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東
(徐州市中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0)
Oracle數據庫目前市場份額占比較多,應用人群廣泛,但是其在安全管理方面依舊存在漏洞,若想將Oracle數據庫的效用發揮至最大,就需要提高Oracle數據庫隱患排查能力,提高隱安全防護質量。本研究圍繞Oracle數據庫的隱患排查方式與維護措施等工作內容進行說明,分析數據庫當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一步提高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Oracle數據庫的應用范圍正不斷擴大。根據我國Oracle數據庫使用情況來看,我國很多公司都已經建立了屬于自己的Oracle數據庫,由此可見Oracle數據庫發展勢頭迅猛,成了目前我國主要使用的數據庫之一。
從Oracle數據庫的下載使用情況來看,Oracle數據庫可以通過應用程序下載獲得,但只針對個人用戶進行免費試用。若Oracle數據庫用于商業用途,則需要另外收取費用。不論是何種用途,Oracle數據庫中的數據資料都會有泄露的可能性。目前,Oracle數據庫的數據安全性成了個人、商業用戶最關心的問題。根據用戶反饋來看,Oracle數據庫的數據存儲功能較為強大,并且運營穩定,安全性較強,不易泄露隱私。Oracle數據庫從本質來看是一款應用軟件。通過近些年來的發展,Oracle數據庫目前已經更新了數個版本。版本的更迭雖然提高了Oracle數據庫的使用效果,但也使Oracle數據庫的漏洞變多。研發人員不斷地針對這些漏洞進行修復,達到增強Oracle數據庫安全性的目的,由于Oracle數據庫在用戶進行決策的過程中,會對信息及進行分析,通過完整、正確的信息分析,從而獲得正確的決策,保證信息的安全性與完整性。用戶想要保證Oracle數據庫中的數據安全,不能單純依靠版本更新來解決。用戶應當定時對Oracle數據庫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篩查。本文探究目前Oracle數據庫使用中的安全隱患。
雖然目前Oracle數據庫軟件更新速度較快,對于各種漏洞都進行了及時完善,利用程序代碼最大程度地保護數據安全,但是卻無法避免硬件發生故障造成的信息丟失、泄露現象。當Oracle數據庫運行過程中網絡、系統出現故障的時候,都會對Oracle數據庫造的安全性造成較大影響,可能發生數據庫數據丟失、損壞的問題。這就說明Oracle數據庫在使用過程中依舊充滿了安全隱患,這些隱患的產生可能會給用戶帶來較大的損失[1]。目前,Oracle受到市場的廣泛歡迎,其在金融、電商等領域發揮了巨大作用。為了保障用戶利益不受侵害,提高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性,本文對Oracle數據庫安全隱患的排查方式進行闡述。
根據前文的分析可知,經過不斷的更新,Oracle數據庫運行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得到了大幅提升,獲得了更多用戶的信賴。在用戶使用過程中,Oracle數據庫也暴露了一些不足。Oracle數據庫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會存在潛在的使用風險,這些風險可能會直接損害用戶權益。本文針對目前Oracle數據庫中的安全隱患排查方式進行說明。
定期查看系統登錄日志是保證目前Oracle數據庫安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查看日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可疑的IP登錄地址。為了阻止可疑IP地址繼續登錄Oracle數據庫,用戶可以采用開啟防火墻的方式阻止該IP的登錄。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還需要仔細檢查數據庫中用于記錄事件的日志,從而了解數據庫是否遭受過攻擊。若存在攻擊行為,則需要加強Oracle數據庫的防護措施。目前,Oracle數據庫中的系統日志中會記錄訪問用戶的信息、用戶操作內容、操作時間,用戶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判定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性。若Oracle數據庫記錄存在異常情況,那么這說明Oracle數據庫很可能遭受了攻擊。用戶需要利用審計數據判斷對方發起攻擊的時間,了解攻擊發起的形式,在這些信息中找到對應的防護措施,從而增強Oracle數據庫的防護性能。
為了加強安全性,Oracle數據庫會定期更新升級,但是更新升級后的數據庫可能面臨新的風險。當Oracle數據庫升級完成后,用戶需及時備份數據庫中的數據,這樣當Oracle數據庫被攻擊時,用戶才能夠及時地恢復數據,將數據損失降至最低。做好數據備份工作還能夠避免硬件損壞造成的數據缺失現象,可以有效提高Oracle數據庫中數據的安全性。
在維護Oracle數據庫安全的過程中,用戶需要查看Oracle數據庫的extproc功能是否一直處于關閉狀態。若extproc功能開啟,那么攻擊者就可能利用extproc功能竊取Oracle數據庫中的數據,造成數據泄露,對Oracle數據庫中的數據安全性造成極大的威脅[2]。為了進一步維護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性,用戶還需要開啟數據字典保護功能。數據字典是指數據流圖上所有的成分的定義和解釋的文字集合,并在數據字典中建立一組嚴密一致的定義。數據字典的使用有助于改進數據管理人員和用戶的溝通質量。數據庫數據字典不僅是每個數據庫的中心,對每個用戶而言其也是非常重要的數據信息。在Oracle數據庫的使用過程中,用戶可以用SQL語句訪問數據庫數據字典。若將數據字典保護功能關閉,那么數據庫則會被攻擊者趁虛而入,入侵者可以通過翻閱數據庫中的敏感信息,竊取一定的數據資料,對用戶的數據隱私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Oracle數據庫中的監聽器是一種網絡服務模式,可以用來監聽用戶向Oracle數據庫發送的登錄請求。若監聽器保護口令沒有設置,那么當用戶發送登錄請求時,攻擊者就會利用這段時間監控用戶的動向,增加數據泄露的風險。為了加強Oracle數據庫中數據的安全性,用戶需要優化口令管理。優化口令管理可以通過加密技術實現。
Oracle數據庫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需要用戶定期進行隱患的排查。為了進一步加強Oracle數據庫數據安全,用戶可以采用一定的安全防護措施,進一步提高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性。
通常情況下,用戶需要利用防護性能較高的防火墻進行Oracle數據庫的數據保護工作,防止Oracle數據庫出現安全隱患。雖然防火墻能夠對非法入侵的電腦病毒、黑客攻擊等行為有較強的防護作用,但是防火墻本身也存在弱點。一旦防火墻被攻破,那么Oracle數據庫中的數據就會完全暴露于危險的境地之中。防火墻還會降低Oracle數據庫的使用效果,使Oracle數據庫使用過程中出現延遲、卡頓等現象[3]。
物理隔離局域網與外界網絡,就是切斷Oracle數據庫使用的局域網,使Oracle數據庫徹底與外界網絡斷開聯系,促使二者不存在任何聯系。這種方式能夠進一步提高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性,降低非法入侵的概率,提高Oracle數據庫防護的有效性。
為了提高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性,避免Oracle數據庫遭到入侵,使用Oracle數據庫的企業需要建立內網使用規則。企業需定期對內網覆蓋的所有計算機進行篩查,采用最先進的殺毒軟件,查殺可能威脅到Oracle數據庫安全的病毒、木馬程序等。若在殺毒過程中發現計算機出現異常,則需要對其進行殺毒處理。企業需要嚴格管理Oracle數據庫的光驅與軟驅。對于裝有Oracle數據庫的計算機,任何人員都不能夠在此機器上使用U盤,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避免U盤攜帶病毒,對Oracle數據庫造成影響;另一方面避免非法分子利用U盤竊取數據庫中的信息。
企業在使用Oracle數據庫的過程中需要嚴格審核Oracle數據庫用戶權限,提高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性。在進行Oracle數據庫管理制度過程中,首先需要審核Oracle數據庫使用授權行為。使用Oracle數據庫的過程中,使用人員需要獲得領導的批準,獲得批準之后數據管理人員還需要針對申請人的職位、專業,合理分配數據庫的查閱權限。所有用戶的賬號、密碼都應當專人專用,不得外借。為了提高用戶使用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性,管理人員需要對管理用戶的密碼進行嚴格的保密工作。Oracle數據庫數據管理人員可以制定出相應的密碼使用規則,切實做好密碼管理工作。每一名用戶都需要管理好Oracle數據庫密碼。用戶需對原始密碼進行修改后才能夠獲得Oracle數據庫的使用權,在數據管理工作中不允許發生利用原始密碼登錄數據庫的情況[4]。用戶在修改密碼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不要將自己的用戶名作為密碼使用,修改過后的密碼不宜過短,盡量避免出現例如“123456”這樣簡單的密碼。在設置密碼過程中,應盡量采用字母+數字的形式,讓密碼邏輯性更加復雜,不易被破解。用戶需在密碼使用過一段時間之后,重新更換密碼,進一步確保Oracle數據庫的安全。
Oracle數據庫的維護工作是提高數據安全性的重要方式,在維護過程中應當不斷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加強用戶控制、注重實例恢復優化等維護工作,進一步提高數據庫中數據的安全性。
Oracle數據庫在操作過程中對用戶操作的穩定性有較高的要求。若用戶在使用數據庫的過程中遇到系統不穩定的情況發生,那么可能會對數據庫的數據存儲工作產生一定的影響,導致數據泄漏。為了保障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就需要進行系統優化處理的工作,可以通過角色的建立進行集中化管理。管理人員可根據不同的需求給予訪問者不一樣的身份。這種管理方式需要結合用戶的數據庫訪問習慣、訪問目的、訪問頻率等進行綜合考量,從而優化身份設置。
用戶在訪問Oracle數據庫的過程中需要輸入相應的賬號密碼,或者輸入動態口令密碼,才能夠實現Oracle數據庫的登錄操作。在登錄成功后,用戶需要設置訪問權限,瀏覽Oracle數據庫中的信息。訪問權限的設置不僅能夠有效降低數據庫遭受攻擊的風險,避免非法分子入侵數據庫,導致數據損毀遺失的情況,而且能夠避免不相關的人員翻看數據信息,進一步降低Oracle數據庫風險。用戶管理可以很好地維護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管理員對用戶進行控制的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的用戶進行不同的身份登記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數據庫的安全。
備份能夠有效保護數據的安全性。在Oracle數據庫維護的過程中,用戶也需要認識到備份優化的重要性。目前,備份方式分為兩種,第一種為熱備份,第二種為冷備份。其中,熱備份是應用還在運行,對數據進行備份。優點是備份時不影響應用的運行,并且當應用出問題的時候,能夠快速切換到災備一體機,保障業務的連續。熱備份適用于重要的數據庫,比如7×24不能中斷的生產系統,同時可以保證數據庫在出現崩潰時結合歸檔日志恢復到任意一個時間點,不會造成數據丟失。而冷備份只會恢復到備份時的那一時間點,備份完成到數據庫出現問題需要恢復時的這一時間段內的所有新數據、修改等工作內容都無法復原[5]。目前,Oracle數據庫著重發展熱備份技術,對熱備份技術進行優化,因為熱備份過程中不會對正在使用的Oracle數據庫造成任何影響。用戶在正常使用Oracle數據庫過程中,數據會源源不斷地進行備份。這種備份方式不會被時間所影響。若文件出現過期就會被備份下來,彌補以往數據備份方式存在的問題。同時,Oracle數據庫還需要加入實例優化功能,避免用戶在使用數據庫時因為聯機導致文件丟失的情況發生。在用戶使用過程中,若Oracle數據庫出現了重啟的現象,備份系統會自動將數據儲存在系統重啟的前一刻,能夠保障數據庫中的數據不受異常重啟的影響[6]。
通過對Oracle數據庫安全隱患排查及維護措施的分析中可以得知,Oracle數據庫是一種常用的數據存儲軟件。目前,針對Oracle數據庫的網絡攻擊較多,為了進一步加強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性,用戶需要對Oracle數據庫中存在的隱患進行排查,同時要進一步加強保護措施,通過隔離內外網、物理隔離內外網等方式,提高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性。維護過程中需要優化Oracle數據庫操作系統,提高熱備份優化能力,防患于未然,保障Oracle數據庫的安全性與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