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藏康養概念界定、內涵與理論淵源

2023-11-30 06:43:16洪峰肖亮黃麗
攀枝花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洪峰 肖亮 黃麗

[摘要]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和國內康養產業的蓬勃發展,我國廣大民族地區也越來越重視健康產業與本地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發展。藏族文化傳承了豐富的健康養生文化思想,它深刻地滲透到藏族人民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方面。木里作為全國藏康養的倡導者,在新發展格局下,充分挖掘藏族健康養生文化精髓,明確界定藏康養概念和內涵,倡導人與環境和諧一體的藏康養理念,創新傳承和融合藏醫養生、藏傳佛教養生、藏族起居養生、心性養生和慎微養生等藏族傳統文化中的健康養生理論或思想,構建新發展格局下的藏康養理論體系,為藏康養產業健康發展奠定理論基礎,助力民族地區經濟協調、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康養產業;藏康養;藏族文化;產業經濟;藏族養生理論

中圖分類號:R29;F71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2-0563(2023)04-0017-08

DOI:10.13773/j.cnki.51-1637/z.2023.04.003

引言

發展康養產業,是民族地區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措施,也是滿足各族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選擇,其意義十分重大。“十四五”時期,我國康養市場進入了從規模增長到結構優化的階段,康養產業細分市場日益豐富,而我國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大都蘊含有一些獨具特色的健康養生文化元素,因此,各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康養產業呈現了快速成長的態勢。

藏族是中國及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文化是一種人類在適應自然、改造自然過程中所創造的高原文化,藏族傳統文化中持續傳承了豐富的健康養生文化思想,它深刻地滲透到藏族人民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方面。2019年以來,以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為典型代表的涉藏地區在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過程中,充分挖掘區域健康養生資源,加大藏族健康養生文化精髓挖掘凝煉力度,促進藏醫、藏景、藏俗、藏物、藏食等藏族文化健康養生元素與康養的有機融合,創新提出了“藏康養”概念,積極培育“藏文化+康養”融合發展的藏康養產業,有力助推涉藏地區高質量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一、“藏康養”概念界定

(一)“藏康養”概念的提出

2014年“康養”概念被正式提出來以后,我國各地區康養產業發展呈現了百花齊放的態勢,而“藏康養”的概念亦衍生于“康養”。“藏康養”概念最初源于2021年6月涼山州木里縣與寧波市鄞州區結對開啟對口支援,浙江省駐涼山工作隊木里分隊在開展木里康養服務業發展幫扶理論研究和項目援建工作過程中首次被提出,倡議通過深入挖掘涉藏地區康養資源,促進藏文化與健康養生的有機融合,開創適度海拔民族地區康養產業發展新模式,構建藏康養特色產業體系,努力把木里縣打造成為中國藏康養第一縣的戰略設想。

本文認為,“藏康養”是指以藏族民族文化中蘊含的健康養生思想、養生資源為依托,融入藏醫治療、文化體驗、旅游休閑、運動養生、養老康復等健康服務新理念而形成的,具有濃郁藏族文化特色的康養概念,是多元組合、產業共融、業態共生的健康產業綜合體。“藏康養”可以看作是藏族文化特色健康養生的統稱,是“以藏為理念、以養為手段、以康為目的”的活動,是結合外部環境改善人的身心,并使其不斷趨于最佳狀態的行為。“藏康養”共包括“養身、養心”兩個維度。

養身維度,即應用藏族醫藥、起居、飲食、運動等的方法對身體健康養護,是針對“孕—嬰—幼—少—青—中—老”等人的生命周期不同階段存在的“病患—亞健康—健康”等狀態,致力于讓人的身體生理機能回到或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身體健康是健康長壽的基石,科學養身有利于提升生命長度,改善生命質量,增強活動自由度。

養心維度,即涵養心志,保持心理平衡。通過藏族文化體驗、休閑度假、佛修服務等特色心性養生等方法,對人的心理健康進行全面養護,保持人的五臟淳厚,氣血勻和,陰平陽秘,促進健康長壽。“養心”就是擁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

(二)藏康養產業的界定

本文認為,藏康養產業主要是指為滿足全年齡段群體健康需求,以宜居宜養的適度海拔生態環境和多姿多彩的藏族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資源為基礎,涵蓋多種業態,為社會提供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連的產品和服務的藏族文化特色健康產業體系。

基于藏康養服務對象的主要需求,可以將藏康養產業分為兩類:一是基于養身的藏康養產業,如藏醫治療、藏醫保健、藥膳養生、森林康養、運動養生等;二是基于養心的藏康養產業,主要有文化體驗、風景觀光、田園養生、休閑度假、宗教旅游、禪修服務、安神養神產品等。由此可見,藏康養產業具有覆蓋面廣、產業鏈長、集聚性強,涉及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等特點,符合“新經濟”的內涵要求,市場潛力巨大。

二、藏康養的內涵

(一)人與環境和諧是藏康養的核心理念

藏族人民善于與自然溝通,他們生活在極具挑戰性的自然環境中,海拔高、資源有限,但是卻從來沒有想要去征服自然,破壞自然,他們懂得利用大自然的恩賜,運用最天然的食物和藥材來照顧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每一位子民。藏康養的核心思想源于藏醫養生理論,他們認為自然界的變化會對人體產生各種影響,人的機體的生理、病理、生長、發育、衰老等都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居于特定的自然環境當中,時刻都在與自然界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兩者之間相互作用。因而,人的機體因此,藏族人民制定了獨特的策略來適應這些條件并保持健康,其藏族傳統健康養生思想的精髓在于順應自然追求和諧。藏族人民在生活中注重起居、飲食、氣功和其他促進身體健康和平衡的運動形式,例如藏族人的傳統服飾藏袍、藏靴、腰帶等,這些服飾都是由羊毛、牦牛皮、麻等天然材料制成的,有助于保持身體的溫暖和透氣性,同時也有利于身體的健康。藏族人民還利用草藥和礦物質等自然資源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總之,藏族人的健康養生習慣是一種集自然、健康、平衡、和諧于一體的生活方式,這些習俗不僅有助于身體健康,還有助于精神健康和生活品質的提升。藏族人極具民族特色的養生理念及藏族人對生命各個不同階段的養生方式構成了藏族健康養生文化,它深刻地滲透到藏族人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的諸多方面,為藏康養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

(二)健康整體觀構成藏康養的思想基礎

藏族健康養生習俗歷史悠久、涉及面廣,衣食住行、婚育喪葬無所不包,內容構成極為豐富。這些習俗大多源于藏傳佛教的教義和傳統醫學,旨在保持身體健康和心靈平衡。但是,藏族健康養生的思想基礎體現為整體觀。我們認為藏康養整體觀是一種關注人體整體健康的觀念,它強調人的身體、心理和社會環境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并將其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藏族傳統養生理論將人體整體健康養生機制歸結為由“隆”(氣)、“赤巴”(火)和“培根”(水、土)構成的三因學說,認為人體是一個以臟腑為核心的小天地,四肢百骸、五臟六腑,以經絡上下貫通、左右聯系、前后相應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們認為構建藏康養整體觀,應注重身體的健康與精神的健康的密切相關性,也要重視社會環境對我們的健康的重要影響。因此,只有同時關注這三個方面,才能達到全面健康的目標。

藏康養認為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都是藏康養整體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社會環境是藏康養整體觀中的重要因素,身體、心理和社會環境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因此,我們需要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適當的運動量和充足的睡眠,同時學會正確的應對壓力和情緒,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保持積極的社會參與,從而實現全面健康的目標。

首先,身體的健康是藏康養整體觀中的重要方面。身體健康指的是身體各個器官的正常功能,包括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保持身體健康的方法包括健康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的睡眠和避免吸煙和酗酒等。其次,精神健康也是藏康養整體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精神健康包括情感、心理和認知方面的健康。我們需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學會正確的應對壓力和情緒,避免過度焦慮和抑郁等情緒問題。最后,社會環境也是藏康養整體觀中的重要因素。我們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關系對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保持積極的社會參與,減少社會壓力和孤獨感等負面影響。

在藏康養整體觀中,我們認為身體、心理和社會環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因此,我們需要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適當的運動量和充足的睡眠,同時學會正確的應對壓力和情緒,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保持積極的社會參與,從而實現全面健康的目標。

(三)藏傳佛教養生思想是藏康養的突出特色

大多數藏族群眾信奉藏傳佛教,藏族的語言、音樂、舞蹈、手工藝、雕塑、建筑等各個方面都可以看到宗教文化的影子。藏傳佛教是一種精神傳統,對藏族的健康和養生實踐產生了深遠影響。

藏傳佛教通過轉經、禪定、氣功等佛修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實現升華人超逸的處事態度和無私無畏的精神境界,提高了參與者的生命價值層次。藏傳佛教弟子誦經禮佛、禪定持戒,在客觀上吻合養生的原理。藏傳佛教的核心是相信苦難源自無知和依戀。為了克服痛苦,個人必須培養智慧和同情心,并對現實的本質有更深的理解。藏傳佛教的實踐,如冥想和正念,可以用來培養智慧和同情心,促進情感健康。這些做法也有助于減輕壓力、焦慮和抑郁,減少許多身心疾病。

在藏傳佛教的禪定、延壽咒、結手印、氣—脈—明點修持法、坐姿、修持法、動功、修煉、六成就法、灌頂、數息—瓶息修持法、觀想、補養法、飲空贖命法和食補法等宗教文化中,都蘊含著豐富的健康養生思想和方法。因此,藏傳佛教養生思想也構成了藏康養的突出特色。

三、藏康養的主要理論淵源

(一)藏醫養生理論是藏康養理論的主要來源

藏醫養生是以藏醫學為基礎的一種養生方法,它強調的是平衡身體內外環境,保持身體健康。根據藏醫學理論,人體的健康與自然環境、飲食、運動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藏醫養生注重調節飲食、鍛煉、心態等方面,讓人體保持平衡、和諧。首先,藏醫學認為,飲食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關鍵。根據統計數據,藏族人民的飲食結構以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為主,以肉食為主,其中牦牛肉是最為常見的食品。同時,藏族人民也崇尚草本食材,如青稞、青海菜等,這些食物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有利于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痔瘡等腸胃疾病。其次,藏醫養生注重運動保健。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與環境密不可分,他們常常進行高原環境下的勞動和運動,如放牧、打獵等。這些運動不僅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還有助于緩解壓力和焦慮,保持心態平衡。此外,藏醫學認為,各種氣功練習也有益于放松神經、調節呼吸等作用,如《六字訣》《三補氣》等氣功都是藏民廣泛傳承的養生方式。最后,藏醫學強調心態調節的重要性。藏族人民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平衡身體和心靈的關系。藏醫學認為,身體和心靈是相互影響的,如果心靈不平衡,身體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因此,調節心態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一環。藏民常常通過冥想、念咒等方式調節心態,讓自己保持平和、淡定的心態,從而減少精神壓力、提高抵抗力。

綜上所述,藏醫養生是一種注重平衡、和諧的養生方式,它強調飲食、運動、心態等多方面的調節,讓人體保持健康、平衡、和諧。在現代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借鑒藏醫養生的理念,注重飲食、運動、心態的調節,讓自己保持健康、平衡、和諧的狀態。這一整套質璞而又科學嚴謹的藏醫養生學體系是藏族構建強健體魄的重要基礎,也是藏康養理念的內核和理論的主要來源。

(二)藏族起居養生理論是藏康養理論的重要來源

由于藏族人民生活在海拔較高的高原地帶,常年飽受寒冷和缺氧的困擾,因此,他們的起居養生文化十分注重保健和預防。正確的起居行為既可以有效預防疾病,還可以產生良好的治療效果。

1.秉承“起居有常”養生理念

在藏族養生理論中,起居養生是預防疾病和延年益壽的重要內容。藏族起居養生理論主張養生術無須遠求,只要在起居、行往坐臥之間,尤為重視補養血氣、涂油潤膚、沐浴延壽和動靜結合等主要起居生活環節(見表1)。藏族起居養生通過日常調攝、規律生活和適度運動,培養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有利于人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是藏康養理論的重要來源之一。

藏族人民的起居習慣非常規律,一般在清晨5點左右起床,進行晨練、洗漱、燒水泡茶等活動。藏族人民喜歡進行戶外運動,如騎馬、爬山、打羽毛球等,這些活動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同時,藏族人民也注重睡眠質量,晚上一般在10點左右睡覺,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2.注重四季時令養生

日常起居是人們一切活動的基礎,但日常起居行為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必須要根據季節時令的變化作出相應的調節。由于青藏高原冬夏長、春秋短的氣候特點,藏歷將一年分為初冬、隆冬、春季、盛夏、季夏和秋季六個季節。

藏族人認為,隨著季節的更替人體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因此每個季節養生都各有其遵循的原則。初冬、隆冬季節天氣寒冷,需穿保暖的衣服,進食大量肉食品、酥油等油脂含量較高的食物以補充能量;春季陽光溫和,天氣轉暖,適合戶外運動,多吃青稞面、蜂蜜、姜湯等含苦、辛、澀三味的食物;盛夏陽光強烈,穿衣宜薄,宜吃甘甜、清涼的飲食。夏季雨水豐富、空氣潮濕,宜進食熱性的食物。秋季宜食甜、苦、澀味的食物,多用冰片、檀香、馬蘭花等香草熏衣和噴灑居室。

3.“攝養生活”飲食養生

飲食是藏康養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藏族人民為適應青藏高原年平均氣溫較低,干冷少雨的氣候環境,相信飲食是養生的關鍵。早餐以牛奶、酥油茶、糌粑等為主,這些食物能夠提供足夠的熱量和營養,為一天的工作打下基礎。中午以飯、青稞面、肉類、蔬菜等為主食,晚餐則以清淡為主,少量進食,以免影響睡眠。

藏族傳統飲食養生文化有“維命飲食”的古訓,認為健康飲食是治病和身體調養的良方,是“健身的先行”,注重通過加強飲食實現身體的營養平衡。藏族人崇尚自然、簡單的飲食方式,強調使用天然、完整的食物來促進身體健康和平衡,避免過度加工的食品,含有許多健康元素,形成了“攝養生活”藏族特色養生理念。同時,由于藏族飲食以高脂肪的酥油茶和肉類為主,這些食物能夠提供足夠的熱量和營養,但也容易導致肥胖和高血壓等疾病。因此,藏族人民注重飲食的搭配和平衡,同時也喜歡食用一些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物,如青稞、牛奶、牦牛肉、酥油茶、紅棗、枸杞等(見表2),這些食物能夠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預防疾病。

4.運動習慣

藏族人大多生活在高原地區,所以他們通常會選擇一些適合高原環境的運動方式,如跳舞、武術、賽馬等。這些運動方式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增強心理上的平衡和自信心。

總之,藏族人民的起居養生文化獨具特色,注重保健和預防,既強調身體的鍛煉和充足的睡眠,又注重飲食的搭配和平衡,這些習慣和文化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藏族心性養生理論是藏康養理論的關鍵組成

藏族的心性養生理論特別重視養心、養神、養性、養德,藏族的心性養生提出“心主神志”的觀點,認為要注重調攝情志、陶冶情操,主張形神合一是人體健康的保證,通過將人的精神狀態和精神面貌調整到積極狀態,可以促進人的生理功能也達到最佳狀態;反之,負面的心理狀態和精神面貌會擾亂人體的生理功能,甚至會誘發一些相關疾病。藏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中,總結出了一些心性養生的方法,如藏醫經典名著《四部醫典》中說“情志赤巴住于心臟間,心廣自豪做事按意愿”“無故豁達豐美呈煥發”。強調要調理保養精神,避免情緒情感劇烈波動,防止氣逆、氣郁、氣滯、氣陷、氣閉等氣機逆亂病變,陰陽失調,以利于預防疾病的發生,達成身心健康。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保持平和心態

藏族人民非常注重保持平和的心態,不論遇到任何困難和挫折,都能夠保持鎮靜和冷靜的態度去應對。他們認為,保持平和的心態可以讓身體得到舒緩,消除壓力,調整身體的機能,使身體健康。

2.注重自然療法

藏族人民非常注重自然療法,他們認為自然療法可以讓身體得到更好的修復和恢復,同時也能夠保持身體和心理的平衡。其中,草藥療法和瑜伽療法是藏族人民最為喜歡的自然療法,這些療法可以通過調整身體機能,讓身體得到更好的修復。

3.注重身心調節

藏族人民非常注重身心調節,重視精神養生的重要性,他們通常會選擇一些冥想、修行、轉經、禱告等方式來保持內心的平衡和和諧。他們認為通過情志調攝,使心境平和,身體和心理的平衡可以使身體更健康和更強壯,進而達到百病不生。

總之,藏族人民注重心性養生,這些方法可以讓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得到更好的保持和提升。我們應該學習藏族人民的心性養生方法,讓自己的身體和心理都得到更好的修復和平衡。

(四)藏族慎微養生理論是藏康養理論的重要補充

藏族養生理論提醒人們要“慎微”(重視和正確處置細小的事情)。“慎微”源于《禮記·中庸》中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微言,抑亦有道矣。”意思是說,如果我們能夠小心謹慎地去做每一件事情,從小事做起,那么我們就會有更加深厚的民德,也會更加有道德風范。藏族《四部醫典》(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年10月第一版)43頁關于日常行為的描述中說“壞止仍防好隱爭發微,詳察在先事后可為善,千言無憑善為作體察,萬語先慮自我經要嚴”,也就是說人的一舉一動和心靈善惡、言行都會影響到身體。甲拜衰桑在《西藏醫學》論述說“要維持良好的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必須對身體的活動,言語及思想有所節制”。總之,“慎微”這個成語告訴我們,在為人做事時候,要心存正大光明的意念,時刻注意細節,從小事做起,做健康有益的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完成呵護身心,獲得健康的身心。

四、藏康養理論是對我國康養理論的有益補充

我國以中醫為核心康養是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把人體看成一個精氣神的統一體。用取象比類的方法,將五臟六腑跟陰陽五行一一對應。通過“望聞問切”診斷出具體的病因病機,然后辨證論治,采用中藥、針灸、拔罐、食療等方法,調理陰陽而使疾病康復。

而藏康養以三因學說作為理論核心,藏醫在復雜慢性病比如肝病、腎病、高血壓、睡眠障礙、心腦血管等病有相當好的效果;對于非器質性疾病,比如心腦血管、神經系統、腸胃、風濕等疑難慢性疾病方面有著獨到的認識和療效。健康狀態下,藏醫康養理論任務三因素在人體中是平衡的,三因失衡身體就會生病。藏醫會通過望診、問診、脈診來判斷身體狀況,然后通過調節體內三因平衡使身體康復。在治療手段上有多種形式,除了服藏藥外,還有放血、藏藥浴、外科手術等特色療法。比如切脈,中醫切脈沒有性別之分,都是先診左手,再診右手。藏醫則不同,女子先診右手,再診左手;男子先診左手,再診右手。因為藏醫認為,心臟尖端出入意識有一孔竅,女子的孔竅略靠右,男子的孔竅略靠左,所以有此差別。對比中醫和藏醫診斷,還有寸關尺與寸甘恰命名差異、按度差異、脈象差異、診脈時間等等,這些獨具特色的藏康養理論和藏醫診斷治療方法是對我國康養理論的有益補充。

五、結論

藏康養是一種極具民族特色的健康養生方式,不僅具有很好的養生效果,還能夠幫助康養人群了解、體驗和傳承藏族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運用藏康養中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充足的睡眠等方法來保持身體健康,同時也可以嘗試一些藏康養的方法,以提高身體免疫力,預防疾病,延年益壽。同時,在鄉村振興和健康中國戰略深入推進過程中,通過挖掘涉藏地區生態健康養生資源,加大藏族養生文化精髓挖掘凝煉力度,促進藏醫、藏景、藏俗、藏物、藏食等藏族文化健康養生元素與康養的有機融合,豐富藏文化健康養生產品,全面加快藏康養產業發展,逐步打造成為藏民族地區經濟協調、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助推涉藏地區高質量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1] 丁玲輝,楊海航.藏醫傳統養生學的特征[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98(1):55-59.

[2] 房紅,張旭輝.康養產業:概念界定與理論構建[J].四川輕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5(4):1-20.

[3] 丁玲輝.略談藏醫的心理與養生健身[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1):36-40+73.

[4] 張旭輝,李博,房紅,等.新冠肺炎疫情對攀西康養產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建議[J].決策咨詢,2020(2):90-92.

[5] 貢波扎西.甘孜州藏族傳統飲食文化的旅游資源開發[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20,29(3):8-12.

[6] 羅十之.藏醫學中的養生思想與方法[C]//中華中醫藥學會養生康復分會.第十二次學術年會暨服務老年產業研討會論文集,2014:47-51.

[7] 桑吉才讓.藏醫養生保健學初探[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3,19(7):66-68.

[8] 楊卓瑪.藏醫起居養生觀略論[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4,20(6):68-71.

[9] 李鼎蘭.關于藏族養生習俗的考察與思考[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1995(1):46.

[10] 楊海航.西藏古代傳統健身法的健身價值探討[J].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5(4):83-87.

[11] 趙鵬宇,劉芳,崔嬙.山西省康養旅游資源空間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56(4):112-119.

[責任編輯:李仲先]

Definition, Connotation and Theoretical Origin of Health and Wellness in Tibet

HONG Feng,XIAO Liang, HUANG Li

(Party Committee of Muli Tibetan Autonomous County, Muli County 615800, Sichua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Panzhihua University, Panzhihua 617000, Sichuan )

Abstract: With the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Healthy China Initiative and the prosperity of domestic health and wellness industry, the in-depth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health and wellness industry and local ethnic culture have attracted an increasing amount of attention in Chinas vast ethnic areas. Tibetan culture inherits a rich cultural ideology of health preservation, which profoundly permeates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of the Tibetan people. As a pioneer of Tibetan health and wellness in China, Muli fully explores the essence of Tibetan health and wellnes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clearly defines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Tibetan health and wellness, and advocates the concept of Tibetan health and wellness integrating the human and the environment in harmony. Muli also innovatively inherits and integrates the health and wellness theories or ideas in Tibetan traditional culture, such as Tibetan medicine-based regimen, Tibetan Buddhism-based regimen, Tibetan daily life-based regimen, mentality-based regimen, and prudence-based regimen. By constructing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Tibetan health, it will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Tibetan health and wellness industry, and assist the coordinated,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ethnic areas.

Keywords: health and wellness industry; Tibetan health and wellness; Tibetan culture; industrial economy; Tibetan theory for regimen

收稿日期:2023-03-28

基金項目: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攀西康養產業研究中心項目“金沙江經濟帶康養產業協同發展機制研究”(PXKY-ZD-202204);中國攀西康養產業研究中心項目“一干多支發展戰略下攀西經濟區康養產業融合發展對策研究”(PXKY-YB-202125);中國攀西康養產業研究中心項目“新時期攀西康養產業融合發展模式與發展路徑研究”(PXKY-YB-202126);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資源型城市發展研究中心項目“基于全球價值鏈視角的藏康養產業國際化發展路徑研究”(ZYZX-ZXYB-2203)。

作者簡介:洪峰(1978—),男,浙江寧波人,木里藏族自治縣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研究方向:戰略管理;黃麗(1980—),女,四川南充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運營管理。

通信作者:肖亮(1972—),男,四川瀘州人,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康養產業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毛片在线|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美女久久|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福利国产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色噜噜中文网|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国产69精品久久|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址| 99久久精彩视频|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夜夜嗨|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日本视频91|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欧美a在线看| 精品福利视频网| 国产AV毛片|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a级免费视频| 欧美综合成人|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女人一级毛片|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动漫| 欧美一道本|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人妻系列无码一区|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成人福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国产靠逼视频|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AV不卡国产在线观看|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97|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 欧洲 另类 春色|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成人www| 日本在线亚洲|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思思热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亚洲第一区在线| 色综合激情网|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91色在线视频|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www.99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国产91透明丝袜美腿在线|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国产精品污视频| 国产精品爆乳99久久| 欧美成人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