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燕,胡卿漢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四川 成都 611731
資源型城市的經濟發展依賴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儲備,擁有與資源開發和加工相關的產業,通常以能源、礦產、林業、漁業等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核心產業,同時也包括原材料加工、初級加工和相關服務業。資源型城市經濟發展最典型的特點就是產業結構過于簡單,伴隨著資源的過度開采,其賴以生存的經濟資源正在逐步減少。因此,資源型城市需要實現戰略轉型,合理地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科技創新能力。資源型城市的轉型旨在通過技術升級和創新來增加附加值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進結構調整和創新發展,以實現經濟的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因此,資源型城市必須有意識地掌握主動權,增強企業技術升級能力并積極進行革新。
作為四川省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和創新性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四川省的資源型城市在現代化建設和全面開放的總體布局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戰略角色。資源型城市多年來一直對四川省經濟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其是四川省GDP產值和各項經濟指標提升的主要基石。資源型城市企業均衡配置金融資源,有助于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因此,針對四川省資源型城市企業金融資源配置及影響因素展開討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利于推動四川省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資源型城市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基礎,能供應基礎能源與重要原材料,對國家的經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1]。但目前資源型城市也面臨著資源枯竭、經濟單一性、生態環境等問題,對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由此,探索經濟增長新路徑和尋求未來特色產業,是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2]。
學者們發現,資源型地區或國家的資源往往對經濟增長起到抑制作用,并把這種現象稱為“資源詛咒”[3]。“資源詛咒”現象在過度依賴資源的資源富集區、政府制度建設存在缺陷的地區表現得更為突出[4]。“資源詛咒”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于資源型地區具有能源供給成本和使用成本的比較優勢,從而忽略了能源效率提升[5]。打破“資源詛咒”的關鍵是調整人力資本結構,抑制人力資本流失,加大對金融產業的扶植力度,利用金融業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李躍 等[6]認為新能源開采對克服資源型城市的“資源詛咒”現象有一定的成效;張麗 等[7]以人力資本和金融發展為視角,探尋資源型地區高質量發展路徑;宋麗穎 等[8]考察了我國資源型城市全要素生產率自身的變遷,提出資源型城市在轉型中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是由于在政府財政支持和人力資本水平提高的情況下,技術進步與技術效率的提升。然而,由于資源型城市在轉型進程中與企業淘汰機制相伴而生,因此低效率企業淘汰機制對總體技術升級水平亦不可避免地起到了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產生“資源詛咒”現象主要是資源型地區過度依賴資源發展,并對其他產業產生擠出效應。政府和學術界都主要從政策引導、人力資本、金融發展、綠色創新等方面展開研究,積極尋求打破“資源詛咒”困境的方法,從而幫助資源型地區實現產業升級。但現有文獻多數是從宏觀角度研究資源型城市金融發展水平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鮮有以企業這個微觀主體為視角,研究資源型城市企業金融資源配置對技術升級的影響。
金融資源配置對于企業技術升級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金融資源配置可以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助力企業引進技術和先進設備,推動企業的技術升級;其次,通過金融機構提供的貸款、信貸等金融產品,企業可以更便利地進行技術投入和升級,避免因融資困難而導致技術升級受阻的情況,改善企業的融資環境。此外,金融資源配置還可以引導投資流向科技領域,激發企業對技術創新的積極性,推動技術升級。因此,金融資源配置對于資源型城市的企業技術升級具有積極的影響,能幫助企業打破資源型地區的“資源詛咒”現象,提供融資支持,激發企業的技術創新動力,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和競爭力。
本文提出假設:優化資源型城市企業金融資源配置可有效促進企業技術升級。
為檢驗企業金融資源配置在企業技術升級過程中的作用,通過研究現有相關文獻,并結合理論分析,本文設定如下回歸模型。
Uit=α0+α1Fit+γXit+λi+νt+ξit
(1)
式中:Uit為被解釋變量,為i企業在t時期的技術升級水平程度;α0、α1表示系數;Fit度量了企業i在t時期的企業的金融資源配置,為本文的核心解釋變量;Xit表示影響企業技術升級的其他控制變量集合;λi、νt分別表示企業個體和年份的固定效應(企業個體和年份的固定效應用于探究企業個體和時間對觀測數據的影響,企業個體的固定效應可以消除或降低企業個體之間不隨時間變化又不可觀測差異對企業技術升級的影響;年份的固定效應可以控制由于時間變動而不可觀測的相關影響因素);ξit表示隨機擾動項。
2.2.1 解釋變量
本文的核心解釋變量是企業金融資源配置,指對上市公司股權融資之外取得的金融資源進行計量,這一部分金融資源更多地表現為財務報表中的負債,例如流動負債和長期借款等會計科目。本文運用資產負債率衡量企業金融資源配置效率。資產負債率等于“總負債/總資產”,適合對微觀層面杠桿率進行評估,用于評估企業金融資源取得的相對程度。
2.2.2 被解釋變量
本文的被解釋變量是企業技術升級,指企業通過引入新的科技、工藝、設備和管理方法,改進現有技術,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的過程,常表現為生產效率(即生產率)的提高。按照企業技術升級的概念,本文用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來度量技術升級水平。參考已有文獻,本文用以下公式測算企業i在時期t的技術升級程度。
Uit=ln(Pit)-ln(Pit-1)
(2)
式中:Pit是指企業i在時期t的全要素生產率。本文運用LP半參數估計法測算全要素生產率,即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對全要素生產率進行對數形式的估算,得到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并以此構建企業技術升級度量指標。
lnYit=β0+β1lnLit+β2lnKit+β3lnMit+μit
(3)
式中:Y、L、K分別表示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勞動投入(企業職工人員數)、資本投入(固定資產凈額);M代表上市公司中間投入(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將lnL作為自由變量,lnK作為狀態變量,lnM作為代理變量,i表示公司,t表示年份。
2.2.3 控制變量
金融資源配置只是影響企業技術升級的關鍵因素之一,企業技術升級還會受到其他相關變量的影響。故加入幾個控制變量,力求更為準確地找出資源型城市企業的金融資源配置與技術升級之間的關系。為獲得較準確的估計結果,結合現有文獻,本文引入了以下因素為控制變量。①企業規模(S):已有相關研究中通常是用企業的銷售額、職工人員數或總資產等來對企業規模加以衡量,本文使用企業職工人員數的對數值來衡量。②企業年齡(A):以企業當年年份與企業成立年份的差值的對數值表示。③工資水平(W):使用企業的應付工資總和(其中包括應付福利費)與企業職工人員數之比的對數進行度量。④成長能力(G):用企業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率衡量。⑤盈利能力(E):以凈利潤和總資產的比值作為指標來度量。⑥技術創新(T):借鑒肖延高 等[9]的研究,采用研發投入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來衡量技術創新水平。
變量定義及說明見表1。

表1 變量定義
本文以四川省資源型城市的所有滬、深A股上市公司2015—2022年數據為原始樣本,數據來源于各上市公司的年報以及Wind數據庫,并剔除以下觀測值:被交易所進行特別處理的上市公司;上市時間不滿1年的公司;部分變量數據缺失的樣本。經過整理,共得到17家上市公司的136個樣本值。本文所涉及的統計結果均通過Stata17.0軟件得到。
本文所使用的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特征如表2所示。企業技術升級(全要素生產率對數值之差)的均值為11.87,最小值為9.79,最大值為14.36,標準差為0.85,說明不同企業之間的技術升級有較大差異。金融資源配置指標的均值為0.55,最小值為0.14,最大值為12.28,標準差為1.04,反映出金融配置在不同企業、不同年份之間存在較大差異。

表2 各變量描述性統計
為了解不同變量之間的關聯程度,以及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產生影響的相對重要性,本文對各個變量進行相關性檢驗,相關性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檢驗結果表明,四川省資源型城市企業金融資源配置與企業技術升級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性關系,說明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比如技術創新和研發、生產設備和工藝改進、信息技術應用、人力資源培養、綠色環保技術應用、戰略合作和創新生態系統建設時,會增強上市公司的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提高其資產負債率。

表3 變量的相關性分析
為了評估變量之間的共線性程度,本文對各個自變量進行了多重共線性檢驗(見表4)。檢驗結果顯示,方差膨脹因子(VIF)均值為2.69,小于10,表明解釋變量之間不存在明顯的多重共線性,可以相對準確地估計變量的系數和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
回歸結果如表5所示。表5列(2)的結果表明,在不加入控制變量時,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系數在1%水平上顯著為正,表明金融資源配置對企業技術升級存在顯著正向影響:四川省資源型城市企業金融資源配置效率越高,其企業的技術升級效果就越高,原假說得證。在列(3)引入一系列控制變量后,金融資源配置仍然顯著促進企業技術升級:當金融資源配置提高1個單位時,企業技術升級增加0.171 9個單位,這表明四川省資源型城市企業金融資源配置的提高,有助于金融資源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可以有效促進企業技術升級,實現持續健康的發展。

表5 回歸結果
此外,其他控制變量系數的顯著性和符號與預期相符。企業規模與企業技術水平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即規模越大的企業越有可能選擇更為高級的企業技術;企業年齡、工資水平與企業技術升級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表明企業年齡和工資水平的提高能促進企業技術升級;企業成長能力的系數顯著為正,表明企業成長能力越好,企業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持續經營能力以及資源配置效率就越高,企業技術升級越快;盈利能力的系數顯著為正,表明企業盈利能力越強,現金流量越充足,擁有充足的資金從事研發創新或者高效率的生產活動,企業技術升級越快;技術創新的系數顯著為正,且系數值比較大,表明企業技術創新對技術升級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因為企業在進行技術升級時,通常會運用技術創新的成果,改進和優化現有技術來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本文研究了四川省資源型城市所有滬、深A股上市企業,從微觀視角對上市企業金融資源配置和技術升級進行實證分析并得出以下結論:四川省資源型城市上市企業金融資源配置對技術升級具有正向影響,金融資源配置會促進企業技術升級。本文的結論為企業在新發展格局下的技術升級提供了理論依據,并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建議。
為了優化金融資源配置以促進企業技術升級,四川省資源型城市上市企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提升自身資金實力。企業可以通過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或股權融資等方式,增加自身資金實力,為技術升級提供更充足的資金支持。
第二,尋求金融支持和合作。與金融機構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如與銀行合作開展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等業務,或者通過與風險投資機構、創業投資基金等合作,獲取專業的金融支持和資源。
第三,積極參與政府支持政策。了解并積極申請政府相關的金融補貼、稅收優惠等支持政策,如科技創新基金、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以獲取更多的金融資源和資金支持。
第四,技術合作和轉移。尋求與科研機構、高校及其他企業的技術合作,共同進行研發創新、技術轉移等,以共享技術資源和降低技術升級的成本。
第五,建立資源型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積極參與資源型創新創業生態系統,與創投機構、孵化器、科技園區等合作,充分利用資源型型城市的優勢,共同打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