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仁, 馮連榮, 李 毅, 王佳傲, 張倩玉, 張 軍
滄州市中心醫院1.心內科;2.神經內科,河北 滄州 061000;3.北部戰區總醫院 心血管內科,遼寧 沈陽 110016
在過去的數十年中,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抗栓治療方面的進展促使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預后明顯改善[1]。但有大量STEMI患者在成功開通了梗死相關冠狀動脈后心肌灌注依然受損,增加了發生遠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因此,冠狀微循環被認為是STEMI患者預后的重要決定因素[2]。冠狀動脈微血管功能障礙的潛在原因及機制包括個體易感性、缺血損傷、再灌注損傷、血栓物質遠端栓塞等[2-3]。PCI術后無復流是微血管功能障礙的冠狀動脈造影影像表現,指前向血流減少或心肌梗死溶栓試驗(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幀數計數降低或心肌染色減少。心臟磁共振可以做到微循環阻塞(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的直接可視化及量化。MVO反映心肌受損水平,是STEMI預后的關鍵因素[4-5]。有研究顯示,男性MVO發生率高于女性[6-10],但性別是否為發生MVO的獨立影響因素鮮有報道。本研究旨在探討性別對急性STEMI患者發生MVO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自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滄州市中心醫院收治的283例急性STEMI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納入標準:根據2012年全球心肌梗死定義第三版[11]確診為急性STEMI;18~80歲;住院期間完成心臟磁共振及心臟超聲檢查,磁共振圖像采用后處理軟件(cmr42 version 5.11.3,Circle Cardiovascular Imaging,Calgary,Alberta,Canada)處理。排除標準:發病至入院時間>15 d;既往有陳舊性心肌梗死病史。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常規完成化驗檢測,住院期間均行冠狀動脈造影并行PCI,發病3~15 d內行心臟磁共振及心臟彩超,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替格瑞洛90 mg每天2次或氯吡格雷75 mg每天1次。
1.3 觀察指標 根據有無MVO將患者分入有MVO組和無MVO組。比較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有MVO組的性別比例、不同性別的MVO體積占左室總體積的百分比[MVO(%LV)]和MVO體積絕對值(ml)[MVO(ml)];分析急性STEMI患者發生MVO的影響因素,性別對有MVO組不同亞組的影響。心臟磁共振檢查、測量方法及指標定義參考文獻[12]。心臟彩超指標包括左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張末期直徑(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及左房內徑(left atrial diameter,LAD)。
2.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有MVO組患者的白細胞計數、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中性粒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及男性、前壁梗死、急診PCI、起始TIMI血流0/1級比例均高于無MVO組,LVEF低于無MVO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例(百分率/%)
2.2 急性STEMI患者發生MVO的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男性、急診PCI、起始TIMI血流0/1級、白細胞計數、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中性粒細胞計數均為急性STEMI患者發生MVO的危險因素,而LVEF為保護因素(P<0.05);在校正起始TIMI血流0/1級、中性粒細胞計數、LVEF后,多因素Logistics回歸分析顯示,男性為急性STEMI患者發生MVO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急性STEMI患者發生MVO的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3 性別對有MVO組不同亞組影響分析 在年齡<60歲組和年齡≥60歲亞組中,男性均為急性STEMI患者發生MVO的危險因素(P<0.05);在伴高血壓、未伴糖尿病、未吸煙、非前壁梗死、急診PCI、起始TIMI血流0/1級、術后TIMI血流2/3級亞組中,男性為急性STEMI患者發生MVO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3。
2.4 有MVO組性別比例比較及不同性別MVO(%LV)、MVO(ml)比較 在有MVO組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88(40.6)比13(19.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男性和女性MVO(%LV)[1.98(0.59,3.88)%LV比0.71(0.41,3.09)%LV]、MVO(ml)[(3.04(0.59,6.08)ml比0.88(0.35,4.09)ml]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男性僅有高于女性的趨勢。
本研究是一項在真實世界中分析性別對急性STEMI患者發生MVO的影響的單中心回顧性研究,結果發現:(1)男性為急性STEMI患者發生MVO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該影響不依賴起始TIMI血流0/1級、中性粒細胞計數、LVEF;(2)在伴高血壓、未伴糖尿病、未吸煙、非前壁梗死、急診PCI、起始TIMI血流0/1級、術后TIMI血流2/3級亞組中,男性為急性STEMI患者發生MVO的危險因素(P<0.05)。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損傷嚴重程度存在性別差異,明確這一差異對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意義重大。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有MVO組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既往研究[13]中,男性MVO發生率較女性僅有增多趨勢,這可能與其樣本量較小及伴隨癥狀(如高血壓、糖尿病、吸煙等)比例與本研究相差較大有關,更加提示了性別對MVO發生率影響會受多方面因素干擾,異質性較大。本研究中,男性和女性MVO(%LV)、MVO(ml)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男性僅有高于女性的趨勢。這與既往研究[6-10]結論一致。單因素分析顯示,急診PCI是急性STEMI患者發生MVO的危險因素(P<0.05)。這提示,急診PCI雖然是降低最終梗死面積的主要有效手段,但同時也會導致再灌注損傷[14]。
急性STEMI是心血管急危重癥,溶栓或急診PCI早期開通血管是治療的關鍵[15]。急性心肌梗死是我國的主要致死疾病,早期發現高危人群才能夠給予個體化治療。心臟磁共振使用非電離射線,作為非侵入性診斷工具可以觀察損傷的心肌,區分水腫、心肌內出血、MVO及心肌纖維化,評價治療干預手段對減輕再灌注損傷、減少梗死面積的效果[16]。但心臟磁共振價格昂貴,且受禁忌證限制及我國國情影響,不能在基層醫院廣泛開展。因此,以心臟磁共振檢測結果為依據,查找危險因素成為需要解決的問題。
綜上所述,男性是急性STEMI患者發生MVO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主要局限性在于:(1)樣本量較小;(2)雖然為了減小組間混雜因素的干擾采取了多因素回歸分析,但仍會存在一定的潛在偏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