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40多年來,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民營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主體之一,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民營經濟具有“56789”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然而,當前中國經濟面臨日益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一段時期以來不少民營企業面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迫切需要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體制機制,提振民營經濟預期信心,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為此,7月1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正式發布;8月1日,國家發改委等8部門發布《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8月6日,國家稅務總局推出和優化28條便民辦稅繳費舉措;9月,國家發改委內設民營經濟發展局,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門工作機構;9月1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市場監管部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舉措》。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民營經濟再次迎來發展新機遇。相信隨著各項政策的落實,民營經濟的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將進一步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