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風云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中醫稱之為“濕瘡”,其特點為對稱分布的多形性皮損,易于滲出,自覺瘙癢,容易反復發作和慢性化。中醫認為,濕疹的發生總因先天稟賦不耐為多,加之風、濕、熱邪阻于肌膚,濕熱內生從而引發了濕疹。外部因素包括飲食不節、情緒波動、環境潮濕等。這些因素會導致人體內的濕氣過重,耗傷陰血,進而引發濕疹。因此,中醫在治療濕疹時,通常會根據不同原因及體質來辯證選擇方藥。
中藥治療濕疹是中醫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中醫通常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開具相應的中藥方劑進行治療。常用的中藥方劑包括消風散、萆薢滲濕湯、當歸飲子等。這些中藥方劑具有祛風、除濕、養血、潤燥、止癢的功效,能夠有效地緩解濕疹的癥狀。此外,中藥治療濕疹還可以通過外治的方法進行。濕疹急性期可選用黃柏溶液濕敷,慢性期可選用爐甘石洗劑、軟膏等,這些藥物具有收斂止癢、保護皮膚的功效,能夠有效地緩解濕疹引起的瘙癢癥狀。
針灸治療濕疹也是臨床常用的中醫治療方法。針灸能夠調節人體內的氣血運行,而部分特定穴位如大椎、曲池、血海等具有養血祛風之功效,配合治療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飲食調理也是中醫治療濕疹的一種方法。中醫認為,飲食不當是導致濕疹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飲食方面可適當多吃綠豆、薏米、冬瓜等。同時,避免食用辛辣、牛羊肉等刺激性發物,以免加重病情。
中醫治療濕疹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在選擇治療方法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如發病情況、病程長短、年齡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在治療過程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作息規律、飲食健康、心情舒暢等,以促進濕疹的康復。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