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氘
1945年8月6日,原子彈在廣島爆炸。此后數年,美國是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在這短暫的幾年中,人類曾嘗試創造一個無核武或主權國家不擁有核武的世界。當時,許多人堅信:必須成立一個壟斷核力量的超國家維和組織。比如,著名的科幻作家、曾經的美國海軍少尉海因萊因,早在1941年5月就發表了科幻短篇《不盡如人意的解決方案》,設想用一種放射性塵埃對付希特勒,最終迫使世界邁入“美利堅治世”(Pax Americana),主人公負責的世界警察隊掌控著全球的飛機和放射性物質,就連新任美國總統也無法解除他的終身職務。此后,他又通過軍事備忘錄、科幻小說、報刊短文等多種方式,嘗試說服公眾或決策者相信:原子彈已經誕生,無法取消,因此就必須使用它,讓它成為和平的監管者,如果美國自己不想被敵人毀滅,就必須搶占先機,盡快開發地月交通技術,以便將來能把超國家維和組織的基地建在月球上,形成一套令人膽寒的核威懾系統。
海因萊因的焦慮絕非個案。作為當時唯一擁有原子彈的國家,美國不斷表達自己遭受原子彈攻擊的恐懼,相關文章也被譯成中文,其中也包括那些將月球作為軍事基地的主張。1946年8月29日,一則美國消息驚動了中國媒體:美國火箭協會(the United States Rocket Society)主席羅伯特·李·法恩斯(Robert Lee Farnsworth)渥斯聲稱美國作為原子時代的強國,理應占有月球,進而控制太陽系,“握有月球之國家,并可使用現有之火箭轟炸地面上任一地點,并可使用現有之火箭轟炸地球,而月球上之火箭工廠,如置于月球永不對向地球之黑面,即可避免地面基地火箭之轟炸”。
這位法恩斯原本是個商人,后來熱衷于引導美國的太空政策,希望促成火箭登月,夢想著把科幻小說中的銀河帝國變成現實。他很善于引起媒體和科幻迷的關注。1942年,他成立了“美國火箭協會”,1943年,他出版了一本小冊子《火箭:通往帝國的新途》,主張把美國國旗插在月球上,將月球變成美國財產。
他的狂言引發了幾十家中國報刊的報道,直白的帝國主義心態也受到了嚴厲的批判。1946年9月5日,上海的《文萃》登載了著名作家茅盾的《學步者之招供》,文章將美國占有月球的主張與美國在本國以外索取軍事基地聯系起來,結尾特別表示:“中國人民是沒有稱霸的野心的,沒有稱霸野心的人民只能說幾句平凡的話,奉勸希特勒的‘偉大’的繼承人:還是不要把壓倒一切人作為自己‘安全’的前提罷,還是省下那假定‘占領月球’初步工作所需要的千萬枝火箭(每枝據說造價為三十五萬美元)的費用,移作美國工人的福利事業,免得物價漲了又要工潮,弄得自己家里先有了問題。”
在與中國相距甚遠的英國,法恩斯渥斯的宣傳冊讓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也大為光火。在一篇短文里,他提醒到:“羅馬治世”也好,“不列顛治世”也好,都早已終結。盡管克拉克贊同探索宇宙的壯舉,但如果人類只是把自身那些惡劣的東西散播到別的星球,他情愿太空事業遲滯不前。茅盾的文章見刊的一個月后(1946年10月5日),克拉克作為英國星際協會(British Interplanetary Society)戰后的首任主席,做了一場題為“飛船的挑戰”的演講,表達了對“星際帝國主義”的反對。他認為,當人類進入太空并看到紛爭不已的地球只是眾星中微小的一顆,極端的國家主義就可能被克服,任何一個文明,要邁入星際探索時代,就必須先學會控制原子能并避免原子戰爭,否則不足以獲得探索宇宙所必需的長久時光。
將月球作為核武軍事基地,這一構想即便在今日都顯得頗具科幻色彩,卻早在七十多年前就已經被一本正經地提出來了。七十多年過去了,世界仍不太平,但愿世人能夠多回顧歷史,從中汲取一些智慧。
【責任編輯:阿 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