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軍 ,朱艷麗,李 江
(香河縣中西醫結合醫院肺病科,河北 廊坊 0654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由于氣流受限導致呼吸困難的肺部疾病,經休息后可緩解,而規范化的治療可幫助患者有效控制臨床癥狀,并延緩疾病進展。目前,國內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吸入糖皮質激素(ICS)+長效β2受體激動劑(LABA)+長效抗膽堿能受體拮抗劑(LAMA)的三聯吸入療法可有效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風險,緩解患者癥狀,但西藥治療存在耐藥性,療效有限[1]。中醫理論認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歸屬于“肺脹”“喘證”等范疇,實喘在肺,是為外邪,痰濁、肝郁、氣逆等壅滯肺氣,以致宣降不利;虛喘在肺與腎,為氣陰虧虛,導致肺腎出納失常[2]。芪蛤平喘膠囊為院內獨有發明,內含蛤蚧、炙淫羊藿、黃芪、蜜款冬花等共計二十味中藥,具有健脾補腎,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效。本研究旨在探討芪蛤平喘膠囊輔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以隨機數字表法將香河縣中西醫結合醫院2022 年1 月至2023 年3 月收治的10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為兩組,各50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58~76 歲,平均(67.45±5.82)歲;女性19 例,男性31 例;病程8~15 年,平均(12.57±2.25)年;既往有吸煙史11 例。觀察組患者年齡59~77 歲,平均(67.64±5.75)歲;女性21 例,男性29 例;病程8~16 年,平均(12.48±2.37)年;既往有吸煙史13 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西醫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21 年修訂版)》[3]中相關診斷標準;中醫符合《中醫內科病辨證論治》[4]中“肺脹”的診斷標準;②無精神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③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藥物過敏;②存在嚴重的免疫抑制;③正處于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本研究經香河縣中西醫結合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安慰劑聯合吸入ICS+LABA+LAMA 三聯療法,ICS+LABA+LAMA 三聯療法組成:①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ASTRAZENECA DUNKERQUE PRODUCTION,注冊證號H20190063,規格:每撳含布地奈德160 μg、格隆銨7.2 μg、富馬酸福莫特羅4.8 μg),1 撳/次,1 次/d;②格隆溴銨吸入粉霧劑(Siegfried Barbera, S.L,注冊證號HJ20180002,規格:50 μg),1 粒/次,1 次/d;③氟替美維吸入粉霧劑(Glaxo Operations UK Ltd,注冊證號H20190055,規格:每泡含糠酸氟替卡松100 μg、烏美溴銨62.5 μg 與三苯乙酸維蘭特羅25 μg) / 烏美溴銨吸入粉霧劑(Glaxo Operations UK Ltd.,注冊證號H20190070,規格:62.5 μg) / 糠酸氟替卡松維蘭特羅吸入粉霧劑(Ⅱ) [Glaxo Operations(UK) Ltd.,注冊證號HJ20180044,規格:糠酸氟替卡松100 μg 與三苯乙酸維蘭特羅25 μg],1 吸/次,1 次/d,根據患者病情調整使用藥物及劑量,安慰劑為淀粉膠囊,0.45 g/粒,3 粒/次,3 次/d。給予觀察組患者芪蛤平喘膠囊聯合吸入ICS+LABA+LAMA 三聯療法,三聯用藥與對照組相同,芪蛤平喘膠囊為院內自制,取黃芪74 g,蛤蚧60 g,醋五味子、炙淫羊藿、地龍、蜜百部各55 g,麩炒白術、茯苓、蘇木、炒桃仁、炒苦杏仁、魚腥草、川貝母、制遠志、蜜桑白皮、麥冬、蟬蛻、甘草、山藥、蜜款冬花各37 g,共計20 味藥,將其中蛤蚧、炙淫羊藿、黃芪、蜜款冬花、甘草、魚腥草粉碎成細粉,剩余14 味藥加水煎煮3 次,第1、2 次各煎煮60 min,第3 次煎煮45 min,合并煎液并進行濾過,將濾液濃縮后加入蛤蚧細粉繼續煎煮30 min 后加入剩余藥材細粉,混勻后以60 ℃進行干燥(含水量<9.0%),粉碎成細粉,裝入膠囊,0.45 g/粒,3 粒/次,3 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1 個月。
1.3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治療后患者咳嗽、咯痰等癥狀消失,且肺功能恢復正常視為顯效;治療后患者咳嗽、咯痰等癥狀得到明顯改善,且肺功能基本恢復正常,視為有效;治療后患者咳嗽、咯痰等癥狀及肺功能均未改善,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5]。②中醫證候積分[6]。于治療前、治療1 個月后對患者咳嗽咯痰、喘息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進行評估,并根據嚴重程度分為0~6 分,分值越高,臨床癥狀越嚴重。③肺功能。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1 個月后以肺功能儀(深圳麥科田生物醫療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型號:VC-10 PRO)檢測患者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FEV1/FVC)、最大呼氣峰流速(PEF)水平。④炎癥因子。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 個月后,采集患者晨起靜脈血5 mL,取一部分離心(3 500 r/min)10 min 后取血清,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白細胞介素-17(IL-17)、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 受體(sIL-2R)水平,剩余血液以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深圳理邦實驗生物電子有限公司,型號:DS-580i)檢測白細胞計數(WBC)。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6.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 例(%)] 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 法檢驗證實均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2.00%,高于對照組的7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1 個月后兩組患者各項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且觀察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s)
注:與治療前比,*P<0.05。
?
2.3 兩組患者肺功能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1 個月后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肺功能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肺功能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FEV1: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VC: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PEF:最大呼氣峰流速。
?
2.4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比較與治療前比,治療1 個月后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比較( ±s)

表4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IL-17:白細胞介素-17;sIL-2R: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 受體;WBC:白細胞計數。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主要特征為呼吸時會伴隨有氣流阻塞,ICS 可以產生強大而持久的抗炎作用;LABA能特異性地與氣道平滑肌β2受體結合而發揮擴張支氣管作用;LAMA 可以持久擴張支氣管平滑肌,減輕氣道高反應性,緩解呼吸困難癥狀。但三聯療法僅能針對特定疾病的病理機制進行針對性治療,無法全方面對疾病進行調整,僅能通過聯藥進行調整,療效有限。
中醫理論認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是由于外邪侵襲、飲食不當、情志失調、久病勞欲,以致肺失宣降、肺氣上逆,亦或肺腎出納失常,治宜補肺健脾、固腎納氣。院內自制芪蛤平喘膠囊中所含黃芪可補氣升陽;蛤蚧、醋五味子、炙淫羊藿等可補肺益腎、納氣定喘;地龍、蜜百部、炒苦杏仁、川貝母、制遠志、蜜桑白皮、甘草、蜜款冬花等藥物可下氣平喘、化痰止咳;麩炒白術、茯苓、山藥可健脾益胃;蘇木、炒桃仁可活血化瘀;魚腥草清熱解毒;麥冬潤肺養陰;蟬蛻宣肺定痙,全方所具健脾補腎、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效正合肺脾兩虛、腎不納氣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辨證治療[7]。本研究中,治療1 個月后,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各項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表明芪蛤平喘膠囊輔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較于單純西醫治療療效更佳,能有效減輕臨床癥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經由呼吸道吸入的有害物質引起的炎癥反應所導致的持續性氣流限制,因此抑制炎癥反應是治療的關鍵[8]。本研究中,治療1 個月后觀察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高于對照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芪蛤平喘膠囊輔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改善肺部功能,降低機體的炎癥反應。現代藥理學表明,地龍中琥珀酸、次黃嘌呤等成分具有抗炎及抗組胺活性功效,可降低炎性細胞浸潤程度,從而降低炎癥反應[9];川貝母中內含豐富的多糖及黏液質,抗炎的同時還可潤澤肺部,舒緩咳嗽癥狀,幫助清除痰液,改善肺部功能[10]。
綜上,芪蛤平喘膠囊輔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較于單純西醫治療療效更佳,且能減輕臨床癥狀,改善肺部功能,降低炎癥因子水平,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