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中國公安部發布懸賞通告,通緝四名緬北果敢自治區涉華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頭目——明學昌、明國平、明菊蘭、明珍珍。他們涉嫌組織開設詐騙窩點,以及涉多項嚴重暴力犯罪。這讓我們看到,緬北電詐灰產寫就的“暴富神話”,終于快到了收筆的時候了。
老街“失色”
果敢不過2000余平方公里,回到中國境內的道路并不長,卻讓無數亞洲青中年勞工,迷失在首府老街市無數軍事化管理的電詐園區里。在每個血債累累的緬北詐騙集團背后,除了詐騙分子本身,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組成部分,就是給犯罪團伙提供保護和活動場所的地方軍閥勢力。在果敢,突出代表的即為號稱“四大家族”的白所成家族、魏超仁家族、劉國璽家族和劉阿寶家族,覆蓋博彩業、房地產業等領域的武裝力量。
就在12日當天凌晨,中國公安機關對于明學昌家族的通緝令公開以后,三位來自“四大家族”的核心成員頭目在互聯網上公開懺悔,敦促尚處戰火中的各自家族,交回園區的中國人。
“抓住最后機會,趕快打開園區!”勸誡聲中,昔日在網上塑造出高調形象的電詐頭目魏清濤、劉正琦等人風光不再。中國警方劍指緬北電詐,加上緬北本身正處在幾乎戰時狀態的影響下,或許在我們日常電話的另一頭,不會再有來自緬甸別有用心的聲音了。
10月27日,以“三兄弟聯盟”自稱的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又稱“果敢同盟軍”)、若開軍和德昂民族解放軍,集結了約1.5萬兵力,在撣邦北部的皎脈、臘戍、老街等多個城鎮,襲擊政府軍據點。緬北地區與中國接壤,該地區長期活躍著通行中國電話卡和人民幣的華裔社區,而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便是由華裔的果敢族領導,且在此次“10·27行動”中打著“對禍害國際社會的電詐民團實施軍事打擊”的旗號,由此得到了更多的外部關注。過去數年,位于緬甸撣邦東北部的老街,星羅棋布著惡跡昭彰的“卡院”——緬北電詐團伙用來關押偷渡客的“黑監獄”。
廈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亞太研究所所長張旭東向記者預測道,經此一戰,“緬甸的電詐問題走向末路,基本上沒有生存空間了”。
打擊電詐成出兵契機
有中國媒體在今年8月報道稱,緬北與緬東至少存在著1000個詐騙園區,每天都有超過10萬人從事電信詐騙活動。在治安方面,中國也正與緬甸各方,積極展開電信詐騙聯合治理行動。就在這新一輪緬北戰事爆發前,中國公安部與緬甸的執法部門于9月初開展了聯合執法行動。行動過后,“民地武”組織佤邦聯合軍,還將超過1200名電信詐騙嫌犯移交給了中方。
而到了10月中旬,杭州與昆明兩地公安局聯合發布了一份懸賞通告,稱緬甸佤邦的建設部部長與佤邦勐能縣的縣長為“電信網絡詐騙集團重要頭目”,并稱兩人在中國境內設有戶籍。佤邦聯合軍隨即作出回應,發函開除涉事人員的黨籍、公職和軍籍。臨近瀾滄區域的佤邦,地處緬甸對外貿易的要沖,其間接呼應中國政府的公開通緝,配合打擊轄區內的電信詐騙犯罪,符合佤邦聯合軍自身的戰略利益。
從這個角度來看,相鄰的由緬甸政府軍控制的果敢地區,向中國方面移交遣返的電詐嫌疑人,在數量和速度上都不及佤邦,反過來讓覬覦舊土久矣的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將“清除電詐”作為旗號,來爭取更多的國際認可。
廣西大學東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韋寶毅稱,站在戰術角度來評價,“10·27行動”選對了時機:“一方面師出有名,打著清剿電詐集團的旗號,消滅緬北‘四大家族,既為‘緬甸軍政府消滅惡勢力,也配合了中國政府的打擊行動。另一方面,趁著緬甸政府軍與克欽邦‘民地武處于對峙的關鍵時機,在果敢開辟新戰線,打得緬甸政府軍措手不及,既收復了失地,也打擊了政府軍的士氣?!?/p>
(摘自《南風窗》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