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皓薇
10 月26 日19 時34 分,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艙門被緩緩打開,航天員湯洪波和戰友唐勝杰、江新林一起進入“天宮”,與神舟十六號飛船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熱情擁抱,互相問候。
在“神十七”航天員乘組中,指令長湯洪波曾參加過“神十二”載人飛行任務,成為“重返中國空間站第一人”。1989 年出生的唐勝杰和1988 年出生的江新林都是首次執行飛行任務的我國第三批航天員。由此,“神十七”航天員乘組成為我國空間站建造任務啟動以來最年輕乘組,3 人平均年齡38 歲。

▲ “神十六”和“神十七”乘組6 名航天員在空間站勝利會師
10 月25 日11 時,在此起彼伏的相機快門聲與鼓掌聲中,身著藍色航天服的“神十七”航天員乘組面帶微笑,首次亮相。他們分別是重返太空間隔時間最短的指令長湯洪波、到訪“天宮”最年輕的航天員唐勝杰、既會開坦克又能駕飛機的航天員江新林。
2021 年,湯洪波作為首批執行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之一,親歷了“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一歷史時刻。時隔兩年多,他成為重返“天宮”第一人,見證了中國空間站建設的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

▲ 航天員唐勝杰參加訓練
“要說此刻的心情,我很平靜。一心想的就是怎樣把任務完成好。因為,時刻準備為祖國出征太空,是我自加入航天員大隊以來就立下的初心,這個初心從未改變。為了初心,我從未懈怠。”在10 月25 日召開的航天員媒體見面會上,湯洪波說。
湯洪波表示,空間站是我們走出地球、邁向宇宙的另一個“家”。為了能夠重返太空家園,過去的兩年中,他先后完成了身體、心理恢復,同步開展學習訓練。他時刻提醒自己,身體可以失重,但心靈永遠不能失重,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負時代、不負夢想。
這次任務是空間站轉入應用與發展新階段后的第二次載人飛行任務。上次“神十二”飛行任務,湯洪波參與的是空間站建造,而這次“神十七”航天員乘組將承擔起大量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任務,真正地體現“建站為應用”的目標。為此,這次飛天的3 名航天員扎實學理論、練操作、強技能,重點開展了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等訓練,特別是進行了應急與故障處置訓練。
湯洪波表示:“作為乘組的指令長,我感到肩上是沉甸甸的責任。但是我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和勝杰、新林兩名戰友一起圓滿完成此次飛行任務,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的厚望重托”。
“神十七”航天員乘組是我國首次由第二批航天員帶領第三批航天員執行任務的全新組合,也是空間站建造任務啟動以來平均年齡最小的航天員乘組。
距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1000千米之外,便是唐勝杰的家鄉甘肅定西——黃土高原和西秦嶺的交匯之地。
“代表祖國出征,這是無上的光榮、無上的使命、無上的榮譽。我感覺自己非常幸運,非常幸福。”作為圓夢“天宮”最年輕的航天員,今年不到34 歲的唐勝杰說,是好時代給了他一個追夢、逐夢的大舞臺,實現了從蔚藍到深藍的增色,實現了從“航空夢”到“航天夢”的跨越。
唐勝杰表示,在加入航天員大隊兩年多的時間內,得到了各級黨組織的教育培養、廣大科研人員的全力托舉、家人的理解支持,讓他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訓練。“有了他們,我很放心;有了他們,我很安心;為了他們,我必盡心。”
從一名普通的山村孩子成長為一名會開坦克的軍校學員、一名戰斗機飛行員,如今又成為一名遠赴太空的航天員……實現人生“三連跳”的江新林說:“在任何時候,個人的理想追求都是和時代的發展息息相關的。”
入選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后,江新林在訓練上更加刻苦,也更加有針對性。他表示:“在乘組確定后,指令長就告訴我們,只有準備到位,才能干得明白。訓練中,指令長帶領我們對空間試(實)驗、站務運行管理、生命健康維護等任務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分析和強化訓練。為了提高訓練的質量效益,我們注重訓練方法的小創新、小突破,制作了飛行卡片、總結了一些比較形象的肢體語言,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任務、精準操作,同時,也讓乘組配合更加密切、更加默契。”
隨著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工程將常態化實施乘組輪換,乘組的在軌工作安排也趨于常態化,主要包括人員物資正常輪換補給、空間站組合體平臺照料、乘組自身健康管理、在軌實(試)驗、開展科普及公益活動以及異常情況處置等六大類工作。

▲ 航天員江新林開展水下訓練
此外,本次飛行任務將首次進行空間站艙外試驗性維修作業。對此,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介紹稱,當前,空間碎片日益增多,長期運行的航天器受到空間微小顆粒撞擊是在所難免的。前期檢查發現,空間站太陽翼多次受到空間微小顆粒撞擊,造成了輕微損傷。當然,這是在設計考慮之中的情況。目前,空間站各項功能、性能指標均滿足要求,但從面向空間站長期運行、驗證技術能力出發,“神十七”航天員乘組將通過出艙活動進行艙外試驗性維修。
“這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讓我們預祝神舟十七號飛船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任務,將艙外活動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林西強說。
按計劃,“神十七”航天員乘組的“出差”時長約6 個月。在軌駐留期間,他們將迎來天舟七號貨運飛船、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來訪對接,明年4 月左右返回東風著陸場。
另外,根據計劃安排,未來我國將發射與空間站共軌飛行的巡天空間望遠鏡,開展廣域巡天觀測。后續,我國還將適時發射擴展艙段,將空間站基本構型由“T”字型升級為“十”字型。計劃中的擴展艙段將上行多個領域的空間科學實驗機柜和艙外實驗裝置,擴大應用規模,滿足空間科學研究與應用新需求,也將升級航天員在軌防護鍛煉、飲食、衛生等設施設備,提高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和健康保障水平。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方案階段研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