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佳木斯市中心醫院麻醉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腹腔鏡肝切除術(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為多種肝臟病變的首選外科術式,而其手術過程可引發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易導致應激反應加重,增加手術及預后風險,故其麻醉管理至關重要[1,2]。現如今,老年人為肝臟病變高危人群,其身體機能差、耐受能力低下、藥物代謝慢,整體手術及麻醉風險普遍較高[3,4]。基于此,如何有效抑制圍術期應激反應,減少麻藥引起的不良反應,是保證老年患者LH 手術安全性的重要前提。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為當前常用麻醉藥物,可通過抑制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釋放,阻斷交感神經興奮傳導,發揮鎮靜、鎮痛作用,不僅可有效抑制機體應激反應,且安全劑量內不增加呼吸抑制風險,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及用藥安全性[5,6]。但目前臨床關于該藥在LH 中的應用報道相對較少。對此,本研究結合2019 年11 月-2022 年11 月于佳木斯市中心醫院行LH 治療的100 例老年患者臨床資料,觀察右美托咪定對LH 老年患者腦氧飽和度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1 月-2022 年11 月佳木斯市中心醫院行LH 治療的100 例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50 例)與觀察組(50 例)。對照組男33 例,女17 例;年齡60~83 歲,平均年齡(67.15±5.09)歲;BMI 21~26 kg/m2,平均BMI(24.28±2.16)kg/m2。觀察組男31 例,女19 例;年齡60~82 歲,平均年齡(67.20±5.12)歲;BMI 21~26 kg/m2,平均BMI(24.31±2.19)kg/m2。兩組性別、年齡、BMI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且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腹腔鏡肝切除術適應證;②美國麻醉醫師學會(ASA)分級<Ⅲ級;③Child-pugh 分級A、B 級;④無手術禁忌及麻藥過敏現象。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血管疾病及腎功能障礙者;②存在鎮痛或精神類藥物濫用史者;③繼發性肝細胞癌者。
1.3 方法 兩組均行全麻腹腔鏡肝切除術治療,術前常規禁食禁水,入室后開始體征監測,隨后建立靜脈通路,麻醉誘導:咪達唑侖(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222,規格:10 ml∶50 mg)0.05 m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1,規格:1 ml∶50 μg)0.5 μg/kg+順阿曲庫銨(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202,規格:5 mg)0.2 mg/kg+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368,規格:10 ml∶100 mg)0.5 mg/kg 靜脈注射。麻醉維持:4~6 mg/(kg·h)丙泊酚+0.05~0.20μg/(kg·h)瑞芬太尼(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314,規格:1 mg)靜注+1%~2%七氟醚(上海恒瑞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172,規格:120 ml)吸入。
1.3.1 對照組 于麻醉誘導前10 min 給予1 μg/kg 0.9%氯化鈉注射液(北大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0020700,規格:250 ml∶2.25 g)靜脈注射。
1.3.2 觀察組 于麻醉誘導前10 min 給予1 μg/kg 右美托咪定(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248,規格:2 ml∶200 μg)靜脈注射,后續以0.2 μg/(kg·h)劑量進行靜脈泵注,直至關腹。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圍術期腦氧飽和度(rSO2)指標;②比較兩組麻醉誘導前(T0)、氣腹即刻(T1)、切肝后10 min(T2)、術畢(T3)的血流動力學[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③比較兩組恢復情況,包括蘇醒時間、拔管時間、術后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7]評分(總分0~30 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認知功能越好);④比較兩組麻醉相關并發癥(惡心、嘔吐、躁動、咳嗆、竇性心動過緩、認知功能障礙)。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rSO2指標比較 觀察組圍術期rSO2最小值高于對照組,rSO2下降值小于對照組(P<0.05),而兩組rSO2平均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rSO2 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rSO2 指標比較(±s,%)
2.2 兩組血流動力學水平比較 兩組T1、T2 時HR、MAP 低于T0(P<0.05),但觀察組T1、T2 時HR、MAP 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s)
注:與T0 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兩組恢復情況比較 兩組蘇醒時間、拔管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術后MMSE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恢復情況比較(±s)

表3 兩組恢復情況比較(±s)
2.4 兩組麻醉相關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麻醉相關并發癥發生率小于對照組(χ2=4.000,P=0.046),見表4。

表4 兩組麻醉相關并發癥比較[n(%)]
老年患者多伴有器官功能退化、腦內神經遞質減少等特點,且血管彈性下降,循環系統易波動,可增加LH 圍術期風險,為其手術及麻醉管理帶來了較大難度[8,9]。右美托咪定為臨床常用強效鎮靜藥,屬于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是美托咪定的右旋對映體,可高選擇性作用于突觸前α2受體,利用負反饋機制抑制NE 釋放,以此下調交感神經活性,達到鎮痛、鎮靜目的[10,11]。同時,該藥還可直接作用于腦內單胺神經元胞體及樹突上α2受體,降低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中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CA)及皮質醇(cortisol,COR)的釋放,以此減少外周血CA蓄積,降低顱內灌流量,同時減輕炎癥反應,避免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發揮腦神經保護作用[12,13]。此外,右美托咪定屬于劑量依賴性藥物,可在保留腦血管自主調節功能的前提下發揮鎮靜作用,其鎮靜狀態與非快速眼動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存在較高相似性,喚醒方便,用藥安全[14,1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圍術期rSO2最小值高于對照組,rSO2下降值小于對照組(P<0.05),提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減少患者的圍術期rSO2下降幅度。究其原因,右美托咪定可減少腦血流,降低其腦氧代謝率,以維持腦氧供需平衡,具有良好的腦神經保護作用[16,17]。兩組T1、T2 時HR、MAP 低于T0(P<0.05),但觀察組T1、T2 時HR、MAP 指標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右美托咪定可減少患者的圍術期血流動力學波動,與郭云飛等[18]研究一致。分析認為,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鎮痛、鎮靜作用,于麻醉誘導前注射,可有效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進一步緩解氣腹等操作引起的不良刺激,控制機體血流動力學波動[19,20]。與此同時,麻醉藥物具有一定的外周血管擴張作用,易導致HR、MAP 指標下降,而右美托咪定的持續性泵注可減少維持期麻藥的使用劑量,保證循環穩定性,有利于手術及麻醉的臨床管理[21,22]。兩組蘇醒時間、拔管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術后MMSE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右美托咪定可減少麻醉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對其術后認知功能的恢復具有積極作用,這與其圍術期腦神經保護作用存在直接關聯。且觀察組麻醉相關并發癥發生率小于對照組(P<0.05),提示右美托咪定可減少患者的麻醉相關并發癥,具有較高的用藥安全性。分析認為,右美托咪定的應用降低了麻醉維持藥物的使用劑量,同時保證了機體的圍術期循環穩定,進一步減少了麻醉導致的不良風險[23,24]。
綜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對LH 老年患者的腦氧供需平衡及血流動力學水平具有良好穩定作用,可減少麻醉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降低相關并發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