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盼盼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1]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清華大學時指出:“把更多美術元素、藝術元素應用到城鄉規劃建設中,增強城鄉審美韻味、文化品位,把美術成果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需求。”[2]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融入大眾生活的各個方面,逐漸形成多元化的網絡文化環境,影響著人們的精神追求。
隨著網絡的普及與發展,網絡文化在文化強國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在信息化時代,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領社會進步和文明提升的內在驅動力,也是社會意識形態和人們價值取向形成的重要基礎。可以說在如今的網絡時代,網絡文化已成為文化強國建設的重點,也是彰顯中華各地區獨特文化魅力和影響力的重要宣傳路徑。
網絡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國家到地方對它的重視程度也只增不減,全國各地的網絡文化建設始終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貫穿,遵循網絡文化發展規律,不斷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且走向世界。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包括手工工藝、繪畫、傳統節日及各種民俗活動等。在古代,社會生產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較為低下,醫療衛生環境和技術低下。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相信神明、寄情于物是普遍的社會現象。以鹽城老虎鞋傳統文化為例,虎鞋的制作和虎文化密不可分,古代廣泛存在虎崇拜的現象,“四瑞”中也包含白虎,當時虎的形象不僅用于皇家軍事中的虎符、朝堂上的臣子服飾,還出現在尋常百姓家的門窗前、身上腳下等。端午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 有驅疫避惡的民俗文化。在鹽阜大地,從古至今流傳著端午節時在門上掛艾草、給孩子穿老虎鞋的習俗,表達對孩子健康成長、遠離災禍的期盼,但是這種現象在物質條件大幅度提升的如今,已經出現大量減少的現象。
用優秀傳統文化引領網絡文化建設,有助于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為傳統文化中的很多內容都象征了一個時代、一個城市的獨特歷史文化,且很多涵蓋“真、善、美”的特點,這與我國當代社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符合的。
網絡是有利于豐富鹽城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之一,城市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是文化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用優秀傳統文化引領網絡文化建設可以通過網絡克服時間和空間等局限性問題,利用網絡媒體和數字化等技術創設特殊的教育情境,使置身于其中的受教育者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是培育當代市民的城市文化認知、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徑。
用優秀傳統文化引領網絡文化建設對當前城市本土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傳輸、認同、內化和傳播,不僅可以進一步提升公民素質和城市歸屬感,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還可以通過網絡傳播的發散性,增強城市的影響力,打造城市特色名片。從城市發展角度,當地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可以吸引全國甚至全世界各地的相關產業和項目,進一步拉動鹽城經濟的發展。
雖然繁榮城市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同,但是在具體地區網絡文化建設的實際工作中,城—鄉—鎮網絡文化一體化建設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城市對網絡文化建設的存在認識不足,使各地區僅僅對城市生活等實體化基礎建設較為重視,優秀傳統文化與城市文化建設無論是網絡還是實體上的融入大都是浮于表面,缺乏新意,難以激發人們的興趣,網絡文化建設技術水平和經費投入上存在偏差,因此出現輻射面窄小、影響力小等問題。
同時,通過檢索發現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野下的網絡文化建設研究的指導性文件和論文數量較少,多數研究場域主要集中在高校思政類網絡平臺建設內,與城市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接軌的網絡文化建設論文就更難以檢索。
地區相關平臺建設工作的專業新媒體技術人才團隊較少,平時容易產生文化建設內容和表現形式等方面空泛且單一等問題,并且城鄉各宣傳等部門的聯動作用發揮不足,多數地區難以跟上網絡新媒體快速發展且多元化的趨勢,優秀的網絡文化作品并沒有利用好多樣化的新媒體平臺的傳播方式和宣傳資源,無法形成傳播合力,這些都給前期調研和經典優秀實例的篩選增加了難度。城市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對提升人們的文化認知和自信應該是階段性、有計劃、有依據的,然而當代城市網絡文化建設對教育的思考常局限于追求短期效應、忽視長期的現象。
網絡文化建設就是要正確分析和處理本土文化、外來文化和網絡文化三者之間的關系,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兼收并蓄、取長補短和相互促進,真正做到不忘本來、吸收外來和面向未來。打造中國本土特色名片,將地區優秀傳統文化,傳播中國,走向世界,更好地讓全球的人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有的底蘊和魅力。
地區傳播優秀傳統文化,首先要樹立和強化繁榮鹽城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地位,認真挖掘所在地區顯性和隱形的精神財富。
鹽城老虎鞋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品,凝聚了豐富的民俗文化。鹽阜人民一直以來都保留著讓小孩穿老虎鞋的習俗,認為可以保佑子孫平安順遂,遠離災禍。隨著時代的發展,在醫療資源和物質生活條件豐富的當下,這種意識和日益稀少的手工藝人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鹽城政府第一時間加強頂層設計,切實推動增強老虎鞋文化的意識地位,首先通過申報,將這一項目列入江蘇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07 年,鹽城老虎鞋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第一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其次結合鹽城的城市發展特點和當代人的主流接收網絡文化的方式,加強審核管理機制,整合城、鄉、鎮政府機關的宣傳等官方網絡平臺及各值得信賴的主題相關、傳播面廣的非官方新媒體及優秀網絡代表個人IP等平臺的資源優勢。將文化走進校園,創建“X+文化”教育工作模式,如“課程+文化”“比賽+文化”“活動+文化”等形式在網絡上進行傳播。用人們喜歡的方式,多方面樹立和強化繁榮鹽城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地位。
隨著網絡話語權的爭奪越來越激烈,建設一支專業化的網絡文化建設隊伍顯得尤為重要,需要從網絡文化生產、傳播和監管等方面為著力點進行培育和打造。
從網絡文化生產上,培育優秀鹽城傳統文化的非遺傳承人,建設線上線下的手藝人工作室,利用各種宣傳平臺,宣傳報道老虎鞋工藝人的事跡、技能,以引起社會關注。設置專項經費,提升對這批手工匠人的勞動力成本扶持待遇,培育新一代年輕人對于傳承優秀文化的責任感和實踐能力,保存傳統制作工藝教程,通過多網絡平臺進行保存和發揚。
從網絡文化傳播上,培育新時代網絡平臺技術人才和文化宣傳代言人。面對網絡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應進一步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對于文化的興趣與熱情,可以靈活運用近幾年發展趨于成熟的VR 虛擬現實技術及AR增強現實技術等進行文化保護和傳播推廣。以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VR 體驗館為例,該體驗館通過VR 技術手段可以實現交互及動態虛擬現實演示,形象生動地展示泉州豐富多彩的非遺資源,可讓國內外網友身臨其境感受泉州非物質文化的魅力。[3]因此,鹽城優秀傳統文化也可以結合老虎鞋等當地特色文化,利用線上云展廳、虛擬AI 人物等多維度、跨空間展示獨具特色的地區網絡文化魅力。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貫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項目的意見”,提出在社會和學校層面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見。為此,高校必須充分利用第二課堂開展文化活動,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將實踐成果加以創新,有效轉化為網絡文化宣傳豐厚資源,讓他們成為新時代又紅又專的文化宣傳代言人。
從網絡文化平臺建設的審核上,培育新時代網絡平臺監管隊伍。網絡意識形態是互聯網時代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 是國家文化安全不可或缺的部分。[4]受外來文化、網絡浪潮的影響,人們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少部分群體會因為思想的不同產生對文化的不同解讀,進而我們要加強對輿論傳播的反應和引導能力,不斷保障網絡文化平臺的風清氣正。
弘揚鹽城優秀傳統文化,需要結合地區特點,營造新的文化場域,延續特殊節日傳統,適應新時代網絡文化建設發展要求。
作為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鹽城老虎鞋,寓意美好,制作原料常見,制作難易度適中,以前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為孩子制作。鹽城地區現在對于優秀傳統文化和歷史文化資源十分重視,建軍路的竹林大飯店就是延續這些的標志性建筑,里面的裝修布置幾乎還原了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老鹽城的記憶。竹林大飯店總設計師陳敗說:一層與二層以20 世紀80 年代街巷為背景原型,將城市建筑特征、影像記憶、街巷生活等多維打翻,通過再設計的藝術形式堆砌組合,重新嫁接,重新拼合消失殆盡的城市記憶。這里不僅設置了“人民大舞臺”等城市建筑特征,在頂樓還設置了“非遺展示廳”“大師工作室”等,其中就包括鹽城老虎鞋。這些賦有意義的文化場域因為時間和空間仍對文化傳播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因此,進一步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網絡文化平臺建設,結合大師線上課程教學,建設網絡文化節,孕育網絡文化精品,探索傳統文化魅力。同時利用新時代VR 等現代化數字化的傳播途徑技術,加強市民和游人的沉浸式體驗,通過創新文化場域,進一步營造新時代優秀傳統文化的網絡文化環境。
在新媒體視域下,參與新媒體傳播的人既是接收者又是發布者,這形成更加平等、自由的傳播關系。[5]互聯網對人們的包容性很強,人們在接收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實時或者無時間限制地發表自己的觀點,進行二次傳播甚至二次創作再傳播等。以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標志之一醒獅為元素制成的醒獅酥在互聯網“大火”一事為例,這皆因佛山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陳小東把醒獅酥放入滾油中,炸“火了”。醒獅酥并非陳小東同學原創,他將創意理念在互聯網上進行搜索,發現早有面點大師通過數十年的積累研究將醒獅酥這一點心的技藝研究到至極,并在北方“開枝散葉”。陳小東通過拜師學藝將制作過程做成短視頻投放至互聯網上,沒想到視頻迎來了800 多萬的播放量,一時間,各路媒體紛至沓來,各大網紅及感興趣的人紛紛效仿,碎片化的傳播形式和人人皆可參與評價和創作的平等性可以進一步提升鹽城優秀傳統文化的吸引力與知名度。
總的來說,繁榮優秀傳統文化視野下的網絡文化建設,要在堅持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的前提下,立足城市文化特點,用理論指導實踐,積極傳播優秀本土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愛國主義精神、提高道德素質,對提升市民素質、增強城市認同感、打造有文化內涵的品牌城市具有重要意義。基于傳播新時代新思想和把握網絡文化育人規律,用人們喜歡的方式開展城市優秀傳統文化建設,致力于達到將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這對于提升和繁榮城市對外展示的優良文化形象具有重要、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