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勤
希金斯十五歲前是個幸福的小男孩兒:雖然媽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拋棄了他們一家人,可爸爸和奶奶卻給了他無盡的溫暖和愛。當然他也有一些小煩惱,比如同班那個胖胖的叫蘇菲婭的女孩兒,她總是暗地里打希金斯的小報告,因為頑皮的希金斯經(jīng)常給她起不同的外號,像“胖南瓜”“小肥妞”之類的;再比如班主任杰奎琳,她總是在放學后把希金斯留下,滔滔不絕地教育他一番;還有他親愛的奶奶,也時不時地在他耳邊嘮叨,讓他不要那么淘氣。
十五歲是希金斯人生的分水嶺,那年爸爸生意失敗,還欠了巨額高利貸,頂不住這些壓力,爸爸竟然扔下了希金斯和奶奶吃藥自殺了。沒辦法,奶奶帶著希金斯搬出了他們的大房子,帶著僅有的幾樣放高利貸的人不要的舊玩意兒,住進了一個破屋子。
希金斯不上學了,他要掙錢養(yǎng)活自己和奶奶。他每天早上早早起來去送報紙,這樣賺來的錢就可以勉強夠他和奶奶一天的伙食費了。希金斯送報紙的那片住宅,大部分都是一些有錢人家,每次希金斯投報紙時,都會隱隱想起自己以前的生活。時間長了,他發(fā)現(xiàn)有一戶人家,好像只有一個比他奶奶年紀還要大的老頭兒自已住,希金斯白天從那兒走時,每次都只看見老頭兒自己在那兒曬太陽或是修剪院里的花草。
雖說吃飯的錢有了,可是他和奶奶還要生活啊,奶奶的身體不好,一切就要靠他了。十五歲的希金斯沒有什么其他的謀生手段,這讓他苦惱極了。希金斯實際是有自己的愛好的,他的理想是當一名廚師,他偷偷去打聽過,參加廚師培訓班要五百美元左右,可是他沒有。
怎么才能得到五百美元呢?希金斯使勁地想著,想不出來時他就靜靜地站在一家商店前看院子里那個老頭兒悠閑地做事。直到有一天,他忽然想起以前在網(wǎng)上看到的一個消息,說是一個男人沒錢養(yǎng)活自己的三個孩子,要出賣自己的靈魂。希金斯不知道那個男人的靈魂最后賣沒賣出去,可希金斯覺得現(xiàn)在他也必須賣掉自己的靈魂才行。
希金斯雖有臺破電腦,可他家上不了網(wǎng),他就去了老鄰居家。找到那家網(wǎng)站,希金斯發(fā)了一個貼子:我是一個十五歲的男孩兒,和奶奶相依為命。我喜歡廚師這個職業(yè),可是學習廚師要五百美元,我沒有。我也沒有什么辦法能弄到五百美元,唯一能做的就是出賣我的靈魂,有人愿意花五百美元買我的靈魂嗎?
一連幾天,希金斯時刻關注著這件事,可看了這個貼子的人們不是嘲笑希金斯腦子有病,就是說希金斯故弄玄虛,希金斯失望極了,他在他那臺破電腦上寫著日記:我再等十天,我只給自己十天的時間,上帝,保佑我賣出我的靈魂吧,我不愿意做壞孩子??!
第十天,轉機出現(xiàn)了,有人給希金斯留了言:親愛的小希金斯,你好!我對你出賣靈魂的事很感興趣,可是你要知道,一旦你把靈魂出賣了,你就是沒有靈魂的人了!署名是溫妮莎。
希金斯高興極了,這是第一個真正關注這件事的人,他馬上回復道:親愛的溫妮莎,您說的對,靈魂一旦賣出去就不再屬于我了,可是我必須這樣做,而且我只想賣掉我的一部分靈魂。您想買嗎?您愿意幫助我嗎?我真心希望有人能幫助我!
溫妮莎很快回復:好,我們成交,不過你要守信,出賣了的靈魂就不屬于你了!希金斯興奮地跳了起來,他終于可以得到五百美元,終于可以學習廚師了。希金斯找了一個空的透明瓶子,然后在一張紙上寫起字來,之后把這張紙折好放在空瓶子里,最后蓋上蓋子,又用透明膠把蓋子粘牢——這樣,他要賣的靈魂就放在了這個瓶子里,誰也不可以去打開它,不可以動它。希金斯又按溫妮莎說的找了一家快遞公司,把瓶子快遞給遠在英國的溫妮莎,費用由溫妮莎付。同時交給快遞員的,還有一封希金斯寫給溫妮莎的感謝信。
幾天后,希金斯果真收到了溫妮莎寄給他的匯款,是七百美元呢!溫妮莎留言:不用謝我,我是一名慈善家,幫助別人是應該的。多匯給你二百美元是因為你是個好孩子,希望你能用勞動改變自己和奶奶的生活。
看到這些時,一向頑皮的希金斯差一點兒哭了,等待的幾天,他一直不敢相信自己會遇到好心人,他還怕自己被捉弄被欺騙呢!希金斯用五百美元報了名,又給奶奶買了她愛吃的奶酪和披薩,自從爸爸死后,奶奶再也沒吃過這些。剩余的錢希金斯放在了抽屜的小盒子里,一分也沒有亂花。
也許是希金斯真有做廚師的天賦,又或許像希金斯自己說的那樣,是溫妮莎的愛心激勵著他,希金斯從進了廚師班那一天起就不斷努力,到了三十歲那一年,希金斯已經(jīng)是紐約一家大酒店的行政總廚了,他用實際行動改變了自己和奶奶的生活,而且他還經(jīng)常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捐款。這十五年,他一直沒忘了溫妮莎,每年的圣誕節(jié),他都要給溫妮莎寄一張明信片,溫妮莎也都會給他回一張,鼓勵他,祝福他。
圣誕節(jié)又要到了,希金斯正好有機會去英國出差,他想終于可以見到親愛的溫妮莎,當面表示感謝了。他還想把他的靈魂贖回來,然后把它深深地埋藏。
此時的溫妮莎五十多歲,她見到希金斯高興極了,一個勁兒地說:“你就是小希金斯?你真的是小希金斯嗎?你能來看我我真是太興奮了!”出乎希金斯意料的是,慈善家溫妮莎的家似乎并不富有,而且還有些清貧。
溫妮莎似乎看出了希金斯的疑惑,哈哈大笑起來:“小希金斯,你真的一直以為我是慈善家嗎?告訴你吧,我從來不上網(wǎng),現(xiàn)在是,十五年前也是。我只是一個家庭主婦,就像現(xiàn)在這樣,每天洗洗衣服做做飯!”希金斯忙問:“那您是怎么知道我的事的?”
溫妮莎又笑了,拉著希金斯坐了下來:“我去給你煮杯咖啡,然后慢慢告訴你……”
傍晚,希金斯離開了溫妮莎的家,坐上了飛回紐約的航班,那個裝有他靈魂的瓶子就在他的行李中,溫妮莎的話也在耳邊回響:“小希金斯,記得你說的話喲,這個瓶子里的靈魂再也不屬于你了!”飛機上,他不斷地回味著溫妮莎講給他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叫希金斯的十五歲小男孩兒,和一群他周圍的好心人,她們的名字是奶奶、蘇菲婭、杰奎琳、溫妮莎……
十五年前,當希金斯和奶奶只能每天吃點兒面包片充饑時,希金斯想去學廚師養(yǎng)活自已和奶奶,可他沒有五百元的學費。他想慢慢賺到這些錢,可擔心奶奶長時間下去身體會吃不消,于是他想到了——偷。有了這個念頭,他就暗中觀察起來,最后發(fā)現(xiàn)只有那個一個人住一幢小別墅的老頭兒家最容易下手,因此他一有時間就去老頭兒家對過的商店門前站著,很快他就熟悉了老頭兒的生活規(guī)律,清楚地知道每天下午4點到6點,老頭兒都會出去一次。
希金斯雖是個淘氣頑皮的孩子,可他并不愿意做壞事,因此偷,還是不偷,一直在他的腦子里斗爭著,他不放棄尋找一切正常的手段去賺那五百美元,直到那天他想到了出賣靈魂的事兒。他想把自己要去“偷那個老頭兒家的錢”這個可怕的靈魂賣掉,如果有人買,不僅可以得到五百美元,還不用去做壞事了。
希金斯有在電腦上記日記的習慣,特別是這件事的前前后后他都記得非常詳細。在發(fā)出“出賣靈魂”的貼子后,由于一直沒人響應,希金斯特別失望,表現(xiàn)得也很煩躁,奶奶在一旁看得清楚,可問了希金斯也不說。奶奶又不會擺弄電腦,只有趁著希金斯出去時,把她最喜歡的蘇菲婭找了來。蘇菲婭總向奶奶告希金斯的狀,因此和奶奶熟悉得很。
蘇菲婭輕易看到了希金斯的日記,又根據(jù)日記找到了那家網(wǎng)站,很快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她告訴奶奶沒事,希金斯只是遇到些小麻煩,很快就會解決。但奶奶不信,蘇菲婭只得把實情告訴了她。奶奶很著急,她說她手里只有一百美元,是留著應急的。蘇菲婭安慰奶奶說:“我有自己攢下的二百美元,如果杰奎琳老師能幫希金斯再湊夠余下的部分,我們就可以幫助希金斯實現(xiàn)他的愿望了!”
杰奎琳也很愿意幫助希金斯,她拿出了二百美元。她們怕希金斯知道這件事傷到他男孩兒的自尊心,就想通過外地或外國的親戚來幫助她們完成。蘇菲婭的小姨溫妮莎嫁到了英國,蘇菲婭就把這件事和溫妮莎說了,溫妮莎同樣很想幫助希金斯,因為她不會上網(wǎng),就讓他的兒子幫她在網(wǎng)絡上和希金斯對話,而且又另外多給了希金斯兩百美元,希望他能順利渡過難關……
想到這里,希金斯內心又涌上來一股激動。他歸心似箭,恨不得馬上見到親愛的奶奶,可愛的蘇菲婭,還有杰奎琳老師。然后希金斯要把那個瓶子連同他十五歲時要做壞事的靈魂一起埋在院子里的大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