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瑗征,周志坤,王 智
(河南賽思口腔醫院a.牙體牙髓病科; b.牙周病科,鄭州 450000)
根尖周炎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主要由細菌感染引起,導致牙髓組織壞死和根尖周圍組織炎癥。而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閉合則屬于其特殊類型,其特點是患者牙根尖尚未完全閉合,使得根尖區域更容易受到細菌和炎癥的侵襲[1]。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閉合患者,其患牙未完全閉合根尖周圍存在慢性炎癥反應,臨床上表現為根尖周圍的疼痛、腫脹、牙齦出血等癥狀。近年來,針對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閉合的治療方法得到了令人欣喜的發展,口腔顯微鏡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根尖周炎患者提供了更為精確可靠的治療手段。同時,生物陶瓷材料作為一種新型的根尖屏障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機械性能,也在根尖周炎的治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但是,此兩種治療方法對于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閉合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仍有待探索,針對這一特殊類型患者的全面評估和隨訪數據仍然缺乏。因此,本研究旨在評估口腔顯微鏡下應用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術治療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閉合患者的臨床效果。
選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河南賽思口腔醫院確診為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閉合的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分為3組,各20例。A組中男11例,女9例;年齡19~59歲,平均(38.46±8.02)歲;病程1~16個月,平均(8.27±1.99)個月。B組中男12例,女8例;年齡19~58歲,平均(38.43±8.00)歲;病程1~17個月,平均(8.31±2.10)個月。C組中男10例,女10例;年齡20~59歲,平均(38.49±8.05)歲;病程1~15個月,平均(8.26±1.95)個月。3組性別,年齡和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衡可比。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根尖周炎的診斷標準,X線或CT檢查顯示存在根尖周炎表現;存在根尖未閉合情況;患者知曉本研究并自愿參與。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全身性疾病者;有根尖周手術史或根管治療史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
B組進行常規治療,根據患者病情予以口腔和抗感染治療。
C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行根管填充治療,常規清潔消毒后放置橡皮障,疏通根管并將其內部殘渣、壞死組織清除,測量其根管長度。沖洗并干燥根管后,實施暫時封閉,至根尖周炎性癥狀消失后,再次疏通、清潔、干燥根管。在其根管內部放置碘仿氫氧化鈣糊劑(Vitapex劑),術中進行X線檢查,確認其填充效果。
A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口腔顯微鏡下的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術治療,術前準備步驟與C組一致。IRoot BP Plus材料調制完成后,在顯微鏡下使用生物陶瓷輸入器將其填充至根尖位置,適當加壓,保持其厚度約為4~5 mm,通過術中X線檢查確認其填充效果,填充完成后將濕棉球放置于根管的中上段,并應用氧化鋅丁香油水門汀進行封閉。
1)口腔操作相關指標。比較3組口腔治療操作時間和患者術后疼痛時間。
2)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于治療前和治療后1個月時采集患者靜脈血樣本,檢測并比較3組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
3)根尖周指數。于治療前、治療后3個月和治療后6個月時評估并比較3組根尖周指數[3]。0級:無明顯骨質破壞;1級:輕微骨質破壞,骨缺損深度不超過1/3根尖長度;2級:中度骨質破壞,骨缺損深度在1/3至2/3根尖長度之間;3級:嚴重骨質破壞,骨缺損深度超過2/3根尖長度。

3組治療操作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術后疼痛時間顯著短于B組和C組(均P<0.001),且B組術后疼痛時間又短于C組(P<0.001)。見表1。

表1 3組治療操作時間和術后疼痛時間比較
治療前,3組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個月,A組血清CRP,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顯著低于B組和C組(P<0.05或P<0.001)。B組血清CRP和IL-1β水平顯著低于C組(P<0.05或P<0.001),而2組IL-6和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3組根尖周指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個月及治療后6個月,A組根尖周指數顯著低于B組及C組(P<0.05或P<0.001),而B組與C組根尖周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3組根尖周指數比較 分
常規治療手段通常無法有效改善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閉合患者臨床癥狀,臨床中多對其實施根管治療將根尖封閉[4-6],但因其根管口開放,常規的填充封閉方式很難滿足臨床實際需要[7-8]。本研究針對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閉合患者開展口腔顯微鏡下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術治療。結果顯示,雖然3組治療操作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A組術后疼痛時間明顯短于B組和C組,且治療后1個月,A組血清CRP,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顯著低于B組和C組。此外,治療后3個月和6個月時,A組根尖周指數亦明顯低于B、C組。分析其原因在于,傳統填充材料Vitapex劑的主要成分為碘仿、氫氧化鈣等,有一定的消炎和減少滲出的作用,在大部分根管治療中均能起到較好效果,但對于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閉合患者,Vitapex劑存在一定的滲漏風險,影響了臨床療效。而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是一種新型填充材料,其主要成分為硅酸鈣與鋁酸三鈣,生物相容性高且密閉性好,不會產生細胞毒性。IRoot BP Plus的固化過程需要水的參與,且能夠釋放氫氧根離子滲透到牙本質中,使組織環境中的pH值升高,抑制局部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進而緩解炎性癥狀,減輕患者疼痛感[9-11]。除此之外,A組口腔治療操作在顯微鏡的引導下進行,能夠保障填充效果,防止封閉失當等問題的發生。
綜上所述,口腔顯微鏡下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術用于慢性根尖周炎伴根尖未閉合患者可緩解其術后疼痛,減輕炎癥反應并改善根尖狀況,效果確切且安全性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