂染疫的速度迅疾且猛烈,因此這個年齡層染病的比例會高于其他年齡層。

其二,從患者的職業類別來看,以苦工最多,其次是家務之婦女,再次是失業者,從次是商人,而后的學生、公務員、警士等占比較低。我們憑借此信息可得知,因此次霍亂大流行而成為最大沖擊的群體對象是苦工、無業者和商人,這三者在當時均是社會地位低下者,生活條件與生存環境多為惡劣,以致大量人口極易染疫。正如桂林版的《大公報》所評論的那樣:“一般平民之罹病致死者,時有所聞,路病路斃之流丐,每日必有二、三起,”[15]而商人的地位雖說不低微,但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要從事商業、集貿販賣等經營活動,這難免不會增加其染病的機率。其余的階層由于均有特定的活動場所,因而他們的致病可能性會比較小。

其三,從疫情地區的分布來看,感染者的活動軌跡已從城市轉移,并集中在鄉村地區,且在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都有疫情發生。在5-6月間,桂西地區發生11次,桂中地區發生5次,桂北地區發生4次,桂東地區發生3次,桂南地區發生3次,總計26次。在7月份時,桂西地區發生10次,桂中地區發生4次,桂北地區發生7次,桂東地區發生5次,桂南地區發生9次,總計35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桂北、桂東、桂南地區的疫情發生頻率明顯高于先期流行的桂西地區,各地疫情發生的總次數并未有所下降,還呈現出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且疫區與非疫區之間的界限較為模糊。

總而言之,霍亂患者人數與其社會地位、社會經濟背景有著緊密的關聯,虎疫來襲后的主要感染者就是下層勞動者、貧民及商人等。如其時《廣西衛生通訊》所報道的:“桂林市前后已發生三十人左右,大多數是勞動者,其中有士兵,一個是中學生。勞動者既不識字,生活條件有(又)非常之壞,加以一般抵抗力薄弱,他們得霍亂的機會既多,患了以后,能夠救治的希望亦很少。”[16]而這一群體也成為了霍亂得以頻發和不斷蔓延的條件。

二、廣西城市的有效救治與防疫舉措

以城市為維度來諦視與解讀1942年廣西霍亂疫情期間的應對表現,可以看到新桂系政府在人口密度較高、工商交通較為發達的地區已將切實可行的救治與防疫舉措付諸于行動,并且取得最大限度的成效。然而,新桂系政府在重新主政廣西之后,屬意于確立與完善南寧、梧州、桂林及柳州等重要城市的衛生防疫機制,以致各地資源未能得到平均的分配,導致廣西各地在面對疫情時所能夠動用的救災款項與物資截然不同,進而致使疫情的整體控制狀態不佳,故本文將選取廣西發展量質較高的部分區域核心城市來具體考證。

(一)迅速進行有效救治

面對各地不斷爆發的霍亂疫情,作為全省交通樞紐和重點疫區的桂林,其防疫形勢異常嚴峻,因為霍亂一旦流行,以水及蒼蠅為媒介,傳播迅速,患者如救治不及時,極易致命,“患者上吐下瀉、抽搐、數小時即斃命”。[17]所以遇到霍亂發生,第一時間應是救人,“如一星期內能動員防治,尚可望不致蔓延,否則恐怕不可收拾也”。[12]可霍亂流行于桂林已成形勢,其由交通線進入市中心,廣西當局對此甚感隱憂,遂命桂林省立醫院星夜布置傳染病舍,次日要即可收治病人。[12]故為遏制此次霍亂,中央衛生所防疫大隊即派21位技術人員擔任桂林霍亂治療醫院的工作,并即時開始免費收容治療。[18]并且,桂林市還動員了數家醫防單位以及軍政部、省衛生處等單位醫務人員參加預防注射。[19]可疫情還是甚為猖獗,省政府惟特令桂林市衛生事務所自6 月1 日起暫停總所及分所的門診,緊急動員全體人員投入防疫。[20]

進入6 月后,霍亂還是日益蔓延,流行不已。柳江也于6月初發現了真性霍亂的蹤跡,[21]并在10日間有50余人死亡,霍亂蔓延勢頭正處于上升狀態,尚未得到控制。雖然柳州衛生事務所已與柳州省立醫院、柳州軍醫院及駐柳各衛生機關切實聯系,進行防治工作,但是情形愈發嚴重,惟有急電呈報廣西當局,新桂系政府隨后立即派衛生處技士陳聯三攜帶500瓶濃縮霍亂疫苗馳往柳州,協助防治工作,[22]并飭令柳州省立醫院停止門診,以專注于霍亂患者的救治。[23]作為溝通桂、粵、港之樞紐的梧州,亦面臨著嚴重的疫勢,梧州省立醫院病房已不敷容納,遂將各私立醫院病室進行統制,而廣西當局也特令梧州當地各衛生機關要全體動員起來以撲殺霍亂。[24]盡管相對于廣西其他地區,發展程度較高的梧州、柳州、桂林三地已全力救治與撲滅霍亂中,但是請求增派醫護人員的電文還是猶如雪片飛來,廣西省政府遂特令省內的婦嬰衛生助產士訓練班及公共衛生護士訓練班停止上課,分批馳往前線進行救治。[23]

1942年的廣西霍亂自發生后頓成燎原,廣西當局迅速反應,積極調動全省醫療隊伍以投入于救治病人的工作中,使大多數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救治。雖然霍亂發生于夏日,但6 月僅是潛伏期,接下來的7 月正屬霍亂的大爆發時期,[25]患者數量逐日增加不已。

(二)整合多方救援力量

霍亂流行已逾一月,雖經各方醫療機構的努力救治,但是疫情未見有消停之意,反而有日漸嚴重的趨勢,所以“撲滅霍亂”已不徒是一個口號,而應是當時一樁非常迫切的工作。可醫院收治霍亂患者是防止霍亂大流行的最后一道防線,若要從根源上阻止其發生與蔓延,還得做到真正的治本,即為通過嚴格公共衛生,將役源和傳播媒介扼殺在源頭里,從而鏟除霍亂的根蒂。

臟亂差的衛生環境是霍亂的培育器皿,而惡劣的衛生環境源于民眾未能樹立良好的衛生觀念,繼而易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最后滋生霍亂。因此,廣西當局的相關部門加快了衛生警察、公共衛生護士、環境衛生員等的培訓步伐。[3]P(203)另外,還籌劃各縣衛生警察訓練班,向警察進行傳染病管理、消毒、急救等方面的技能培訓。[26]而各地政府部門都會緊急安排應對策略,例如自霍亂在柳州被發現后,柳州市有關機關立馬召開防疫委員會分配工作。關于公共衛生方面的工作,主要有飲水消毒、飲食商店攤擔管理、病家消毒與病家勸導四方面。其中,飲水消毒主要是對自來水、井水與河水進行專門的消毒,“自來水由自來水廠消毒,漂白粉由防疫委員會發給,井水由第三防疫大隊辦理,河水消毒由防疫委員會交警察局衛生科辦理”。飲食商店攤擔管理的相關規則在起初之時,已由警局長官部擬定,但在辦理過程中愈發感覺霍亂流行速度之快,于是取消了一切飲食攤擔。病家的消毒與勸導工作,主要是由衛生事務所派專員前往發病各戶進行檢查與指導消毒工作,后而進行尋找傳染原因與傳授預防方法。[27]

囿于人物力等資源的分配失衡,造成了公共衛生控制措施的實行偏重于大城市中,而整治惡劣衛生環境的措施卻難以真正地在鄉村地區得到實行,如此一來,社會整體的衛生環境不容樂觀,于是沒能以最大限度來堵截住霍亂的傳播途徑。

(三)嚴把交通舟車檢疫

自新桂系重新主政廣西后,經濟、文化、軍事各項建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因而在抗戰爆發以來,“省外人士遷居桂柳日多,兼以湘桂黔鐵路興筑通車后,交通利便,”[28]大批外省民眾涌入廣西。所以,由國民政府領導的衛生署決定在這段非常時期間進行交通檢疫工作,由各省市衛生所設交通檢疫站將霍亂病菌堵截于市外。[29]誠如桂林衛生區衛生事務所所長施毅軒所言:“把敵人引進市區來巷戰,誰也知道這不是辦法,所以我們全省的防疫部隊,是沿著黔桂路的交通路線步步為營,段段作戰,”[30]嚴防境外疫菌傳入市區。

廣西省當局于5月28日實施國民政府衛生署制定的《非常時期交通檢疫管理實施辦法》,其要點有:一是針對霍亂進行檢疫;二是在霍亂流行時,一切舟車及步行旅客均由檢疫機關公告,實施檢疫;三是進行舟車檢疫工作之時,發現有感染霍亂之嫌疑人員,立即隔離;四是在舟車檢疫時期發現霍亂患者,需就近送達傳染病醫院進行治療;五是檢疫機關必要時得禁止舟車往返疫區。[31]各市也具體貫徹和落實到位了,比如柳州在南北火車站各設檢疫站,凡出入境的旅客均須接受檢疫人員檢驗與注射,甚至派用了軍隊力量。[32]而在梧州方面,則就市區的各水上要道“舉辦水上檢疫,往來船只,非經檢驗一律不準出入口,及在江面游弋”。[33]

1942年的廣西霍亂基本牽涉到廣西各地,多個地方均有爆發霍亂的情況發生,而交通檢疫這一策略的實行,能夠在一定范圍內地降低廣西各地霍亂疫情輸入與擴散的風險,有效地斬斷疫情傳播鏈,防范疫情擴散。

(四)積極推進防疫注射

不管實行內防擴散的公共衛生措施,還是設置外防輸入的交通檢疫站,對市民個體而言都是筑防線于身外,一旦霍亂發生,仍有威脅人身安全之虞。所以,仍需通過注射霍亂疫苗來對霍亂菌筑起一道堅固的防御工事,以有效提高身體免疫力。

1942 年霍亂大流行時,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第二十三醫防服務隊奉命來廣西協助桂林市開展霍亂預防注射工作。[34]在該醫防隊的指導下,桂林衛生區衛生事務所劃定“北極路等十街為疫區,疫區內之人民對于挨戶防疫注射如有故違,處以10 元以上50 元以下之罰金或1 日以上5 日以下之拘役,至疫區內之街甲首長有協助推行強迫注射之責任”。[35]此外,為了能更多地擴充注射的人數,政府規定除醫療機關內設有注射疫苗處外,還不斷增加注射地點。注射站一般設于桂林市區繁華的十字路口,“注射人員共分六隊,上午四時至七時一隊在花橋工作,下午一時至四時四隊人員分別在體育場、十字路、樂群路及正陽路工作,晚間則派人在十字路注射”。[36]據統計,1942 年自5 月下旬發現霍亂開始注射起至7 月29 日止,“經注射者共約11 萬余人”。[37]11 萬余人雖僅占桂林全市人口三分之一,但加上往年已注射產生抗體者,該市的注射人數規模已屬顯著。而柳州經過防疫委員會先后三次發動市內各醫師出動,前往貧民住宅區挨戶強迫居民注射,并通過暫時封鎖交通來配合注射工作的順利進行,使得人口總數僅為10萬的柳州,已注射人數過萬。[38]

但獲得如此成效的原因在于醫療資源的畸輕畸重,像上述有基本城市設施、市政服務及現代公共衛生制度的梧桂柳等市,其不僅有物力,還有財力和能力來架設和擔負防治霍亂的供應鏈,因而在城市發生的疫情可以快速被撲滅。[39]但醫療條件貧瘠的廣大鄉村若是發生此疫情,其可能會陷入更為復雜的困境。

三、廣西鄉村陷入失序狀態

當面臨各種天災人禍時,中國近代社會發展程度及社會資源占有程度往往會立即在城鄉之間呈現出不平衡的狀態,而發生在1942年的這場波及范圍最廣的廣西霍亂有著最直接的體現。從上文的內容中可以看到,霍亂流行期間廣西的有限醫療資源大都投入在城市的救治、防疫與公共衛生控制上,然而周邊鄉村似乎未被廣西當局關注到,這會易使其陷入霍亂所帶來的未知慌亂之中,繼而造成鄉土社會陷入混亂且無序的狀態。

(一)鄉村失序的醫療衛生背景

鄉村社會之所以會在霍亂時期發生大混亂,是因為其時分配不均的醫療資源與惡劣的鄉村衛生環境。據記載,“衛生醫藥,較有設備者,只有桂、梧、南、柳暨及附近各縣。如左右江除龍州、百色、田陽、田東、靖西、天保等縣稍有設備或稍有中醫師中藥店外,余皆無之。柳州區各縣,如龍勝、三江、羅成、南丹、河池、東蘭各縣,亦尚無醫生醫藥設備,即中醫生中藥店亦極少見。”[40](p189)加之,“因縣鄉工作比省區工作,尤為困難,即以出差費而論,技術人員下鄉工作,每日只得出差費三元五角,實不敷一宿兩餐之用,與省區人員出差費相差甚巨,故衛生人員對于下鄉工作,視為畏途”。[41]

由此可知,除桂林、梧州、南寧、柳州暨及附近各縣外,其余之地不僅存在著缺醫少藥的情況,同時缺乏相關醫療衛生機關與專業人員,從而導致了現代傳染病觀念和公共衛生觀念的匱乏以及衛生條件愈發的堪憂。如桂林海洋鄉的鄉民發生疾病,“首先的醫法就是看花,請郎中和吃藥,還在其次。……‘看花’又分為‘陰花’和‘陽花’問題,‘看陽花’又叫做‘問神’,這是圣人有了疾病,或其他的事就去看一朵陽花,問問死鬼是兇是吉,有什么辦法沒有,可使病好或有其他順利之法。”[42]而關于廣西鄉村的衛生環境,也有時人進行描述:

也有比率的野生的茅草,但這野草不是生長在田野上,卻生根在頹敗的朽爛的屋頂上,或是添塞著那殘斷的泥土剝落的垣墻。而在那煙熏的黯黑的屋檐下,則是蝙蝠、蜈蚣、燕崔與老鼠的洞穴。在這兒造物者顯示了無比的公平:兩三間茅蓬里,雞、鴨、豬、狗、……和人一樣,都有著一個安身之所。不分季節地,惡臭便彌布著——從豬欄毗連鍋灶的屋舍里,總漂浮著糞便的腥臊,爛蘋果的味道,或是都市里阻塞的陰溝的氣息。是窮困的地方,是襤褸的地方,是菌毒滋生、疾病蔓延的地方。[43]

因此,鄉民“如有普通疾病,多位求神問鬼,如不痊愈,則謂命實為之,瘟疫流行,則安為天災不能逆抗。”[40](p189)可正出于鄉民未能及時接收和消化外界所帶來的醫療知識,故而遇上疫情的爆發,鄉民們的錯亂認知將會讓鄉村彌漫著恐懼的氛圍。

(二)霍亂侵襲鄉村后的失序表現

1942年5月始爆發的霍亂,未經多久就橫行于廣西鄉村,“據謂各鄉霍亂之流行,較城區尤為嚴重”。[44]由于鄉村醫療條件的落后,以及廣西的眾多農村民眾普遍缺醫學與衛生的相關知識,所以致使鄉村一遇上霍亂猖獗就容易失去原有的常規狀態。

在1942年霍亂流行于廣西的期間,廣西鄉村失序表現主要有三:一是引發大規模恐慌。由于面臨霍亂的爆發與流行時,廣西大部分鄉村地方的醫療水平遠遠落后于城市,所以對于霍亂的防治均是束手無策。此外,從時間脈絡中觀察關于1942年廣西霍亂的新聞報道不難發現,邕、桂、柳三地的地方報刊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報道頻率,且相關詞條基本都含有“死亡”“猖獗”“可怕”等字眼,以致無知的鄉民會在危機時刻催生出恐懼感。例如天峨縣橋頭鄉的患者經過數小時后死亡,其鄉村在數日內死亡人數超過60人,還出現了全家死亡的情況,導致本地人心惶惶,進而選擇遷徙流離。[45]但由于疫情發生地紛紛出現流動性群體,向各地紛至沓來,尚未爆發霍亂之地將會受到強力沖擊,以致于廣西霍亂此起彼伏,始終未得到平息。二是極易受到迷信神權的荼毒。眼看霍亂在廣西鄉村地區恣意流行,難以控制,無知的鄉民們在絕望與迷茫中只能大肆敬拜神明,頻頻出現“說神談鬼,相率驚怪,殺豬宰雞以祭之,廣請僧尼以符咒之”等信奉超自然力量行為。[46]就如桂林的各鄉鎮在剛發生霍亂不久,鄉民們就開始進行星象占卜等問神的活動,還公然散發傳單進行宣傳。[47]同時,亦有人意識到有些假托鬼神、耍弄手法的騙子會利用人們的愚昧以及對霍亂的恐懼心理趁機推波助瀾,以從中獲得更多的利益[48]。由此可見,鄉村面對霍亂時所出現的失序行為,不僅是由于鄉民自身的愚昧而導致,還因為有些利欲熏心的人會利用迷信活動以攫取更多利益所推動起來的,這不僅極大地妨礙了科學防疫工作的進行,還無形地促進了霍亂的流動。三是涌現大量未得到科學證實的各種醫藥偏方。譬如《掃蕩報》于6月30日為所刊載的廉價草藥偏方,即取3條名為“一塊瓦”的草藥,將其分為1寸長,并放入嘴里嚼爛后,遂用開水將藥汁吞服,服至舌頭產生麻的感覺為止。[49]亦或是在8月5日所登載的霍亂簡易療法,其主要使用范圍是醫藥難施的廣西窮鄉僻壤處,此法主要分為防疫和治役這兩大方面。其中,防疫方法有6個方面,分別是:“(1)馬齒莧曬干,同盥醋煮食之;(2)松葉細切,酒沖服或浸酒服;(3)蒼耳嫩葉,陰干收之,臨時為末冷水服,或水煎服;(4)豉和白木浸酒常服;(5)明雄黃末少許擦鼻孔;(6)黑豆半升,用新布袋裝放水缸內,三四日換一次”;治役方法有12個方面,分別是:“(1)綠豆粉和白砂糖少許服之,或各二兩新汲水調服;(2)井水和白沸湯各半碗聞服;(3)鍋底墨煤五分、灶額上墨煤五分、白沸湯一盞,攪數千次,以盌覆之,頃刻通口服一二口立止;(4)東壁土,新汲水攪化澄清服之即止;(5)地漿水一升飲之;(6)藕搗汁服之;(7)用桑葉一握煎飲服;(8)木瓜水煎服;(9)滑石四兩、藿香一錢、丁香一錢,為末淘米水服二錢;(10)海桐皮煮汁服之;(11)樟樹皮之粗皮或樟木煎水服;(12)早備口急散”。[50]盡管現未有材料證明,以上所提及的民間偏方在實際應用中是否對霍亂的治療產生積極的作用,但是民間偏方的療效基本會因時令、地域及身體狀況的不同而異,所以民間所流行的醫藥偏方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鄉民接受科學的應對方法,不利于霍亂的預防與救治。

由是觀之,雖說鄉村地區在面臨霍亂瘟疫時,喪失了原有的正常秩序,被迫采取一些非科學的自救行為,但這并非沒有實際意義。在等待政府緩不濟急的霍亂防治措施時,這些非科學的自救舉措適逢穩定了鄉村地區的社會秩序,以至于鄉村地區沒有發生與墮入更大規模的動亂中。直至廣西當局將關注點逐漸轉移到鄉村上,這場聲勢浩大的霍亂疫情才拉下帷幕。

(三)鄉村霍亂的治理與平息

當廣西各大城市的霍亂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之時,新桂系政府對于鄉村地區的官方醫療救濟與日俱增,逐漸控制住霍亂在鄉村的蔓延,這場聲勢浩大的霍亂疫情才得以拉下帷幕。

首先,新桂系政府為構建起嚴密的疫情報告網,積極調動村街長、開業醫師、警察局、鄉鎮公所、醫院等各方力量,參與疫情報告,從而為政府及時掌握各地的疫情動態,使得各地更加有效地聯合起來以防治疫病的蔓延。[51]其次,依照廣西省衛生建設計劃大綱,逐漸建立縣級衛生院及籌設衛生分院與衛生所,并以此負責醫藥救濟和縣與縣以下的衛生事業,進而實現廣西衛生網的建立。[6](p1200)正如在1942年8月30日,平治縣樂育鄉與邕寧誠志五塘兩村發生霍亂,“省府經已飭各衛生院就近派員防治,免致蔓延云”。[52]最后是派員前往鄉村地區進行霍亂的預防注射,以控制針對霍亂的發生和流行。就如霍亂在雒容縣各鄉的蔓延速度愈發加快,該縣在召開防疫會議后,立即決定各鄉民眾一律強制舉行防疫注射。[53]可見,官方的醫療衛生體系已開始在鄉村地區建立,從人員隊伍建設、機構運行機制等方面采取措施,官方的醫療救助日趨完善,有利于鄉民減少采用非科學的自救行為的次數。

言而總之,在霍亂疫情蔓延至鄉村地區之時,鄉村地區所采取的非科學自救行為發揮出了自身的獨特作用,暫時穩定了鄉村地區的秩序,直至晚來的政府醫療救濟發揮作用,才得以抑制1942年廣西霍亂的持續蔓延。

四、余 論

1942年廣西爆發的霍亂,是民國時代廣泛傳播且造成大規模死亡的一次瘟疫,給國家和社會帶來了不少損失。盡管新桂系政府在廣西已經建立起一套衛生防疫體制,能夠在疫情爆發的瞬間有效地展開防疫減災工作,推行了包括公共衛生控制、交通檢疫、防疫注射等具體措施,但是由于教育、醫療、衛生資源分派不到位的原因,獲得資源的區域核心城市在抗擊疫情上得以產生效力,而沒有獲得足夠衛生醫療救濟的鄉土社會就此陷入到恐慌的情緒與混亂的秩序中。所以從城市與鄉村兩個維度來觀察它們的防疫應對,發現兩者對疫情的應對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而也恰好反映了民國時期不同社會層面的發展存在著極大的差異。現今利用當時留存的資料對其時城市與鄉村的反應表現進行總結與深思,可以了解到城鄉居民能夠享受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對于促進社會穩定方面大有裨益,而這也為傳統鄉村社會的治理模式帶來了不一樣的思路,從而更好地推動現代化進程中的鄉村社會治理模式走出困境。

猜你喜歡
疫情
疫情仍在 請勿放松
北京測繪(2022年5期)2022-11-22 06:57:43
戰疫情
疫情之下 年夜飯怎么吃?
今日農業(2021年3期)2021-03-19 08:38:00
疫情來襲 我們該怎么辦
今日農業(2021年1期)2021-03-19 08:35:42
疫情常見詞知多少
抗疫情 顯擔當
人大建設(2020年5期)2020-09-25 08:56:22
疫情中的我
疫情當前 警察不退
北極光(2020年1期)2020-07-24 09:04:04
戰疫情 迎七一
安徽醫學(2020年6期)2020-07-17 12:18:48
待疫情散去 春暖花開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4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91精品国产福利| 亚洲毛片网站|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亚洲区第一页| 华人在线亚洲欧美精品| 久爱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午夜爽爽视频|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国产精品页| 午夜视频www| 色婷婷在线播放|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成人国产小视频| 亚洲欧洲天堂色AV|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不卡|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视频你懂得|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视频二区中文无码| 啪啪永久免费av| 欧美视频二区|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免费|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 欧美在线黄| 亚洲αv毛片| 国产在线小视频| 国产97视频在线|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欧美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六月婷婷综合|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一极毛片|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九九热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在线| 国产91高清视频| 五月婷婷伊人网|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AV无码一区|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啪啪网|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