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校園足球普遍開展以來,小學階段踢球人數激增,但到初中階段,即12歲之后,立刻出現斷崖式下跌。“12歲退役”現象,是百端待舉的中國足球不得不痛苦面對、卻又倍感無力的一個問題。
家長的憂慮
深圳U13女足隊長練昱彤每次外出比賽,父母必有一人陪同。練昱彤的爸爸練煉說,“孩子才13歲,自律性沒那么強,比賽期間必須得有人督促她學習。初中階段學習壓力實在太大了?!?/p>
練煉說,練昱彤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踢球,每周有大量時間訓練和比賽。但到了初中,學業壓力驟然增大,只能全部把訓練放在周末兩天。
今年練昱彤有兩個月在外訓練比賽,學習成績出現下滑趨勢,這讓父母憂心忡忡。練煉說,足球里不確定因素太多,成材率太低,所以學習也不能丟。但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爸荒茏咭惶炜匆惶炝??!彼f。
練煉說,踢球孩子的家長經常湊到一起談論該如何選擇,大家都很焦慮,很多就選擇讓孩子放棄足球去學習了。練昱彤還在堅持,但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練煉說,他現在需要一種確定性,來疏解內心對孩子未來的困惑、糾結和焦慮。
“蘇州答案”
重點城市組賽事中,蘇州U13女足隊伍是個一枝獨秀的存在,每場比賽都穩操勝券,直到最后奪冠。主教練周盈說,她從隊員上小學三四年級就一直帶她們訓練比賽。作為一支球隊,她們沒有遭遇“12歲退役”現象的煩惱。
記者就此請教蘇州足協副主席、蘇州體育運動學校副校長王建軍。他的書面回答如下:
“‘12歲退役現象在我們蘇州并沒有發生,主要原因是我們在選拔優秀苗子時就和家長談到了孩子未來出路的問題。我們會搭建良好的平臺讓家長選擇:1.幫助每一位孩子都要上大學,訓練、比賽、學習都要抓。如果走不到職業俱樂部,通過大學學習,在畢業后也能找到一份受人尊重的工作。2.幫助特別優秀的孩子進入國家隊。3.進不了國家隊但是能夠入選省隊,代表省隊參加全運會并且取得前三名(江蘇省有一個政策,全運會前三名能夠安置工作),也解決了后顧之憂。4.對教練員的要求不僅僅是完成訓練比賽任務,更重要的是要培養每一位孩子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可塑性人才,讓每一個家庭放心。5.到了高中階段,如果孩子、家長有意愿出國踢球留學,我們也會幫助他們解決?!?/p>
“所以我認為只要孩子出路問題能夠解決好,就不會存在‘12歲退役現象?!蓖踅ㄜ娬f。
“12歲退役”導致大量足球人才流失,這一現象也并不僅限于12歲,只是在這一年齡段更為突出,有些孩子更早或稍晚放棄了足球。此現象不破,中國足球難興。
(據新華社11.6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