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翔宇
(民航廣西空管分局,廣西南寧 530048)
雷雨是夏季影響飛行安全最主要的天氣之一,伴隨著短時強降水和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具有極大的破壞性[1]。雷雨天氣具有強度大、突發性強等特點,對于航空運輸而言,容易造成飛行、起飛和著陸的航空器遭遇低空風切變和雷擊,對航空器和地面設備設施帶來損害[2]。對于雷雨天氣,許多學者利用再分析資料、多普勒雷達資料、自動氣象站資料、探空資料等進行了深入研究[3-8],對雷雨天氣進行了分類,總結出了雷雨天氣的相關特點。
本文選用EC 再分析資料(0.ERA5)、多普勒天氣雷達資料、探空資料,對2022-06-10 南寧吳圩國際機場發生的一次雷雨天氣過程進行分析診斷。
2022-06-10T19:00 南寧地區西南方向出現了大面積對流云團;20:39 起南寧機場(22.61°N,108.17°E,下同)出現8 min 的雷雨天氣,過程累積降水量達到78.7 mm。
利用多普勒雷達圖來分析此次雷雨天氣過程。2022-06-10T19:00 起,從徑向速度圖上看,南寧地區西南方向20 km 處有明顯的速度對,表明地面存在氣旋性輻合區。2022-06-10 南寧機場多普勒天氣雷達強度如圖1 所示。由圖1 可知,2022-06-10T19:00 南寧地區西南方向有分散塊狀的對流回波逐漸生成,并向南寧方向移動;19:30 對流云團發展旺盛,逐漸連接形成塊狀回波;20:00 對流云團進一步加強,形成片狀回波,中心強度達到55 dBz 以上,向南寧地區移動,氣旋性輻合區也逐漸移動至南寧偏東方向,說明南寧地區西南方向地面存在輻合,有利于上升運動的發展,從而產生對流性天氣,并且對流逐漸向北發展;20:30 回波開始影響南寧地區,南寧機場出現雷雨天氣,此時輻合區逐漸向北移動;21:40 對流云團離開南寧機場,逐漸向東北方向移動。

圖1 2022-06-10 南寧機場多普勒天氣雷達強度圖(仰角為1.5°)
從2022-06-10T08:00 的空中風場(如圖2 所示)可以看出,500 hPa 低渦中心位于桂中一帶,南寧地區(黑點位置,下同)整體處于低渦南側的西南風場中;850 hPa 有低渦位于桂西,切變線位于廣西中北部桂西至桂東一帶,廣西整體處于西南風和東南風的輻合區,南寧地區處于切變線南側的西南風場中,并且受切變線南部西南暖濕氣流控制;925 hPa 存在低渦于桂西南地區,低渦切變線位于桂南至桂北一帶,南寧地區處于切變線南側的偏南風場中。

圖2 2022-06-10T08:00 環流形勢
從2022-06-10T20:00 的空中風場(如圖3 所示)可以看出,500 hPa 環流形勢場顯示,低渦逐漸加深,并逐漸加深南壓,南寧地區處于低渦切變線后部的西北氣流中;850 hPa 低渦逐漸東移至桂中,切變位于桂西南至桂東北一帶,南寧地區處于西南風的風速輻合區,并受切變線輻合影響;925 hPa 低渦位于桂西南,南寧地區位于切變線南側。

圖3 2022-06-10T20:00 環流形勢
2022-06-10 地面風場如圖4 所示。由圖4 可知,08:00 南寧地區處于偏東風場中;14:00 南寧地區逐漸轉為偏南風控制;20:00 南寧地區處于偏北風和東南風的輻合區,并且存在風速的輻合。

圖4 2022-06-10 地面風場
雷雨天氣發生的必要條件為充沛的水汽、層結不穩定、使氣塊抬升到抬升凝結高度的觸發機制,下面將針對這3 個條件進行分析。
充足的水汽是雷雨天氣發生的必要條件之一。2022-06-10T20:00 比濕如圖5 所示。由圖5 可知,850 hPa 桂中、桂南部分區域等飽和比濕度達到了16 g/kg 以上,925 hPa 桂中、桂南地區等飽和比濕度達到了20 g/kg 以上,南寧地區處于等飽和比濕度的高值區,具有充足的水汽條件。


圖5 2022-06-10T20:00 比濕
2022-06-10 水汽通量散度剖面如圖6 所示。由圖6可知,2022-06-10T14:00 南寧地區800~600 hPa 為水汽通量散度的負值區, 中心值為- 0 . 8 ×10-4g/(s·hPs·cm2),說明中低層存在水汽的輻合區,呈現低層輻合、高層輻散的形式,有利于水汽的抬升,為強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條件;2022-06-10T20:00南寧地區1 000~700 hPa 為水汽通量散度的正值區,其中心值為0.3×10-4g/(s·hPs·cm2),而700~300 hPa為水汽通量散度的負值區,其中心值為-0.4×10-4g/(s·hPs·cm2),說明中低層存在水汽的輻散,高層存在水汽的輻合,表明水汽呈現出下沉運動,南寧地區開始發生降水天氣。

圖6 2022-06-10 水汽通量散度剖面
不穩定能量的積累對于雷雨天氣的發生具有指示意義。2022-06-10T20:00 南寧站點探空如圖7 所示。由圖7 可知,南寧地區存在較強的不穩定能量,CAPE值為1 901.5 J/kg,容易受到擾動影響而釋放不穩定能量,有利于出現雷電和短時強降水,500 hPa 以下為濕區,整層濕度較大,低層由東南風隨高度逐漸轉為偏西風,說明層結中有暖平流。2022-06-10T20:00 探空指標分別為:K指數為39.1 ℃,SI 為-1.82 ℃。

圖7 2022-06-10T20:00 南寧站點探空圖
2022-06-10T20:00 南寧站對流參數實際值與氣象局統計的指標值如表1 所示, 根據統計,2022-06-10T20:00,K指數和SI 指數滿足雷暴出現的條件。

表1 2022-06-10T20:00 南寧站對流參數實際值與氣象局統計的指標值
當存在低層輻合、高層輻散時,說明大氣存在擾動,上下運動的耦合作用較為明顯,具有較強的上升運動,使氣塊抬升至抬升凝結高度,從而產生強對流天氣。2022-06-10 南寧地區散度剖面圖如圖8 所示。由圖8 可知,11:00 南寧地區(國際協調時間UTC)800~200 hPa 均為散度的負值區,其中心值達到-0.6×10-4S-1,存在輻合形式,為雷雨天氣積累了能量;直至12:00(UTC),南寧地區500~200 hPa 轉為散度的正值區,其中心值達到0.5×10-4S-1,具有輻合作用;925~800 hPa 仍為散度的負值區,其中心值達到-0.5×10-4S-1,具有高層輻散、低層輻合的形式,因此,高層氣流輻散的抽吸作用與中低層暖濕氣流輻合的上升運動相配合,有利于上升運動的維持和發展,為雷雨天氣的形成提供了動力條件。

圖8 2022-06-10 南寧地區散度剖面圖
2022-06-10 南寧地區垂直速度剖面圖如圖9 所示。由圖9 可知,從10:00(UTC)開始,南寧地區1 000~500 hPa 負的垂直速度較強,上升運動較強,為雷雨天氣的發展積累了動力條件,隨著時間推移,到12:00(UTC),925 hPa 以下為垂直速度負值區,表明中層至低層負的垂直速度減弱,不穩定能量釋放,雷雨天氣產生并影響南寧地區。

圖9 2022-06-10 南寧地區垂直速度剖面圖
此次雷雨天氣過程具有降水強度大、突發性強的特點,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空中低渦切變線發展東移,地面東南風和東北風的輻合,以及偏南氣流的風速輻合為此次天氣過程提供了有利條件。
從水汽條件上看,雷雨天氣過程發生當天低層的比濕相對較高,925 hPa 比濕達到20 g/kg 以上,桂中、桂南地區存在低層西南暖濕氣流的水汽輸送,并且桂中地區水汽通量散度為負值,存在水汽輻合,為此次雷雨天氣過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條件。
從探空資料上看,2022-06-10T20:00 南寧地區的探空指標分別為:CAPE 值為1 901.5 J/kg,K指數為39.1 ℃,SI 指數為-1.82 ℃,因此南寧上空存在較強的不穩定能量,為此次雷雨天氣過程提供了熱力條件。
從動力條件上看,2022-06-10 南寧地區低層處于散度的負值區,具有輻合作用,高層處于散度的正值區,具有輻散作用,南寧地區位于低層輻合、高層輻散區,有利于上升運動的維持和發展;2022-06-10 南寧地區負的垂直速度較強,上升運動較強,為雷雨天氣提供了動力條件,而當雷雨天氣發生時,中層至低層負的垂直速度減弱,不穩定能量得到釋放。
多普勒天氣雷達很好地監視了雷雨發生發展過程。從強度圖上看,此次雷雨過程的對流回波以塊狀為主,有回波強度大、發展速度快的特點,持續時間為68 min;從速度圖上看,地面存在氣旋性輻合區很好指示了對流發展的趨勢,隨著輻合區的北移,對流也逐漸向北移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