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央
(西藏自治區廣播電視局日喀則中波轉播臺,西藏日喀則 857000)
結合我國信息傳播體系發展情況來看,廣播電視依舊是人們日常生產生活離不開的信息傳輸媒介,為了進一步提升廣播系統的運行質量,新時期的廣播信息傳輸體系也需要及時進行優化和升級。而中波廣播發射天線作為廣播信息傳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信息傳播質量和接收質量產生了直接影響?;诖?,從理論分析以及文獻研究的角度出發,詳細論述中波廣播發射天線的具體類型以及日常的維護方案,為全面提升廣播信息傳輸系統運行穩定性提供參考。
中波廣播發射天線主要是指在0.3 ~3MHz 范圍內的發射系統,所產生電磁波的波長通常為0.1 ~1km,在傳輸過程中會通過天波以及表面波的方式傳播。和常規的長波相比,中波的頻率更高,在傳輸的過程中需要在相位較深的電離層位置才可以進行反射,因此中波廣播發射天線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傳輸的有效性[1]。而結合當前的部分廣播發射天線運行狀態來看,受到外界因素以及產品性能的影響,存在著信息接收和發送不穩定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廣播通信系統的正常運行,也會對用戶的收聽體驗造成影響,必須及時進行優化,而優化方案的制定,還需要結合不同場景乃至不同類型的天線展開分析。
結合當前中波廣播領域發展狀態來看,中波廣播發射天線主要包含3 種類型,在設計和應用的過程中存在一定差異性,需要結合其特點制定不同的維護方案。
該種類型的天線屬于中波小型發射天線,支柱結構主要為高頻損耗較小的玻璃鋼材料,發射體結構則選擇了不銹鋼材料,在地下埋設地網結構以提升天線發送和接收的精準性。
從具體結構角度來講,單塔形中波發射天線包含鋼桅桿、放電及地網等結構,具有明顯的垂直極化波優勢,且主要體現在燈塔底部的電流分布領域,可以將其看作是一個整體振子,燈塔的底座和繩拉等元件均具備較強絕緣性,能夠組成中波傳輸結構。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并不會固定具體的輻射范圍和發射方向,輻射強度最大的區域位于地面和天線平行的位置,但是并沒有明顯的輻射規律。在常規的運行環境下,單塔形中波發射天線會直接安裝在燈塔斜拉塔位置。
該種類型的信號傳輸天線的整體結構為自立鐵塔,鐵塔的截面并沒有給出嚴格的要求,但通常為正三角形,也可以結合不同場地的實際施工需求或者設計需求進行調整,調整的方向以正多邊形為主。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在鐵塔的四周設置多根導線,導線的上端結構和鐵塔的平臺鏈接下端結構則需要在鐵打的中心位置進行匯聚,形成完整的鐵塔饋電系統,鐵塔的底座下需要設置地網。
該種類型的單線與單塔形的天線均可以視作是一個整體的垂直振子[2],但是由于鐵塔型的天線在底層設置了支撐物,能夠進一步防止雷擊造成的影響。
中波廣播發射天線的類型較多,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為了保證較好的信號接收和傳遞效果,要設置在周邊地勢較為空曠的區域,避免受到遮擋,但是依舊存在較多的影響因素,會導致信號傳遞和接收受到影響。其中,天線自身的質量是重點維護對象,要保證其具備安全性和規范性,才可以進一步強化信號傳播的質量。
中波廣播發射天線必須嚴格按照具體的性能需求和施工需求進行科學的安裝和操作,要結合前期的維護管理方案落實各項細節,全面提升安裝施工的規范性,尤其是要做好安裝質量的檢測工作,避免故障和隱患的出現。按照全生命周期的原則進行管理和維護,結合前期的材質采購、加工、安裝、管理等各個環節落實細節管控,全面提升安裝運維的效率,切實增強廣播系統的運行穩定性[3]。
在常規安裝的過程中,需要保證發射機、天饋線、接地組件的運行正常,并且進行試驗和檢測;安裝期間必須嚴格控制偏差問題,若出現和前期設計圖不符的細節,要及時詢問相關負責人并進行調整;結合場地以及天氣等外界因素,合理地選擇安裝時間,在安裝過程中降低周邊環境對安裝質量造成的影響,也可以為后續的檢修和維護提供輔助。
結合中波天線的具體設備組成情況,在日常檢查和維護的過程中,需要按照一般性檢查和定期檢查兩種方式進行。首先,一般性檢查主要是檢查場區的饋電線路、地錨、天線以及拉線變化情況,若場區內存在其他施工等大型工作行為,要配合其施工需求,避免對天線造成影響。其次,從定期檢查的角度來講,需要每隔一段時間檢查饋線、鐵塔的垂直度,分析是否存在斷線的情況,了解拉線的穩定性,檢查底座絕緣子以及地錨是否塌陷,檢查地網是否完整。例如,每年冬夏兩季來臨前,適當地調整饋電線路的垂直度,避免由于氣候變化導致饋線損傷;在出現了典型的雷雨以及大風天氣后,及時檢查相關設備是否完好,檢測綜合運行性能和狀態;雨季來臨前,需要檢查放電球間隙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并且結合不同季節調整間距,在調整后需要固定牢固。在每年10 月份,對所有的設備進行檢查,尤其是要關注各結構基坑、培土的標高是否滿足要求,通常以高出自然地面20cm 為準[4]。在每年6 月份,對饋線以及拉線的螺絲涂抹黃油,避免出現銹蝕和腐蝕現象。每季度進行一次清潔,主要檢查調配室內設施與穿墻絕緣子等結構是否完好;檢查調配電感和電容是否損壞,分析高頻扼流圈是否出現短路現象;若調配室內的濕度較高,需要及時進行除草;檢查饋線窗口的連接插頭是否穩定,觀察跳線位置是否相互觸碰或者斷開。
在中波天線運行期間,對常見的故障落實針對性檢查,若出現問題,需要及時地進行調整和處理。首先,針對饋線打火的問題,要檢查饋線垂直度是否出現差異。若垂度過大,且內外導體同心度不佳,存在較多的植物或者蜘蛛網,會出現輕微打火現象,此時要及時調整垂度,清潔其中的絕緣子和各項雜物[5]。其次,針對饋線桿位傾斜的現象,要檢查基坑是否出現塌陷等問題,分析拉線是否出現位移。增加基坑培土,進行夯實后,檢查拉線卡箍是否出現松動,復位后卡緊,再巡查線路。另外,若底座絕緣子出現開裂,首先要檢查底座是否穩定;若底座不平,會導致絕緣子的偏心受力,從而出現開裂,及時清潔絕緣子表面,提升絕緣子的綜合質量。在必要情況下,要及時更換絕緣子,并且做好底座絕緣子保護;若出現了拉線松動的現象,要檢查地錨的狀態,分析花籃螺絲和螺母是否松動,檢查絕緣子是否損壞,并且確認損壞的原因;如果出現了以上現象,要及時地矯正鐵塔的垂直度,分析拉線的拉力,做好各項附屬結構的質量檢查;若拉線打火放電不順暢,可能出現了電阻失效或者放電間隙不合理的情況,要檢查拉線,更換泄放電阻,及時調整放電間隙。
針對中波天線的運行質量進行維護和管理,最主要的策略便是提升硬件維護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尤其是要結合不同類型的硬件設備提供不同的維護方案,才可以增強天線運行穩定性。
3.4.1 選擇科學的硬件屏蔽維護技術
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天線的信息接收以及傳遞可能會受到電磁輻射的影響,因此可以在絕緣的金屬機箱內部安裝中波天線系統;另一方面,還需要強化接地工程的綜合質量,避免出現漏電現象,不僅可以提升抗干擾能力,還可以對硬件進行基礎保護。
3.4.2 落實光電隔離維護
在信號傳輸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相關因素的影響,這些干擾因素是導致信號接收和傳遞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而從日常維護的角度來講,通過技術處理的方式進行優化,其中光電隔離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抗干擾模塊,能夠將信號的模擬量信號進行隔離,為信號傳輸提供穩定的通路,傳輸路線可以選擇屏蔽線或者雙絞線,能夠解決信號傳輸干擾問題。
3.5.1 打造標準化的制度體系
制定維護管理標準化制度,建立在維護管理標準和相關規范的基礎上,圍繞中波天線運行的各項需求,打造全方位的制度體系,進一步提升日常運維管理的科學性。
首先,及時分析中波天線的運行狀態,結合需求打造管理標準;根據不同類型和不同應用場景的中波天線,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運維和養護方案,嚴格執行各項措施,確保制度落地有聲。
其次,做好天線周邊既有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的維護以及檢查,避免零部件受到外界因素影響而出現質量下降的現象。硬件設備需要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優化,軟件系統以及信號傳輸系統的優化要配合專業技術人員進行。
最后,對出現的各項質量問題,及時記錄和提取數據信息,形成質量管控檔案,及時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制定優化策略作為預防故障問題的主要措施。
3.5.2 打造完善的管理流程
為了進一步提升中波天線的運維質量,不僅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質量維護,還需要明確維護重點和管理流程,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各項隱患問題,充分提升天線發射的穩定性和標準性。在日常巡查過程中,重點檢查天線的接地狀態以及垂直等影響因素,對常規的運維人員開展技術交底和技術培訓,打造多元化的質量維護作業方法和管理流程,尤其是要了解新時期的新興技術和設備,掌握廣播天線的類型和原理,綜合其常見故障,制定科學的優化方案。
3.5.3 打造應急管控體系
結合中波廣播發射天線的具體類型和設備用途,分析實際應用方式,建立科學的技術準則,在提供日常運維管理和階段性檢修服務的基礎上,還需要制定應急管控體系,尤其要結合不同場景下出現的突發故障和問題進行針對性管理,在出現故障時可以快速定位其成因和影響因素,及時提供優化方案。應急管理方案的制定著重針對外在干擾、自然災害、配電故障隱患等方面展開,能夠保障信號正常接收,維持穩定的傳輸體系,降低故障對聽眾產生的影響[6]。
3.5.4 構建智能化的中波天線運維管理平臺
新時期的廣播傳輸體系更趨向于智能化和可視化,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廣播天線運維管理的重要載體,借助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構建靈活多樣的質量管控方案,也可以及時提供完善的維護和管理服務。利用智能化以及網絡化技術采集信息,構建智能化檢測系統,能夠全天候分析廣播天線的運行狀態和信息傳輸情況;分析實時性數據,解讀和分類數據,了解不同站臺之間的信息共享情況。通過維護網絡技術,能夠提升中波廣播的播放穩定性;通過PC 端和手機端聯動的方式,打造碎片化的智能管控方案,操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可以在手機終端上及時了解設備運行狀態,在出現問題時能夠快速地聯動各方,有助于提升廣播天線運維管控的全面性和科學性[7]。另外,該種方式也可以提升運維管控的時效性,通過系統的數字化分析,形成科學的數據結論,幫助專業人員發現天線運行期間存在的各項問題,為后續追溯成因提供條件。智能化的中波天線運維管理平臺不僅可以保證在短時間內快速處理各項故障問題,還可以形成智能化檔案,有助于提升廣播發射系統運維管控的全面性。
信息技術的繁榮發展為廣播系統的完善提供了新的場景和方案,中波廣播發射臺管理體系打造質量管控方案,不僅可以提升天線運維的綜合質量,還可以為用戶提供最為完善合理的收聽服務。要加強質量運維管控的全面性,在智能化以及信息化的環節下實現不間斷管理和監測,制定緊急預控方案,在提升廣播傳播質量的同時,也能夠為新時期我國傳統媒體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