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知杰 巨漢基
| 高端人才榜樣 |? ?國網冀北營銷服務中心? 袁瑞銘
在冀北營銷服務中心有一位公認的“破風手”——袁瑞銘,他懷揣著對國學大師的敬仰、對兩彈元勛的崇拜,踏上了科技創新這條充滿挑戰與未知的旅程。“破風手”是車隊中一個名詞,意為在自行車比賽中,沖在最前方以自己的付出和犧牲來成就車隊的勝利。
作為營銷服務中心首位國家電網計量專業的博士,袁瑞銘深知一線工作經驗在科研路上的重要性。工作之初,他沒有選擇舒適的實驗室,而是投身于大漠戈壁的內蒙古托克托電廠,與一線工人并肩,爬變壓器,鉆電纜溝,一個線頭一個線頭的查,一個螺絲一個螺絲的擰。正是這段經歷,讓袁瑞銘目標更明確,信心更堅定。
從機電感應式電能表到電子式電能表,再到后來的智能電表,每一次技術的更迭和進步,都凝聚著袁瑞銘及其團隊無數日日夜夜的努力。2009年,智能電網和智能電表成為行業熱點,當時國外的技術比較領先,為了趕超國外先進技術,袁瑞銘帶領團隊內三個小伙子,連續八個月在實驗室夜以繼日地研究、試驗。正是這股探索未知、迎接挑戰的“破風”力量,讓他們成功地推出了國內第一款智能電表,并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高級計量架構的整體解決方案,這套方案至今仍被用戶側泛在電力物聯網領域學者參考借鑒。研究成果獲得了中國電力科學技術三等獎,團隊榮獲國家電網公司“十一五優秀科技創新團隊”稱號,袁瑞銘也被吸納成為了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的技術委員。
然而,對袁瑞銘來說,這只是開始。他帶領的團隊還面臨著另一個難題—“電能表動態計量性能評估”。項目最艱難的部分是如何模擬電流的隨機變化,袁瑞銘及團隊對數十個不同站點進行實地測試和觀察,歷經種種誤解和挑戰,終于在2018年7月17日召開了第三代算法的鑒定會,并獲得認可。該項目成果最終獲得了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袁瑞銘也成為了中宣部“最美科技工作者”推薦候選人。
而今,袁瑞銘依然在科研的路上砥礪前行。他參與的低碳冬奧的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是國家科技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也是國家電網公司“三型兩網”建設的重要基礎工作。
十幾年間,袁瑞銘帶領團隊先后主持及主要負責了各類重點科技項目18項,獲得過省部級科技獎18項,管理創新獎1項。參與編寫標準26項、出版專著7冊、發表核心及以上級別論文50余篇、授權專利10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