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牽頭,國家能源集團國華投資(氫能公司)參與的全球首個可再生能源制氫減排方法學獲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CDM EB)審批通過,正式成為清潔發展機制(CDM)第124 個大型方法學,填補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氫碳減排方法學的空白,成為國家能源集團首個在氫能領域國際標準方面的突破。
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是國際社會最具影響力的碳減排機制,適用于全球各地的減排計劃,憑借其權威性可直接用于VCS等國際主流自愿減排機制下的碳減排量的開發。本次獲批的可再生能源制氫減排方法學從2022 年5 月啟動研究工作,由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聯合國華投資(氫能公司)、氫溯科技公司、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等企業針對可再生能源制氫的減排潛力進行廣泛調研和系統研究,歷經CDM方法學小組和執行理事會的多輪審核后通過,可正式應用于由可再生能源或混合電力支持的電解水制氫項目,并供應給專用用戶。
全球氫能發展尚處于產業化初期,本次獲批的可再生能源制氫減排方法學將助力開發可再生氫碳資產,改善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收益率,對氫能產業綠色化和規模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國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市場即將重啟之際,CDM方法學也為國內氫能減排方法學和碳資產開發提供了經驗和參考。
國家能源集團高度重視氫能產業孵化和中國氫能聯盟高質量運營。從產業發展來看,中國氫能聯盟發布可再生氫100 行動倡議,力爭聯合業界實現2030 年電解水制氫裝置部署達到100GW,并在2023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發布《中國綠色氫能發展路線圖》,國家能源集團年度十大重點項目寧夏可再生氫碳減排示范工程作為優秀案例入選;從標準體系來看,中國氫能聯盟率先提出《低碳氫、清潔氫及可再生氫標準及評價》,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組織編制的燃料電池汽車減碳方法學和可再生能源制氫減排方法學分別獲批,并已啟動氫基綠色燃料評價標準研制;從應用實踐來看,國華投資(氫能公司)積極支持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積極打造“標準-方法學-數字平臺”體系,氫溯數字化平臺獲得國際認證,牽頭實施國家氫能重點專項“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碳足跡和可持續性評估方法研究示范”,組織開展中國石化、旭強瑞等單位開展清潔氫能評價,與嘉興港區、羚牛等運營平臺開發全球首個跨區域的萬噸級燃料電池汽車減碳資產,打造氫碳協同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