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萌
創新是現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作為山西省目前唯一的軌道交通、風力發電領域綜合性絕緣材料研究基地,近年來,永濟優耐特絕緣材料公司始終堅持聚焦科技創新,創建職工創新工作室,在技術骨干的帶領下,不斷研發新產品,攻關技術難題,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優耐特絕緣材料公司產品研發車間,帶頭人姚飛正忙著和團隊組裝新研發的軌道交通專用三位置隔離開關。“三位置隔離開關將四五種開關集成為一種開關,在同一種開關上進行所有操作,主母線的接地、隔離包括轉換都可以實現。這項研發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可為企業帶來1000余萬元的經濟效益。”姚飛向記者介紹,“它克服了原有開關比較大、不集中、比較零散、在地鐵檢修過程中危險系數比較高的因素,目前已在地鐵上廣泛應用,西安地鐵八號線、太原地鐵一號線、天津地鐵一號線都在使用。”
“三位置隔離開關只是我們企業技術革新成果的冰山一角。”公司董事長武靖榮自豪地說,“我們公司擁有發明專利20多項,產品廣泛應用于軌道交通、油田、煤礦等領域。直驅風力發電機定子拉桿繞包工裝及工藝改進、一種光纖連接器、粘結端板工裝設計等其他產品不計其數。”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重要保障。一直以來,優耐特公司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員工為根本,以科技為動力,著力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激發全體員工創新創造活力。2019年,公司以勞模姚飛的名字成立姚飛職工創新工作室,作為“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多年來,姚飛扎根一線、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永濟工匠”和“五小”項目優秀成果帶頭人。
他說:“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在他的帶領下,創新工作室不斷攻關共性、關鍵性、前沿性的技術難題,提高創新活動成果的“含金量”及項目成果的轉化應用,推動企業科技創新不斷取得突破性成果。
采訪中,公司技術員張竹告訴記者:“我們這個團隊的優良傳統就是老帶新、師帶徒,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可以取長補短,迅速提高我們的創新能力。產品研發過程中,大家齊心協力專注一件事情的時候,尤其是產品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獲得專利的時候,給我們帶來的成就感是非常大的。”
截至目前,創新工作室團隊已取得創新成果24項,獲得國家專利25項,累計授權發明專利7項,參加山西省和運城市“五小”“六化”競賽37項成果獲獎,近三年轉化應用成果24項,為企業帶來1.6億元的經濟效益。創新工作室也被運城市總工會評為“運城市姚飛職工創新工作室”、被山西省總工會評為“山西省姚飛職工創新工作室”。
談及未來的工作,姚飛說:“我會繼續帶領團隊進一步挖掘職工的創新潛能,使工作室成為推動人才成長的搖籃,同時拓展創新工作室功能,使工作室既是職工技術創新、技術攻關、技術協作、發明創造的場所,又是業務培訓、技能培訓的基地。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