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毅
貴州省醫療保障局印發《關于完善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的通知》,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醫療保障水平;貴州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陸續向社會公布六批次1474項優惠優待項目,獲得廣大退役軍人的一致好評;貴州省民政廳等9個部門按照《關于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的指導意見》,建立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機制,深入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貴州省一項項民生實事落地有聲、取得實效。
“如何打造‘優質糧食工程’升級版?”“如何推動落實強農惠農政策,促進種糧農戶增收?”“做好‘三農’工作的關鍵有哪些?”在貴州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主題教育專題研討會上,局黨組主要領導提出問題,參學人員展開研討,深入交流,將學習黨的創新理論與學習業務知識有機結合起來,以學促干、互學互鑒。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貴州省堅持把理論學習貫穿始終,與中央第十三指導組同題共答,探索以理論學習“兩個隨機”(隨機確定抽查對象、隨機抽查已學篇目)的抽查方式,了解黨員、干部學習情況和實際效果,有效激發黨員、干部參加理論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使黨員、干部由“要我學習”向“我要學習”“我會運用”轉變,從而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兩個隨機”抽查開展以來,貴州省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在推動黨員、干部對黨的創新理論全面系統“學”、融會貫通“悟”、知行合一“用”上取得明顯成效。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受理群眾信訪舉報是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渠道。貴州省生態環境廳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保護生態環境、增進民生福祉的實際行動,對43件重點生態環境信訪件進行帶案下訪幫扶督導,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貴州省農業科學院派出國家級科技特派員50 名、省級科技特派員383 名,主要圍繞貴州全省特色糧油和12 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開展技術培訓、技術咨詢和試驗示范等技術服務。廣大科技工作者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以科技助農、強農為抓手,堅持把論文寫在黔貴大地上,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為民服務的生動實踐。
“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以有料、有味、有效的學習,實現學習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貴州省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普遍認為,“兩個隨機”抽查提問問題不多、回答方式靈活,不給黨員、干部增加過多負擔和壓力,讓黨員、干部更能集中精力、集中時間抓學習、干工作、促落實。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要大興務實之風,抓好調查研究,在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實、基礎打實、步子邁實,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上取得明顯實質性進展,以這次主題教育為契機,將調查研究發揚光大。”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貴州省委主要領導帶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黨中央關于大興調查研究的部署要求,突出問題導向,深入基層一線摸情況、找癥結、開良方,形成了一批有價值、有分量的調研成果。
貴州省150 家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組織黨員、干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運用多種方式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解決基層干部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現實問題。
貴州省統計局于2022年5月牽頭開展貴州省推進村級基礎數據“一張表”統計改革,旨在通過整合村級單位合法統計指標,形成“一張主表+N 張專項表”的統計制度,達到精簡村級數據填報指標50%以上、“一次采集、多方共享”的目標任務,切實為基層干部松綁減負。
“一張表”改革工作取得成效怎么樣?基層減負工作成效是否明顯?帶著這些問題,貴州省統計局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圍繞基層的“愁”與“盼”,找準工作重點,提出針對性舉措。截至8 月底,畢節市黔西市雨朵鎮作為貴州全省推進村級基礎數據“一張表”統計改革運用試點鎮,停止不涉及村級的起報報表161張,基層干部填表數相比過去減少了54%。
貴州省生態移民局圍繞安置地黨組織建設、產業發展、社區治理、安全穩定和群眾就業增收等主題調研,進一步找準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的方法和路徑,切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貴州省150家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大興調查研究,深入抓好調研成果轉化運用,使調查研究的過程成為理論學習向實踐運用轉化的過程,成為轉變作風、增進同群眾感情的過程,成為提高履職本領、增強責任擔當的過程。
奔著問題去,對著問題改。
貴南高鐵貴荔段自2023年8月8日開通運營以來,客流持續火爆。據統計,截至8 月17 日,貴南高鐵貴荔段開通10 天,共計發送旅客18.9 萬人次。其中,荔波站發送旅客5.3 萬人次,占全段發送量的28%。
然而,貴南高鐵貴荔段的建設并非一帆風順。貴南高鐵九萬大山一號隧道施工期間,隧道出口處地表出現大面積地質移位,影響到荔波縣瑤山鄉群力村納漢組32戶村民原有住房的安全性。
地質災害發生后,貴州省綜合交通和區域經濟發展中心第一時間聯動當地政府部門組織工作隊到每一戶村民家中了解情況,邀請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104地質大隊勘察鑒定村民住房等受損情況,切實保障群眾利益。
據了解,貴南高鐵貴州段累計完成紅線內土地征收5957.06畝,房屋拆遷23.04 萬平方米。除貨幣補償外,共安置被拆遷群眾802 戶,做到“沒有一戶不兌現補償、沒有一戶沒得到妥善安置、沒有一戶因安置問題上訪、沒有一戶因安置工作而影響鐵路建設進度”。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聚焦“建設人民滿意交通”,梳理建立民生項目清單7 個,在普通公路建設和養護領域共吸納1.7 萬人就業,提供農村公路護路員公益性崗位2.5萬個。
找準問題突破點,采取針對性措施。貴州省150家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貴州省委工作要求,按照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的要求,深入學、細致研、扎實干,力求規定動作做扎實、特色創新見實效,從而推動主題教育往深里走、往實里走。
(摘編自《貴州日報》)
專家點評
貴州省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始終圍繞一個“實”字做文章,既確保規定動作做扎實,又讓特色創新見實效。要確保主題教育預期的效果實實在在地呈現出來,必須做到規定動作不打折扣、不搞變通。特色創新就是結合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的實際情況、獨特優勢,進一步激發潛能、釋放效能,從而產生實效。貴州省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從提出問題,到尋找對策,再到整改落實,“實”字貫穿全鏈條、全方位、全過程。
首先,問題找得準、摸得實。問題由單位主要領導提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由貴州省委主要領導帶頭,這樣必然觸及重點任務、焦點和難點問題,具有全局性、系統性和迫切性,這也能考驗黨員、干部的政治站位和人民立場是否站對了、站穩了。摸情況時有的放矢,找癥結時精準定位,才能真正實現辯證施策。
其次,辦法切合實際、有的放矢。辦法從群眾反映的問題中得來,從實踐斗爭中得來,從一線工作中得來,從思想碰撞中得來。在貴州省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中,有的單位的黨員、干部在深入交流研討后提出新招、實招;有的單位選派科技特派員開展技術服務;有的單位的黨員、干部帶著信訪件下訪,不把矛盾上交;有的單位用“一張表”改革為基層干部松綁減負……只有辦法切合實際,才能真正解決困擾人民群眾和基層一線的種種問題。
再次,整改有系統、重長效。貴州省探索以理論學習“兩個隨機”抽查方式,讓黨員、干部摒棄僥幸心理,使其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得到激發;面對貴南高鐵九萬大山一號隧道施工帶來地質移位的情況,貴州省綜合交通和區域經濟發展中心聯動當地政府部門及時做好了每一戶村民的妥善安置和補償。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出,以人民滿意作為評判工作成效的標準,工作成效才能長久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