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蕾,常軍燕,郝夢媛
(邯鄲職業技術學院,河北邯鄲 056000)
近年來,國內飼料企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已從單一的發展模式轉變為涵蓋多產業、多門類的產業體系,其不僅對市場經濟起到了推動作用,而且為社會提供了多樣化的就業崗位,緩解了就業壓力(李得發和邵長芬,2023)。在正視如此發展成績的同時,也需要認識到飼料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因為成本管理直接關系到飼料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需要從成本管理視角下分析飼料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策略,幫助飼料企業保持合理的利潤空間。
銷售是飼料企業的主要盈利方式,而研發、采購和生產加工環節都是服務于銷售環節的,這些環節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但依舊需要飼料企業持續投入成本。為此,下文主要以飼料企業生產管理全過程為依托,探討主要的成本支出。
1.1 飼料企業研發環節的成本 知識經濟背景下,技術的先進程度和創新能力成為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對于飼料企業而言,研發環節至關重要,好的產品能幫助飼料企業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飼料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高度重視飼料產品的研發,不斷投入研發資金,因此,研發成本逐漸成為飼料企業的一項重要支出(趙紅霞等,2020)。但從實際研發情況看,部分飼料企業存在研發成本控制不當的問題,導致研發投入較多,而研發成果并未達到預期效益。一是對研發成本缺乏戰略規劃。飼料企業在重視研發,并投入大量資金的情況下,如果忽視了投入產出比,容易導致資源浪費問題。二是忽視研發成本的生命周期。飼料企業缺乏明確的研發目標,或者忽視了研發成本的周期性,無法實現對研發具體階段、具體流程的成本把控。三是沒有建立研發預算管理機制。部分飼料企業依舊沿用傳統的成本預算管理方法,這種辦法無法滿足研發的高成本、高風險特點,最終導致研發成本預算效果不佳。
1.2 飼料企業采購環節的成本 采購成本除了包含采購原料直接產生的費用外,還包含了制定、確定和落實采購計劃的相關費用支出(吳麗麗,2023)。對飼料企業而言,生產加工所需的原料都需要通過采購獲得,如玉米、豆粕、魚粉、添加劑、乳清粉等原料。近年來,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漲,采購成本大幅提升,與此同時,運輸費用、倉儲保管費用也在不斷上漲,這就導致飼料企業的采購成本居高不下。通過分析發現,采購成本支出過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原料采購批次和數量控制不足。二是部門間溝通不暢導致成本增加。
1.3 飼料企業生產加工環節的成本 在社會分工背景下,飼料企業為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不得不采用精細化的生產加工模式。而生產加工環節越多,越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如飼料企業的生產加工設備主要由電能驅動,而且原料粉碎工藝耗電量占總耗電量的一半以上,所以粉碎工序要求與成本支出息息相關。除此以外,設備的更新換代和高昂的維修費用都會增加生產加工成本。之所以維修成本高,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設備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使用過程中沒有做到細心愛護,或者存在違章操作的問題,大大增大了飼料生產加工設備的故障率。另一方面是沒有定期進行維修和保養,導致飼料生產加工設備的小問題演變為大問題,甚至徹底癱瘓報廢(王春華,2021)。
1.4 飼料企業的營銷成本 飼料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主要以傳統直銷、經銷以及電商營銷為主。目前中小規模的飼料企業沒有系統化的營銷體系,大型飼料企業早早開始布局多元化的營銷渠道(趙憶嵐等,2022)。在傳統直銷方面,飼料企業可以立足終端市場,提供廉價的飼料產品和配套服務,但營銷渠道的建設和維護需要飼料企業親力親為,并且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一旦無法達到預期的營銷效果,勢必會增加飼料企業的資金壓力。在經銷方面,飼料企業可以利用經銷商現有的銷售渠道拓展銷路,但弊端是經銷商會賺取中間利潤,提高終端市場的飼料產品價格,或者擠壓飼料企業的利潤空間。如果經銷商在市場上處于壟斷地位,飼料企業難以具備議價能力,從而處于被動狀態。在電商營銷方面,雖然線上營銷渠道可以幫助飼料企業節約店鋪租賃、員工安排、實體展示等成本,提高飼料產品的性價比,但該模式往往需要客戶及時結清貨款,并且飼料企業與客戶可能分屬兩地,這就給售后服務帶來一定的壓力或額外成本支出。
從定義來看,成本管理是企業開展的有關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決策和成本控制等生產管理活動的總稱。這些活動以資金合理分配為目標,以期用有限的投入產出最大的收益。因此,飼料企業的成本管理應該具有針對性,從成本形成的全過程入手,提升飼料企業的經濟效益。
2.1 降低飼料企業的成本支出 飼料企業作為種養產業鏈上的一環,主要憑借銷售飼料產品來獲取利潤。飼料企業的成本管理能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降低飼料企業的成本支出。將飼料企業的成本管理按費用構成進行分類,首先需要對原料采購環節進行成本管理。統計分析,在畜禽飼料中,玉米和豆粕占70% 以上的成本;在水產飼料中,玉米、豆粕和魚粉占60% 以上的成本(馮定遠,2014)。只有控制飼料原料的采購成本,才能降低飼料企業的成本支出。另外,需要加強人工成本控制,飼料企業的各項經濟業務活動都需要人員參與,隨著工資的大幅度提升,員工工資往往是不可逆的。雖然較高的工資能提高對員工的激勵效果,但這種物質激勵方式需要建立在可觀的經濟效益基礎上,面對微薄的利潤空間,飼料企業合理的工資控制對成本管理十分關鍵。
2.2 以成本管理優化飼料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管理水平的高低體現了企業的經營水平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經過長期的發展,飼料企業成為民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目前,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加持下,飼料企業在具備廣闊發展前景的同時也存在同質化競爭和產能過剩的問題。究其原因還在于部分飼料企業仍保持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如將經營重心放在生產環節,忽視了成本管理。面對市場集中度的不斷提高,飼料企業開始做大做強,逐漸形成產業集聚的規模效應,飼料企業只有借助成本管理才能優化內部管理水平,才能助力飼料企業的轉型升級(黃再,2022)。
2.3 借助低成本戰略提高飼料企業市場競爭力競爭力是飼料企業立足市場,提高經濟效益的基礎。低成本戰略是在保持終端市場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壓縮飼料企業經營管理成本的方式提高企業的利潤空間,進而幫助飼料企業建立競爭優勢。從國內飼料企業的情況看,雖然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但中小飼料企業的數量較多,并且大多處于產業鏈的中低端。因此,借助低成本戰略可以幫助中小飼料企業克服自身發展的短板,最大限度地提升企業內部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從而為飼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賈冀南和張艷麗,2022)。因此,低成本戰略就是要保持成本競爭優勢,以節約成本,避免資源浪費的方式讓飼料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權和先機。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飼料企業要想提升經濟效益,需要從成本管理角度入手,針對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制定應對策略,以可觀的經濟效益促進飼料企業的平穩運行。
3.1 根據實際情況做好成本預測工作,確定飼料企業的成本管理目標 飼料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做到有的放矢。既要認識到飼料產業發展的周期性,根據實際經營情況做好成本預測工作,并進行實時調整,又要做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確定飼料企業的成本管理目標。在市場經濟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飼料企業開始重視成本管理工作。而預算在成本管理中起到關鍵性作用,不僅有利于飼料企業長遠戰略目標的實現,而且對評測短期目標以及實際經營成果也十分有效(李登茂,2023)。在成本管理目標導向下,飼料企業可以先適當分解總目標,并落實到具體部門和工作環節中,避免成本管理流于形式。在飼料企業實際經營管理中,一旦發現預算與實際結果存在誤差,要及時糾正。
3.2 加強飼料企業的內部監督,落實成本管控制度要求 隨著飼料企業的發展壯大,飼料企業會通過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的方式將經營權交由經營者負責,實現飼料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而法人治理結構是建立在有效的內部監督基礎上的,一方面要落實成本管控制度要求,保障飼料企業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要避免經營者的道德風險和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牢牢掌握飼料企業的控制權(梁豐春和馬焯琳,2022)。只有把飼料企業的全體員工納入成本管控范圍內,才能更好地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另外,為提高全體員工參與成本管控的積極性,飼料企業還要制定相關的獎懲制度,對成本管控較好的部門或員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督促和引導員工增強成本控制意識,從而讓飼料企業的成本管理達到預期效果。
3.3 強化飼料企業管理者的成本意識,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在優化成本管理過程中,必須加強飼料企業管理者的成本意識,將成本管理各項要求落到實處,避免資源浪費(黃美芹,2021)。雖然飼料企業的全體員工都有參與成本管理的義務,但成本管理的責任主體應該是對飼料企業成本形成具有直接影響力的管理者。這里的管理者既包含飼料企業的所有權人和經營權人,又包含部門負責人和中層管理人員。只有這些管理者認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管理中體現成本意識,才能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提高飼料企業全體員工對成本管理的認同感。在全體員工認真落實成本管理要求后,飼料企業才能從根源上避免資源浪費問題。
成本管理是指在企業總體目標指引下,對企業內部的資源進行綜合考量、統籌管理,并進行成本核算、控制,對企業資源配置及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經濟高速發展趨勢下,飼料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實現利潤最大化是每個飼料企業面臨的發展難題,而成本管理對飼料企業提升經濟效益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