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蔡璐蕓
群山連綿,沙洲點點,泱泱江水將散落四處的“富春”淵藪串鏈成珠,如一首深邃的曲、一卷清麗的畫……富陽作為錢塘江詩路“水上畫廊”的重要一環,既賦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引古今名人棲居吟詠。一念古往,一念今來。為更好傳承守護這千年自然景觀和人文古跡,富陽借助數字技術,活態傳承詩路古跡,同步復興古城古鎮,繪就富春山居新藍圖。

“一水清嶺外,千巖綺照中。”元代畫家黃公望便隱居在這山林南樓間,歷經數年繪就了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如今,富陽深挖《富春山居圖》文化內涵,建設富春山居數字詩路文化體驗館,將文化、藝術、科技相結合,打造綠水青山的自然山水、詩情畫意的文化山水和萬物互聯的數字山水三重意境,讓游客在詩意場館中猶如重新登臨富春實景,深切感受古代文人遠離喧囂的心境。
于此古今交匯間,以《富春山居圖》實景地為文化內核,數字詩路文化體驗館大幅增加城市文化感知密度,將詩路沿線地區的詩人詩詞、歷史遺存和非遺傳說等IP資源,通過文字影像、3D全息投影等手段,構建虛實結合的詩路數字化平臺,打造面向移動互聯和數字消費端的文化產品,為文化消費提供方便快捷的現代化服務,樹立“富春山居 千年詩路”高品質形象。


“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士?!备魂柺恰爸x公箋”創制人謝景初的故鄉,是年代最早、工藝遺跡保存最完整的泗洲造紙作坊遺址,也是聞名全國的“中國竹紙之鄉”。一千多年來,竹紙伴隨著富陽人走過一個個春秋冬夏,從指尖到紙間,手藝人們代代相傳,續寫著富陽紙的歷史。2019年,杭州富陽非遺傳承學校正式落戶富陽學院,旨在培養一支專業匠人隊伍,有效傳承富陽非遺文化,重現“京都狀元富陽紙”的輝煌。同時,依托泗洲造紙作坊遺址,建立中國古法造紙博物館,全力打響富陽竹紙品牌。
一紙傳千年,一茶飄萬里。據《茶經》記載,早在唐代,富陽便是盛產茶葉的十州五十五縣之一。千百年間,富陽涌現了富陽旗槍、安頂云霧茶等佳茗無數。其中,安頂云霧茶于2016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被列入杭州市級非物質遺產名錄,安頂古道更成為人們尋找詩意生活的依托。近年來,富陽有力推動茶文旅融合發展,一批批現代化規模茶園應運而生,拉動了集觀光、休閑、體驗與一體的行業興起發展,茶文化也更“接地氣”,成為一種新時尚、新風貌。


新登古城坐落于葛溪河畔,有著“城墻上的江南古鎮”美稱,“一橫”“一直”丁字街縱橫交錯,古城墻圍街而筑。富陽以“繡花功夫”推動古城成為“活的博物館”,引入“官塘青龍”“湘溪竹馬”等非遺項目,常態化舉行越劇表演;出版《跟著詩文游古城》研學手賬,體味古城風韻;挖掘本地的詩詞文化編創歌曲,在傳唱聲中傳揚新登古城宋韻文化;豐富“夜游”“夜購”“夜演”項目,展現裸眼全息投影燈光秀,營造“沉浸式”觀賞體驗。將“東安文化”“越劇之鄉”“羅隱故里”文化內涵植入千年古城復興理念,全面創建詩路文化名城。
白墻灰瓦,青山遠黛,龍門溪蜿蜒而過,明清古建筑群鱗次櫛比。遙看龍門古鎮,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畫?!按说厣角逅悖瑒偎茀瘟糊堥T?!备魂枌嵤堥T古鎮二次復興計劃,深挖孫氏文化,凸顯三國文化、孫權故里、帝王將相特色,打造龍門古鎮非遺特色街區;招引培育“龍門米酒調查局”“藝術家部落”“青少年‘愉閱’龍門研學”等新業態入駐古鎮。以美食、美居、美生活為主體,富陽逐步探索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麗發展新路。


“水送山水入富春,一川如畫晚晴新?!蔽磥恚魂枌猿直Wo、傳承、利用并舉,高標準推進古城古鎮兩大省級詩路“珍珠”建設,深入挖掘詩詞文化,高質量打造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山水與詩畫完美融合、城市與人文相得益彰,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富春山居 千年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