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玲 ,夏航校,龐宇龍,陳彩艷
(西安馬應龍肛腸醫院肛一科,陜西 西安 710005)
肛周膿腫是指機體肛管直腸周圍間隙存在急性或慢性感染所引發的化膿性疾病,多以肛門墜痛、大便困難等為主要臨床表現,若患者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進一步發展易形成膿毒血癥、敗血癥等,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現階段,臨床多將一次性根治術作為肛周膿腫的首選治療方式,可將膿腫切開并給予充分引流,徹底清除病灶,有顯著治療效果,但由于術后患者傷口多呈開放性,創面愈合程度相對緩慢,且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臨床認為,創面熏洗坐浴在肛周膿腫術后患者的創面愈合中起重要作用,而高錳酸鉀是坐浴治療常用的一類藥物,其可對細菌體內的蛋白活性基因產生氧化作用,殺滅細菌,保證創面清潔,但由于高錳酸鉀存在較強的氧化作用,可對患者皮膚產生一定的刺激性,部分患者依從性較低,治療效果受到影響[1]。中醫認為,肛周膿腫屬于“肛癰”范疇,氣血淤滯、燥濕火毒為其主要病機,治療應以祛濕解毒、活絡通瘀為主要原則[2]。雙黃液是一類包括黃連、蒲公英、黃柏等成分在內的特色重要方劑,有益衛固表、解毒清熱之功效[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雙黃液熏洗坐浴對肛周膿腫術后患者肛門功能、創面愈合情況及炎癥因子、疼痛指標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西安馬應龍肛腸醫院2020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期間收治的170 例肛周膿腫術后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85 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47 例,女性38 例;年齡20~50 歲,平均(35.42±3.20)歲;BMI 18~24 kg/m2,平均(21.13±1.02) kg/m2;膿腫類型:坐骨直腸間隙膿腫27 例,骨盆直腸間隙膿腫30 例,直腸后間隙膿腫28 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45 例,女性40 例;年齡21~50 歲,平均(35.40±3.22)歲;BMI 19~24 kg/m2,平均(21.15±1.04) kg/m2;膿腫類型:坐骨直腸間隙膿腫29 例,骨盆直腸間隙膿腫31 例,直腸后間隙膿腫25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組間對比。納入標準:①西醫參照《美國結直腸外科醫師學會肛周膿腫、肛瘺和直腸陰道瘺臨床診治指南》[4]中肛周膿腫的相關診斷內容,中醫參照《中醫肛腸科常見病診療指南》[5]中“肛癰”的診斷標準;②術后未出現嚴重并發癥;③未合并其他肛周相關疾病。排除標準:①處于月經期無法接受坐浴治療;②存在外傷、感染等因素影響創面愈合;③伴有傳染性疾病。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術后接受高錳酸鉀外用片(濟南康福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2233,規格:0.1 g/片)坐浴治療,準備溫開水2 000 mL,將0.2 g 高錳酸鉀外用片放置于溫開水中進行溶解,并通過藥液蒸汽對患者患病部位進行熏蒸,熏蒸時間為15 min,待水溫降至40 ℃左右時則協助患者將臀部置于盆內進行坐浴,時間為20 min,2 次/d。觀察組患者術后接受雙黃液熏洗坐浴,雙黃液中藥組方:紅花4 g,黃連、蒲公英、黃柏、牡丹皮、金銀花、紫花地丁、艾葉、蛇床子、白磯、芒硝、防風、五倍子、元胡各15 g,加水煎煮至1 500 mL,將藥渣充分去除,同樣通過藥液蒸汽熏蒸患者患病部位,水溫同樣降至40 ℃左右時協助患者進行坐浴治療,熏蒸時間、坐浴時間分別為15 min、20 min,2 次/d,兩組均治療2 周,并觀察至患者出院。
1.3 觀察指標①創面愈合情況。統計兩組患者腐肉脫落時間、創面愈合時間、創面縮小率,其中創面縮小率=[(創面原始面積 - 再次測量創面面積) / 創面原始面積]×l00%。②中醫證候積分。參考《中醫肛腸科常見病診療指南》[5]中的相關內容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情況,包括肛周紅腫、觸痛、表面焮熱3 項,其評分標準均為0~3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臨床癥狀表現越明顯。③炎癥、疼痛指標。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狀態下肘部靜脈血3 mL,離心2 500 r/min、10 min 獲得血清,使用熒光分光光度法檢測兩組患者血清5-羥色胺(5-HT)、P 物質(SP),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C-反應蛋白(CRP)水平;另外采集患者2 mL 靜脈血,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桂林優利特醫療電子有限公司,型號:URIT-5360)檢測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并計算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LR)。④肛門功能。根據Wexner評分[6]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肛門功能,包括排氣、稀便、干便、衛生墊、生活方式5 個維度,其評分標準均為0~4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肛門功能越差。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 例(%)] 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 法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組間比較采用獨立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創面愈合情況比較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腐肉脫落時間、創面愈合時間縮短,創面縮小率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創面愈合情況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創面愈合情況比較( ±s)
?
2.2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肛周紅腫、觸痛、表面焮熱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s )

表2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s )
注:與治療前比,*P<0.05。
?
2.3 兩組患者血清5-HT、SP、CRP、NLR 水平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5-HT、SP、CRP、NLR 均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5-HT、SP、CRP、NLR 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血清5-HT、SP、CRP、NLR 水平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5-HT:5-羥色胺;SP:P 物質;CRP:C-反應蛋白;NLR: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
?
2.4 兩組患者肛門功能評分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肛門功能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肛門功能評分比較(分,±s )

表4 兩組患者肛門功能評分比較(分,±s )
注:與治療前比,*P<0.05。
?
肛周膿腫是因多種細菌混合所致的肛門直腸周圍組織感染,患者發病后多表現為局部紅腫、疼痛等,該疾病的發生多與肛門腺感染存在密切聯系。一次性根治術可及時將患者病變部位的膿液進行充分引流,并在引流后進行清創,同時在術后結合熏洗坐浴,促進患者病情恢復。高錳酸鉀是臨床中常用的坐浴藥物,雖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但其刺激性相對較大,部分患者耐受程度不佳,無法達到預期治療效果。
中醫理論認為,手術創傷會損害肛周膿腫患者皮肉、血脈,導致患者氣機不暢、脈絡瘀阻、氣血凝滯,而治療原則應以理氣活血、消腫去瘀、清熱止痛為主。雙黃液中包含有多種中藥成分,其中紅花通經祛瘀;黃柏、黃連解毒瀉火、清熱燥濕;蒲公英消癰散結;牡丹皮散瘀涼血;金銀花解毒清熱;紫花地丁消腫解毒、涼血清熱;艾葉止痛溫經;蛇床子祛風燥濕;白礬止痛固澀;芒硝散結消腫;防風祛風解表;五倍子固澀止血;元胡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全方共奏可有解毒清熱、消腫止痛之功效[7]。通過熏洗坐浴的治療方式,可使藥物直接接觸患者創面皮膚,或者通過熏蒸熱力作用,將藥力通過經絡傳輸全身,并至病變處,起到疏通經絡、調節氣血的功效[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腐肉脫落時間、創面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創面縮小率高于對照組,肛周紅腫、觸痛、表面焮熱評分低于對照組,表示肛周膿腫術后患者應用雙黃液熏洗坐浴可顯著改善其臨床癥狀,促進創面愈合。
血清5-HT、SP 為臨床中常用的疼痛因子,而血清CRP、NLR 則為反映機體炎癥狀態的重要指標,手術操作均存在一定的創傷,造成大量炎癥因子聚集,其炎癥反應加重,增加疼痛的敏感性,使疼痛因子、炎癥因子水平升高[9]。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蒲公英中的黃酮可抑制機體巨噬細胞內炎癥因子的分泌,且不存在細胞毒性,同時可降低炎癥因子的表達,進而減輕機體炎癥反應[10];黃柏中的生物堿成分可顯著抑制機體內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減弱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磷酸化,下調疼痛因子的表達,作用顯著[11]。另外,熏洗坐浴可升高局部溫度,對毛細血管起到擴張作用,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新鮮肉芽組織生長,進一步促進患者肛門功能的恢復;同時,熏洗坐浴的治療方式還可保持患者創面清潔,也減輕了局部炎癥反應[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血清5-HT、SP、CRP、NLR 水平及各項肛門功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這說明肛周膿腫術后患者應用雙黃液熏洗坐浴可有效緩解術后疼痛,減輕炎癥反應,促進肛門功能的恢復。
綜上,應用雙黃液熏洗坐浴治療肛周膿腫術后患者,可明顯改善其臨床癥狀,減輕炎癥反應和術后疼痛,促進患者創面愈合及肛門功能的恢復,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