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文

隨著國家監管制度體系的完善和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建筑施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但要面對同行的競爭,還要在經濟效益和工程質量之間找到平衡點,加上企業建筑項目通常具有資金投入大、施工周期長、回款速度慢等特點,出現財務風險問題的概率增加,對企業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財務風險管理的有效手段,內部審計可以動態監督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保證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為企業作出科學合理決策提供了重要助力,有關人員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文章簡述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和內部審計之間的關聯,結合內部審計應用于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優化策略,以期為提升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水平提供參考。
近年來,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風險類型日益增多,這要求其進一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在這一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要構建科學完善的內部審計機制,充分發揮其在風險評估、識別、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幫助企業提高風險管理能力,為企業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指的是財務部門識別、分析、控制、評價風險的一系列過程,主要目標是保證企業財務工作的安全和數據信息的可靠,幫助企業科學管控資金流向,盡最大努力規避財務風險問題,保障企業正常運營。在工程項目策劃實施過程中,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主要包括合同風險、資金管理風險、投標風險、成本管理風險、竣工結算風險等。
內部審計是財務風險管理的有效手段,指的是審計人員科學評估財務風險,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訂審計方案,從而將風險問題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企業只有保證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按照嚴格規范的流程審計和監管經濟事項,審核財務數據的真實性,才能保證審計結果的客觀性。財務風險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內容,而內部審計是企業進行自我調控的重要手段,二者存在緊密的關聯。企業通過內部審計可以動態監督和科學分析內部運營的各個環節,規范各個崗位職責的履行過程,結合評價結果調整財務和業務流程,以降低財務風險。
內部審計指的是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對資金收支、經濟事項、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等工作進行監督、評價、改進,為治理體系的完善和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在風險識別、評估、控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財務管理工作需要貫穿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因此生產經營過程中也伴隨財務風險問題。內部審計的職能決定了其可以對風險進行評估和分析,結合問題成因幫助財務人員制定針對性的修正措施,提高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和風險管理水平。
當前許多建筑施工企業存在重財務管理、輕內部審計的現象,雖然制定了科學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但是未能將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工作融入財務事項當中,沒有建立科學高效的財務內控體系,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同時,許多企業沒有認識到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方面的價值,認為這一工作無法為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只會影響各項工作推進的速度,沒有設立專門的審計部門,具體工作由財務人員兼任,且未合理設置其職責權限,影響了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審計結果的客觀性,容易出現審計監督的盲點。
許多企業對風險管理工作的認識不夠全面,風險控制意識淡薄,在分析風險問題成因時,盲目歸結于外部環境變化,對內控體系和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缺乏關注。首先,許多管理人員對風險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在施工項目開展過程中,將工作重心放在進度控制和項目質量方面,未能全面梳理財務風險問題,容易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其次,許多建筑施工企業對內控制度的執行情況缺乏有效監督,將審計關注點放在盈虧情況上,對項目施工缺乏全過程監督和控制。
許多建筑施工企業依然采用事后審計模式,未能將審計工作覆蓋到經濟事項的事前和事中環節,審計工作集中在某個時間段或者項目進程的某個節點,由此審計對象有充分的時間準備,容易影響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出具的審計報告無法為決策制定和內控優化提供依據。
許多建筑施工企業項目現場工作環境較差,審計人員薪資待遇不夠理想,無法吸引高水平的內部審計人員,加上企業未能制定科學完善的培訓體系,無法幫助審計人員接觸最新的審計理念和管理工具,審計人員綜合能力有待提高,且審計工作無法覆蓋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中,無法對經濟事項中的風險節點進行審計監督,影響了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和決策支持方面的效用發揮。
在依法治國和從嚴治黨大環境下,多數建筑施工企業開始積極構建“三重一大”決策機制,內部審計機制逐漸完善,但是在風險管理內部審計方面依然存在各種問題,制度執行力有待強化。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建筑施工企業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提高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度,深入挖掘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重要價值,改變傳統審計思維管理模式,以風險管理為基礎加強內部審計制度建設,優化內部審計運行模式,建立透明、高效的內部審計工作流程,規范內部審計人員的日常行為,科學防范審計風險問題,加強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推動建筑施工企業整體內部審計質量的提升。
建筑施工企業要認識到內部審計在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將審計工作和風險管理有效對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全面梳理和科學分析內部審計體系,制訂切實可行的內部審計方案,將審計工作與風險戰略深度融合,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內部審計人員要按照規范化的流程監督財務收支、資金調配、內部控制等工作,積極參與到企業風險管理工作中,與財務人員共同分析經營管理各個環節中的風險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防范和處理措施,從而將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企業內部審計部門要持續優化財務風險梳理、整合、評估、處理等流程,將內部審計風險管理與戰略規劃、企業文化、內部控制等有效融合,構建順暢高效的信息共享機制,以及全面科學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從而提高企業的財務風險處理水平。
建筑施工企業改變傳統內部審計模式過分重視事后階段的觀念,在經濟事項的事前進行規范、事中進行控制、事后進行總結,從而建立全程審計監督模式。首先,內部審計人員要提前介入項目工作中,在項目可行性分析階段就要精準判斷原始數據的真實性,確保企業錄入數據倉儲中的各類資料真實可靠,以免影響項目決策的科學性。其次,工程項目設計質量對于工程整體的造價具有決定性影響,這一階段投資科學性的分析和論證對于項目整體建設質量產生了重要影響。內部審計人員要積極參與其中,深入分析項目所需的資金投入規模,并將預期投入環節傳送到云端審計計算中心集中處理。再次,內部審計人員要積極參與合同簽訂和招投標環節,檢查有關部門擬定的標書和合同,核查其中存在的漏洞,從而保證合同內容的嚴謹性和格式的規范性,幫助企業防范違規等風險問題。同時,內審人員要確保設計變更簽證流程的規范性,積極參與到評估項目變更是否合理的工作中,并將有關數據錄入審計風險預警平臺,判斷是否符合風險節點的標準,決定是否需要重點管控。最后,工程竣工驗收是內部審計工作的最后一個環節,有關人員要全面審查施工方編制的驗收報告和提交的簽證資料,利用移動客戶端系統查閱和分析審計資料,為順利開展項目竣工驗收工作提供保障。
建筑施工企業在應用內部審計提高財務風險管理水平的過程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審計人才隊伍的培養。首先,更新審計觀念。企業管理人員和審計人員要強化審計意識,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更新審計觀念,增強服務意識,為內部審計在企業經營管理評價、項目決策制定、內部控制監督等方面效用的發揮提供助力。其次,授予審計部門履職權限。建筑施工企業要通過制度文件的形式明確審計部門的職責權限,保證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并嚴格考核評價他們的專業水平和職業道德,按照不相容崗位分離原則將內部審計崗位與財務、業務相分離,避免出現審計人員兼職其他部門崗位的問題。再次,提高審計團隊能力。企業要結合審計工作實際需求引進人才,規范招聘流程,吸引專業能力較強且具有責任感的審計人員。同時,企業要定期對審計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使他們深入了解最新的審計方法和管理工具,熟練掌握審計工作流程,從而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再次,為了保證審計工作成效,發揮內部審計在財務工作監督、控制、服務、評價等方面的職能,建筑施工企業要構建科學規范的問責機制,賦予內部審計部門合理的處罰權限,對內部審計工作中發現的風險問題,按照性質類型和危害程度對有關人員進行追責,結合企業制度規定進行處罰,提高企業員工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度,為企業經濟效益目標的實現提供助力,為企業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加強對資金活動的審計監督
財務工作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關鍵,資金是財務工作的中心,因而資金風險是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在招投標和合同簽訂工作中,內部審計人員要對工作流程的規范性進行監督,及時發現資金支付率過低、墊資款或者保證金過高、材料成本增加等風險問題,并反饋給管理人員與業主,按照規范化流程變更合同條款,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內部審計人員要審核資金預算編制與企業實際情況之間的匹配度,動態監督具體執行情況,判斷獎懲機制的完整性和管理措施的科學性,從而加快資金回流速度。同時,審計人員要判斷資金管理的集中性和授權審批流程的規范性,保障資金安全,定期審計資金管理中心,核查賬戶管理、資金管理、不相容崗位分離、信用貸款管理等工作,從而為企業資金的安全高效利用提供保障。
做好過程成本管控監督
建筑施工企業要將內部審計與成本管控進行有效融合,動態監督經營管理各個環節的成本支出,從而防范和處理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審計人員積極參與到勞務分包商的選擇工作中,審核分包合同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并監督合同履行情況;在大宗物資采購中,審計人員要判斷材料價格是否合理,分析物資采購流程是否規范,避免出現徇私舞弊問題;審計人員要監督限額發料制度的落實情況,防范物資浪費問題;審計人員要對施工工藝的先進性進行分析,幫助企業積極引入先進的工藝方法,提高企業施工效率。內部審計機構要對企業經營管理各個環節的成本控制工作進行監控,確保工作流程的規范性,及時發現成本管理存在的風險問題,與有關部門共同制定切實可行的糾偏措施,從而為企業效益目標的實現提供助力。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審計人員在參與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積極學習先進的方法手段,熟練使用成熟的管理工具。例如,審計人員要學會應用風險預警系統,利用信息技術判斷財務活動的合法性,對工作流程的規范性進行分析,及時識別存在的風險問題。企業要加強對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優化內部審計工作方法,科學高效地收集和分析現有數據,對經濟事項的開展過程進行合理預測,幫助企業分配、利用、控制財務資源,為財務風險管理和各類決策制定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支持,從而提高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和經營管理質量。
財務風險問題具有無法避免的特點,會出現在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因此建筑施工企業要提高對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視度,認識到內部審計在風險管控方面的積極作用,建立科學完善的內部審計風險管理機制,加強對審計人才的培養,將審計重心轉向業務前端,做好關鍵環節的審計監督工作,從而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和處理水平,為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