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麗燕
在幼兒園教育中,戶外活動對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人格素質的健全以及綜合素養的全面培養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園工作規程》強調“幼兒戶外活動時間(包括戶外體育活動時間) 每天不得少于2小時”;《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同樣指出“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不少于2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幼兒園綱領性文件反復強調要保證幼兒戶外活動及體育活動時間。可以看出,幼兒園應當高度重視戶外活動,這是提高幼兒機體適應能力、增強幼兒體質的重要保證。
目前幼兒園戶外活動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大部分教師認為戶外活動就是戶外運動,忽略了戶外自主游戲范疇;其次,教師沒有立足兒童視角選擇戶外活動內容,過于高控,活動內容較為單一;再次,戶外活動組織形式過于自由,處于“放羊”狀態;最后,教師沒有任何教育設計與思考,活動開展浮于表面,目標定位不清晰,觀察與指導不到位。那么怎樣的戶外活動才能讓幼兒會玩、喜歡玩并且賦予一定的教育意義呢?國家領導人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紅色文化蘊涵豐富的愛國主義內涵與文化教育價值,將紅色文化多途徑、多形式地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是踐行國家關于紅色文化系列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的具體表現。紅色,是閩西最鮮艷的底色。將紅色文化融入幼兒園戶外活動,讓幼兒更深刻地獲得紅色文化認知和紅色精神的洗禮,這樣不僅能夠有效促進紅色資源的利用和紅色文化的傳承,也為幼兒營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實現了幼兒民族精神、愛國意識以及高尚道德情操的培養。
一、幼兒園紅色戶外活動的特征與價值
(一)兒童視角下紅色戶外活動的特征
幼兒是戶外活動的主體,對戶外活動內容的選擇具有更大的發言權。而紅色文化融入幼兒園戶外活動作為當前幼兒園教育中具有教育意義的戶外活動形式,具備獨特的活動特征,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嶄新的教育視角。
1.自主性。紅色戶外活動作為戶外活動的重要體現形式,同樣具有自由性、規則性的特征。在以兒童視角為基礎的幼兒園紅色戶外活動中,幼兒不僅對活動環境和活動材料進行自主選擇,還可以自由結伴、自主制定活動規則,使紅色戶外活動處于更加寬松、自由的氛圍,體現出自主性特征。
2.趣味性。教師不能以成人視角來看待問題,要尊重幼兒認知特點進行教育。組織實施幼兒園紅色戶外活動時,教師應站在兒童的視角,融入幼兒喜歡的內容,呈現幼兒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使幼兒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濃厚的趣味性,獲得寓教于樂的效果。
3.教育性。紅色戶外活動是融入紅色文化資源的戶外活動,發揮著愛國主義、道德教化功能。基于兒童視角的紅色戶外活動注重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和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站在兒童視角進行紅色戶外活動設計時,應積極地利用紅色文化資源中的德育因素,使幼兒在參與的過程中獲得紅色文化精神的浸潤,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
(二)幼兒園紅色戶外活動的教育價值
紅色戶外活動是紅色文化與戶外活動的融合,充分發揮著文化與教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作用,賦予幼兒園戶外活動更廣泛的教育價值,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利的發展契機。
1.體育價值。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體育活動、戶外拓展活動以及社會實踐活動等形式能夠促進幼兒在體能上的進一步提升。幼兒積極參與其中,能夠增強身體素質、提升肢體協調能力、發展運動機能,進而實現身心的健康成長。
2.德育價值。3-6歲是幼兒思想意識和道德情感形成的關鍵時期,有效的品德教育能夠為幼兒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幼兒園紅色戶外活動蘊含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通過紅色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分享,向榜樣學習,傳承艱苦奮斗、團結互助、勤儉節約、勇于創新等良好的精神品質和道德意識。幼兒在參與紅色戶外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得到紅色文化的滲透以及紅色革命精神的浸潤,發揮德育價值,促進幼兒良好品質的形成。
3.游戲價值。幼兒園紅色戶外活動中蘊含著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紅色交通站、紅星劇場、野戰區、紅軍醫院等角色表演區開闊了幼兒的知識視野,搭建了幼兒自主游戲交流平臺。通過建構、角色表演、游戲等活動,實現幼兒語言、社會交往、思維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紅色戶外活動的游戲價值。
二、紅色文化融入戶外活動的有效策略
當前幼兒園紅色文化教育從內容上來看,適合幼兒的紅色文化園本課程、教材、素材等內容單一、年代久遠、遠離幼兒的生活經驗,無法引發幼兒的共鳴。傳統式紅色課程實施較為枯燥,以“說教”為主,教師不僅教得辛苦,幼兒也學得索然無味。福建省龍巖市直機關幼兒園作為一所傳承延安保育院“搖籃”精神的幼兒園,始終以守好“紅色根脈”為使命,打好革命老區牌,深入挖掘易于幼兒感知與體驗的紅色文化資源,構建幼兒園紅色文化融入幼兒園戶外活動的課程體系。
(一)注重幼兒園紅色戶外活動環境的創設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發展。”而幼兒園戶外活動教學中,活動環境的有效創設是非常關鍵的環節。因此,在對幼兒園紅色戶外活動進行有效組織與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紅色戶外活動環境的創設,使幼兒在更加寬松、濃厚的紅色環境中獲得紅色文化的熏陶及愛國主義精神的浸潤。
1.通過幼兒園紅色文化建設構建良好的紅色戶外活動環境。
為了激發幼兒參與紅色戶外活動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活動環境必不可少。首先,在幼兒園設置紅色文化長廊,布置相關的圖片、美術作品及紅色物件展覽,創設凸顯紅色文化氛圍的環境,讓幼兒在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得到感化。其次,班級通過“引”紅色主題,構建“紅星閃閃”“我是小紅軍”“長征路上的小紅軍”等班本特色課程,開展紅色戶外主題活動,讓幼兒沉浸在紅色文化的情境中,從而使幼兒園的紅色文化課程變得豐富鮮活而形式多樣。再次,教師篩選出適合融入幼兒園的紅色文化資源,如《雞毛信》《飛奪瀘定橋》《小兵張嘎》《小英雄王二小》等,這些都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故事,以此為切入點開展班級主題游戲。最后,利用幼兒入園和戶外活動時間播放紅色歌曲,讓幼兒在園所里時時刻刻受到紅色文化的浸潤。幼兒置身于這一環境,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紅色文化內涵、萌發愛國主義情感。
2.通過紅色戶外活動材料的投放營造濃厚的紅色活動氛圍。
在幼兒園戶外活動教學中,活動材料的投放是營造活動環境的重要內容,相應活動材料的投放能夠集中體現活動的內涵,教師要讓幼兒與材料進行充分互動,并給予適當的活動引導。在構建良好的幼兒園紅色戶外活動環境的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活動內涵和幼兒的認知情況,為幼兒投放豐富的紅色戶外活動材料,以營造濃厚的紅色活動氛圍,實現紅色戶外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可以投放紅軍帽、紅軍服裝、紅纓槍、玩具手槍、手榴彈、沖鋒號、集合號、曬糧袋、擔架、木梯、輪胎、靶子、沙袋等相關的紅色游戲材料,讓幼兒自發用輪胎、麻袋等壘成戰壕,用泡沫箱、廢紙箱等搭起堡壘,用玩具手槍、機關槍等玩起打仗游戲……配上戰場背景音樂烘托氣氛,再現革命時期的場景,使幼兒在親身參與中獲得深刻的活動體驗,入“情”入“境”。
(二)注重幼兒園紅色戶外活動資源的整合
教師在組織實施紅色戶外活動的過程中,應充分注重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整合紅色資源融入幼兒園戶外活動,優化紅色戶外活動的內涵。
1.注重當地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利用。
我國幅員遼闊,具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教師應充分重視當地紅色文化資源的利用,構建本土化的幼兒園戶外活動課程,營造貼近幼兒現實生活的紅色戶外活動場景。如龍巖是閩西紅色革命的主戰場,有著豐富的英雄事跡和紅色故事。首先,教師要篩選出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紅色文化資源,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玩”紅色游戲。其次,開展紅色主題戶外自主游戲活動,集角色游戲、表演游戲、建構游戲、運動游戲為一體,劃分戶外場地,設置“重走長征路”“穿越火線”“三打龍巖城”等場景,讓幼兒一進入戶外活動空間就有了視覺上的軍事體驗,在心理上得到滿足。
2.注重紅色文化資源與戶外活動的整合。
在幼兒園紅色戶外活動教學中,紅色文化資源與戶外活動的整合是紅色文化資源得以充分利用的重要形式,能夠賦予戶外活動更廣泛的教育內涵,有助于幼兒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對幼兒園紅色戶外活動進行有效組織與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更加科學、合理地進行紅色文化資源與戶外活動的整合,以打造有效的戶外活動機制,為幼兒帶來沉浸式的活動體驗。在幼兒園戶外活動中,還可以“創”紅色情境,開展戶外自主建構活動,如用紅磚積木搭建坦克、紅古田、紅軍小學、軍事基地等紅色主題的作品;在“紅星劇場”自我裝扮,穿紅軍服演自己喜歡的紅色故事;開設“紅軍醫院”“軍工廠”。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在與材料的互動中促進各方面能力的發展,獲得紅色體驗。
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廢舊輪胎,將輪胎壘起來做成“碉堡”、堆起來當作“戰壕”、組合成“裝甲車”、架上木板當作“小橋”……幼兒自主開展各種游戲,有的幼兒運送“物資”,用獨輪車運送“武器”,有的幼兒合作抬擔架運送“傷員”等。通過連接各個運動區域的器械與軍事體驗,將枯燥的體育鍛煉置于趣味化的情境中,還編排了紅色主題的早操,讓幼兒在充滿挑戰、富有情節的體育游戲中練習各種攀爬、跳、跑、鉆、匍匐等動作,促使幼兒在游戲中運動,在運動中健康成長。
(三)注重幼兒園紅色戶外活動形式的創新
教師要注重幼兒園紅色戶外活動形式的多元化設計與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借助節日契機開展紅色主題的教育活動。在清明節、烈士紀念日到來之際,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制作獻給革命烈士的花束或花環,聆聽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感受革命先烈的奮斗精神以及當前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重新規劃活動場地,連接幼兒園前后操場爬網和“高空鉆爬網”,設計適合各年齡段動作發展的運動區域,鍛煉幼兒的鉆、爬、吊、滑、蹬、蕩、走、平衡等技能,培養幼兒勇敢、堅強、自信、不怕困難、挑戰自我的良好品質。
(四)注重幼兒園紅色戶外活動的多元聯動
在對幼兒園紅色戶外活動教學進行有效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多種教育形式的聯動,在獲得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多方支持的基礎上,促進幼兒園紅色戶外活動更加有效地開展。龍巖是“紅軍故鄉”“將軍搖籃”以及長征出發地之一,享有“二十年紅旗不倒”的光榮贊譽,紅色文化遺存資源豐富,有不少紅色展覽館、紀念館、革命舊址,這些都是幼兒可以實景感知的本土紅色課程資源。教師和幼兒家長可以帶領幼兒參觀革命舊址,充分發揮紅色遺產的價值,通過與幼兒家長的溝通,傳達紅色文化教育思想,形成教育合力,賡續紅色血脈。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將紅色文化啟蒙教育滲透在幼兒園戶外活動中符合當下愛國主義教育的發展需求,有助于提升幼兒對紅色文化的認知,促進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紅色文化作為中華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立德樹人的優質教育資源,承載著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化等諸多教育功能。隨著幼兒園教育改革的深化,紅色文化資源與幼兒園戶外活動的融合已經成為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兒園戶外活動教育中,教師應該站在幼兒的視角,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通過紅色戶外活動環境的創設、紅色戶外活動資源的整合、紅色戶外活動形式的創新、紅色戶外活動引導的加強以及紅色戶外活動聯動機制的構建,有效實現幼兒園紅色戶外活動的實施,在傳承紅色基因的同時,培養幼兒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品質和濃厚的愛國思想意識,為幼兒今后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注:本文系2023年龍巖市基礎教育規劃課題“紅色文化融入幼兒園戶外活動的實踐研究”(立項批準號:JKYGH23-050)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