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啟,余 陽,廖正科,2,*
(1.四川省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83;2.四川益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廣漢 618300)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服裝產品的質量安全有了更高的期待。紡織品服裝作為我國重要的出口商品,其質量對產品市場占有率的提升尤其是出口產品有很大影響。近年來,很多企業,紡織品服裝生產都會存在一些質量問題,致使消費者權益受損,阻礙了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因此,應該及時解決紡織品服裝質量問題,提升服裝生產的安全性,以此來為紡織類服裝生產提供安全保障。
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作為國家強制性標準,為保證紡織產品對人體健康無害提出了基本安全技術要求。該技術規范適用于在國內生產、銷售和使用的服裝和裝飾用紡織產品,包括內銷產品和進口產品,對于外銷的出口產品,規定可依據合同的約定執行,不強調必須執行該標準。該標準的實施,對于有效保護消費者的健康、規范市場以及提高我國紡織行業的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GB 20400—2006《皮革和毛皮 有害物質限量》、GB 19601—2013《染料產品中23種有害芳香胺的限量及測定》、GB 19601—2014《染料產品中重金屬元素的限量及測定》等標準對紡織品的有害物質提出了限量要求和測定方法。
現階段,紡織品服裝行業的發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如果質量安全問題不能有效解決,不但會使消費者的權益受損,還會嚴重損害服裝企業的品牌形象。針對紡織品服裝質量安全問題頻發的情況應及時解決,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權益保障。紡織品服裝的安全指標有:甲醛含量、p H 值、色牢度(耐水洗、耐汗漬、耐摩擦、耐唾液)、異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通過查詢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2021年紡織品抽查樣品數據,發現有些紡織品存在不合格之處,見表1。

表1 2021年紡織品抽查情況
一些消費者對于服裝質量沒有較強的安全意識,認為服裝質量不會影響自身的健康,忽略了紡織品服裝安全問題帶來的危害,這就造成部分企業對生產質量不夠重視,從而導致紡織品服裝質量問題頻發。并且,很多消費者過于看重服裝品牌和時尚性,對產品質量本身關注較少,有時盲目信任一些服裝品牌,認為大品牌不會出現質量安全問題,致使質量不過關的服裝產品也能在市場流通,繼而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在消費者安全意識淡薄的情況下,如果紡織品服裝市場的監管再不到位,就很容易產生服裝質量問題。
現階段,紡織品服裝市場仍存在監管不嚴格的情況,有些服裝企業沒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致使工作人員的生產行為得不到規范,這就容易形成安全隱患,從而帶來服裝產品質量不合格的問題。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一些紡織品服裝企業過于追求經濟效益,往往采取減少生產成本、壓縮生產時間等措施,并采購質量不過關的生產原料,這些都會導致服裝質量安全問題的產生。另外,一些企業沒有采用先進的服裝生產技術,使得服裝生產質量得不到保障,繼而造成質量不過關的服裝產品流入市場。
雖然各地質量監督管理部門經常對現有服裝市場抽檢,監督檢測服裝產品安全質量,但是針對我國紡織品服裝質量安全問題來說,由于相關監管部門人力及資源受限等,對服裝市場的監管和落實有時不能全覆蓋,導致存在安全隱患的服裝產品流入市場,致使服裝市場秩序混亂,所以監管部門未能完全有效起到監管作用也是造成服裝質量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之一。在監管部門沒有充分發揮監管作用的情況下,一些生產商家會做出鉆空子的行為,不僅擾亂了市場的秩序,同時也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這也是紡織品服裝質量問題頻發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市場監管過程中,監管部門需要充分發揮監管作用,采取強制性手段來起到震懾效果,嚴格規范企業的生產行為,避免質量不過關的產品流通到市場中,從而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在紡織品服裝生產過程中,不僅要嚴格控制生產質量,還要做好產品檢驗,只有檢驗合格后才能流入市場,從而為消費者提供質量保障。現階段,我國紡織品檢測機構由于引進的先進檢測技術,部分檢測設備較為昂貴,容易增加產品檢驗成本,且一般只是對來樣負責,致使一些服裝企業送檢熱情不高,很多廠家不愿意花費這筆資金,尤其是一些規模較小的服裝廠,自身產品出廠質量檢測能力有限,從而導致市場上存在較多有安全質量問題的服裝產品。因此,在產品檢驗不嚴格的情況下,很多存在質量問題的服裝流入市場,增加了產品的安全隱患。
對于我國紡織品服裝質量安全問題頻發的情況,需要制定針對性的解決策略,不斷提升紡織品服裝的生產水平,并加大管理、檢測的力度,確保服裝質量安全問題能夠從源頭上被扼制,從而降低服裝質量安全問題產生的可能性,有助于維護服裝企業的形象和信譽,并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針對我國紡織品服裝質量安全問題,需要從源頭上進行控制,通過建立風險防控機制來提升企業的安全意識,使企業能夠嚴格管理服裝生產的整個過程。生產人員按照相關標準來進行操作,防止出現不必要的服裝質量問題,從而減少服裝生產過程造成的服裝質量問題。同時,完善的風險防控機制也有助于及時發現存在安全質量問題的服裝,從而提升紡織品服裝生產防控的有效性,避免質量不達標的服裝產品流入市場。
為了提升紡織品服裝的生產質量,減少不必要的質量安全問題,需要繼續加強市場監督和管理,因此管理部門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職責,加大對市場監督、管理的力度,并重視紡織品服裝生產質量問題,一旦發現服裝企業有不規范生產的行為,及時采取懲罰措施,從而控制紡織品服裝的生產質量。對于經常質量不過關的服裝廠家來說,管理部門更要加大監管力度,如果屢次不改可以勒令停產,直到符合行業規范后再允許生產,確保工廠的設備、技術完善,并且整個生產流程符合行業的生產標準,這樣才能減少服裝質量安全問題的產生,避免不合格服裝產品流入市場。
現階段,紡織品服裝市場秩序混亂,主要是相關安全質量標準沒有得到完善。規范安全質量標準來提升整個行業的生產質量,有助于提升服裝行業的生產水平。對此,服裝安全質量標準的制定應該遵循科學性、實效性的原則,并且要考慮對服裝產品進行分類,不斷細化服裝產品的質量標準,促使管理部門有法可依,從而發揮出管理的效果,降低服裝質量安全問題產生的可能性。
消費者的安全意識淡薄也是造成紡織類服裝質量安全問題難以解決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大紡織服裝安全知識的宣傳力度,強化消費者的安全意識,使消費者能夠掌握服裝質量安全的基本知識,從而堅決抵制服裝質量不過關的產品及品牌,進而減少服裝質量安全問題產生的可能性。同時,還應該加大服裝安全生產的宣傳力度,讓更多消費者能夠認識到安全合格的服裝產品的優勢,進而提高警惕,篩選質量安全的服裝產品。另外,還可以鼓勵消費者舉報服裝質量不達標的企業,給予舉報內容屬實的消費者一定的獎勵,有利于打擊生產行為不規范的企業,從而提高紡織類服裝生產的安全性。
由于一些企業的資金有限,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效益,可能采取節省服裝檢測成本的方法。對此,建議政府部門加大資助扶持力度,給予規模較小的服裝企業一定的檢測費用資助,并適度降低服裝檢測成本,促使規模較小的企業有能力引入先進的檢測設備,從而提高紡織品服裝質量的檢測水平、檢測范圍及檢測頻次,避免因檢測不到位而導致存在質量問題的服裝產品流入市場。另外,還要鼓勵企業主動檢驗,給予表現優異、品質良好的企業一定的獎勵,使其具備主動檢測服裝的意識。
現階段,我國紡織品服裝質量安全問題頻發,一是企業管理不夠嚴格,二是消費者的安全意識淡薄,從而導致存在質量安全問題的服裝流入市場,進而擾亂了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市場環境。對此,應該加強對紡織品服裝質量安全的重視,不斷完善相應管理制度,加大服裝安全知識的宣傳,從而提升紡織品服裝的生產質量合格率,促使更多消費者能夠具備服裝產品安全意識,減少因服裝安全問題帶來的健康隱患。同時,服裝企業也要嚴格規范生產工藝流程,在服裝出廠前做好產品的全面檢測工作,一旦發現服裝質量存在不過關現象,及時處理,避免損害企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