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
摘 要 《雷雨》達到了相當的藝術高度,這除了它敘述的故事耐人尋味、情節扣人心弦、塑造的人物各具特色之外,與它臺詞的藝術性密不可分?!独子辍返呐_詞充分體現了語言的表現力,精煉含蓄。重點探討《雷雨》臺詞重復、雙關、潛臺詞的藝術性。
關鍵詞 《雷雨》? 臺詞? 藝術性? 重復? 雙關? 潛臺詞
《雷雨》是曹禺的處女作、代表作,也是中國現代話劇的一座高峰?!独子辍啡〉昧藰O高的藝術成就。然而,一線教師關注較多的是話劇故事耐人尋味、情節扣人心弦、塑造人物各具特色,對臺詞關注甚少。其實,《雷雨》的臺詞具有充分的語言表現力。本文重點探討《雷雨》中臺詞重復、雙關、潛臺詞的藝術性。
一、臺詞中的重復藝術
閱讀《雷雨》發現,文中出現了多處語言、語意重復的現象,耐人尋味。作者這樣使用重復性語言必有深意,探尋作者使用重復性語言的意圖有利于深入理解文本。
《雷雨》臺詞的重復現象中,尤以周樸園臺詞的重復最為明顯。周樸園見到魯侍萍,聽出了魯侍萍不是北方口音,就進一步追問。當得知魯侍萍自小在無錫長大之后,他(沉思):“無錫?嗯,無錫,(忽而)你在無錫是什么時間?”周樸園的話中,“無錫”三次出現,構成了重復。周樸園是無錫人,對鄉音自然十分熟悉,但由于魯侍萍三十多年的漂泊,口音已經發生了變化,所以周樸園不確定地推斷:“你好像有點無錫口音。”在得到魯侍萍的確認后,周樸園陷入了沉思。這沉思應該是他陷入了對往事的追憶與回想,也是面對突然出現的老鄉的慌亂,因為無錫的老鄉有了解周樸園曾經的不堪之事的可能性。
沉思之后的第一個“無錫”是周樸園對魯侍萍的再一次發問,第二個“無錫”是他對自己發問的回答,第三個“無錫”是要確定魯侍萍在無錫的具體時間。周樸園問的是別人,卻又自己作答,可見內心十分復雜,有些吃驚與慌亂,不是他鄉遇老鄉的驚喜,是唯恐老鄉知道自己的過去的慌張;有矛盾,不想相信又不得不信的矛盾與糾結,故而他先是反問魯侍萍——“無錫?”然而又不待魯侍萍回答而自己回答——“嗯,無錫”,三次“無錫”的重復就把人物的內心世界完全表現了出來。
周樸園聽說魯侍萍離開無錫有三十多年,就問魯侍萍:“哦,三十年前你在無錫?”其后又再一次問道:“你三十年前在無錫嗎?”這就構成了一次明顯的臺詞重復。這兩處語言的表達并不完全相同,內容卻基本相同,傳遞出來的信息幾乎是一致的,但周樸園兩次發問的出發點和語意強調重心各不一樣。周樸園在得到魯侍萍的肯定回答之后,心情十分復雜,甚至懊喪。于是就“顧左右而言他”地閑聊,有意轉移話題,最后還是忍不住想再次得以確認。這就有了的二次發問的重復。《雷雨》通過臺詞的重復,把人物的內心世界真細鮮活地呈現了出來,把人物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二、臺詞中的雙關藝術
雙關是一種修辭格,是指借助語音、語意的條件,讓語言產生表里的雙重意思,即言在此而意在彼。雙關要關顧語言的表里二重語意,即語言的表層含義及語言隱含著的意思(即言外之意)。如果借用成語中的“指桑罵槐”“綿里藏針”去理解雙關的修辭,那么表層含義是桑、棉,隱含著的含義是槐、針。人物在對話中使用雙關的修辭,表層意思針對或回答對方的話語,隱含的意思呈現的才是說話者真實要表達的意思,正如“罵槐”與“藏針”才是說話者的真實意圖。臺詞中使用雙關的修辭手法有助于揭示人物的心理,刻畫人物的性格?!独子辍分?,作者在為人物設計臺詞時正是巧妙地借助了雙關,使作品產生了更加豐富的含義和情感。
魯侍萍的不幸在于其婚姻的不幸,早年被周樸園拋棄,其后再嫁也遇人不淑?!八鋈硕己懿蝗缫狻保@是周樸園在沒有認出魯侍萍時,魯侍萍對周樸園所講的話。這句話是魯侍萍假托旁人之口,客觀描述魯侍萍的人生狀況,這是這句話的表層意思。讀者雖然不知道魯侍萍的上一任丈夫怎么樣,但從魯侍萍現任丈夫魯貴的身上能夠明確感受到“她遇人都很不如意”。魯貴趨炎附勢、靈魂扭曲、自私狡詐、品行卑劣、無視親情、見錢眼開、貪婪成性,很難在他身上發現任何值得肯定的地方。
“她遇人都很不如意”中的“都”字,包含著她的第一任丈夫——眼前的周樸園。周樸園對魯侍萍的第一次婚姻自然心知肚明,這句借著旁人之口而來的話自然就構成對周樸園人格的批判與譏諷。這是這句話隱含著的一層意思,也是魯侍萍對周樸園靈魂的考問與鞭撻。所以魯侍萍在其后的對話中又一次強調,自己后來兩次嫁的人“都是很下等的人”。這個“都”字再一次隱射周樸園,這句話也再一次構成了雙關。表層意思是后兩人丈夫的出身地位低微,隱含的意思是周樸園雖然出身高貴,但人格依然下等。這就生動地突出了魯侍萍性格中堅強的一面,也凸現出她的悲憤心理。
三、 臺詞中的潛臺詞藝術
話劇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必須要在有限的時間、特定的空間中結束。這就要求話劇的臺詞必須反復錘煉,精練傳神,產生“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能產生這種效果的正是人物臺詞中蘊含著的潛臺詞。潛臺詞與雙關有相似的地方,都是一句話有多層意思,但二者卻本質上的不同。雙關是說話者將所要表達的意思以獨特的形式表達了出來,他未必希望聽話者理解他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潛臺詞是戲劇臺詞里的言外之意和未盡之言,說話者并沒有在臺詞中直接表達卻暗含著的意思,說話者希望聽者能夠聽懂自己語言中潛藏著的意思。這是“無畫處皆成妙境”的言語之妙。潛臺詞同樣具有刻畫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的作用。
當周樸園從魯侍萍對他襯衫的熟悉程度中驚醒過來,問魯侍萍:“哦,你,你,你是——”魯侍萍回答:“我是從前伺候過老爺的下人?!边@句話的意蘊就極其豐富。首先,她以“下人”的身份承認了自己是梅侍萍的事實,但暗示著與周樸園之間的關系僅僅是主人與下人之間的勞務關系,而非戀人關系。這是她對曾經的審視,對過去的坦然面對。其次,這也是她對現在及未來的態度,勞務關系在當年因為自己的被拋棄而隨之解除,從此以后,二人之間就不存在其他任何關系。魯侍萍的一句話中潛含著多層語意,有諸多的弦外之音。魯侍萍將自己定位為“下人”,意味著魯侍萍是十分冷靜的,她早已不是曾經那個投河尋死的姑娘,多年的磨難讓她堅強,讓她清醒。
命運弄人,魯侍萍的不幸是她在陰差陽錯中走進了周公館,以知情者的身份目睹了未知情者的親兄弟之間的怒目相對、兄弟相殘。她因此陷入在了更大的痛苦之中。面對魯大海被周萍所打,魯侍萍對周萍說道:“你是萍,——憑,——憑什么打我的兒子?”“你是萍,——”中的破折號表示的是語言的停頓,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其一,你是我三十年未見的兒子,我是你的母親。作為一個母親,魯侍萍難掩自己突然見到分別三十年的兒子的驚喜與激動。其二,魯侍萍想認兒子而不敢相認,這是理智戰勝了情感。此情此景中,母子之間身份有巨大的差別,兄弟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所以魯侍萍借助“萍”和“憑”相近的讀音,轉移了話題。一個母親面對自己無法解決的困境時,內心就只剩下了無奈與絕望。
《雷雨》臺詞之所以為人稱道,其原因就是曹禺憑借高超的藝術水平,創作出了豐富的藝術性臺詞,將戲劇臺詞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作者通聯:江蘇南通市天星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