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委
(西南醫科大學 四川 瀘州 646000)
黃荊老林風景區坐落于中國四川省古藺縣的西北部,地處川黔交界地帶,與貴州省遵義市赤水市相鄰。該風景區是一個國家AAAA 級旅游景區、四川省級旅游度假區、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它位于云貴高原與四川盆地交匯的赤水河流域,擁有典型的白堊紀紅色砂巖丹霞地貌。這里還是地球同緯度唯一保存完好的亞熱帶原始常綠闊葉林區,因此被譽為“北緯28°線上最后的處女地”。
黃荊老林風景區的生物多樣性豐富,園內共有1699 種野生高等植物(其中包括珙桐、紅豆杉、桫欏等28 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以及314 種野生脊椎動物(包括獼猴、黑熊、云豹等36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此外,該區的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為13℃,夏季平均氣溫為23℃,冬季平均溫度為-2℃。這種溫暖的氣候條件使得這里成為一個罕見的低海拔地區。因此,這里是夏季避暑、冬季賞雪以及戶外活動的理想目的地。
黃荊老林風景區的總規劃面積9122.6 公頃,森林覆蓋率99.14%,空氣清新,植被豐富,是一片獨特的天然氧吧。山間空氣中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高達8 萬余個,有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和養生。體旅融合活動讓游客在自然環境中進行體育運動,既鍛煉了身體,又享受到了自然環境的療愈。
黃荊老林風景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生態景觀。區內山水交融,山巒起伏,河流蜿蜒流淌,形成了獨特而美麗的自然風光。這樣的自然資源為體旅融合提供了豐富的場所和活動機會。在這個景區里,游客可以欣賞到瀑布群落、原始森林、高山湖泊、丹霞絕壁和云海佛光等多樣的自然景觀。它是一個集度假、休閑、觀光、體驗、探險和科考為一體的多功能新興生態旅游景區。黃荊老林風景區主要旅游資源如表1 所示:

表1 黃荊老林風景區主要旅游資源
少數民族文化繁榮。黃荊老林風景區地域內居住著以苗族為主的多個少數民族,他們有著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民俗習慣。這些少數民族文化是鄉村振興和體旅融合的重要資源,在旅游旺季當地會邀請少數民族藝術家進行表演,為游客提供了解和體驗不同文化的機會。
古代文學遺留。位于八節洞白云巖瀑布附近的云巖摩崖石刻,是一處珍貴的文物保護地。這里的巖壁保留了歷代詩人游覽時刻下的詩詞歌賦,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藝術享受。梁春華,一位清代詩人,曾在此地留下了一首著名的詩句:“絕壑飛泉流暗壁,奇峰嶂日逗寒煙。雪消洞口云開處,信是人間別有天?!边@是對云巖壁畫的生動描述,彰顯了其壯美景色。
濃烈的紅色底蘊。1935 年1 月29 日,中央紅軍在貴州土城青扛坡經歷了一場激烈的戰斗,導致傷亡慘重。面對敵人的壓力,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迅速作出決策,決定撤離戰斗,并進入古藺縣黃荊老林。他們分成兩路,依靠當地山民帶路。一路經過龍爪壩、陳家巖、香楠壩、大寨,向敘永縣前進;另一路穿過桃子壩、八節洞、黃金壩,經過桂花場,最終與中央紅軍主力在石廂子回合。這段歷史使得黃荊鎮上的紅色文化基因一直傳承至今。如今,一些紅色遺跡仍然保存完好,包括紅軍橋、紅軍樹。當地的古建筑上還可以看到紅軍戰斗留下的大面積彈孔。
1.管理模式陳舊,難以滿足規?;a業化的現代畜牧業發展需要。一方面,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逐步深化,散養戶一年到頭不但沒有經濟效益,而且抵御風險能力差,一旦出現生豬市場不景氣就有可能虧本,這樣就迫使農村很大一部分農民寧愿外出打工也不愿養豬,結果導致農村散養戶銳減,傳統的千家萬戶散養模式正在瓦解。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肉類(在我國主要指豬肉)食品需求量不斷擴大,現代生豬生產的任務愈來愈重,從而造就了越來越多的規模飼養戶。
2020 年1 月1 日,敘永—古藺高速公路太平至川黔界段通車運營,標志敘永—古藺高速公路全線通車;2021 年6 月28日,瀘州高鐵站開始運行;瀘州經古藺至金沙高速公路正在建設,預計2023 年底通車,擬在黃荊鎮境內開通出入口,這將直接打開景區門戶;景區與貴州省赤水市接壤,距離赤水市中心約60km,黃荊老林風景區現有五星級酒店1 家,大型酒店8 家,農家樂95 家,可滿足約4000 人住宿。2013 四川省政府公布黃荊老林旅游景區最大承載量7500 人,經過10 年的發展,現承載量已超過10000 人。
黃荊老林風景區自2009 年起每年都會舉辦“英雄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了12 屆,2021-2022 年因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擱置。每年英雄會當地政府和旅游部門都會舉辦盛大的開幕式,邀請國內外明星、樂隊等表演,此外還會因地制宜地設置一些戶外運動項目,這些項目每年吸引了國內外大量的旅游、運動愛好者參與。連續12 年舉辦英雄會為黃荊老林體旅融合發展積累了大量經驗。其運動項目如表2 所示:

表2 黃荊老林英雄會體育運動項目匯總
黃荊老林風景區在基礎設施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這對于體旅融合發展帶來一定的制約。公共設施和服務設備相對欠缺,如公共廁所、休息區等,無法完全滿足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的基本需求。此外,黃荊老林特殊的地勢以及作為生態保護區的緣故,其通信網絡未達到全面覆蓋,部分地區通信效果差或者無法通信,網絡設施的薄弱性也對體旅融合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限制。
黃荊老林風景區專項資金短缺導致開發力度不足,其旅游旺季實際只有每年6、7、8 三個月,其余時間段幾乎沒有游客,缺乏四季旅游項目,這也造成了作為當地的主要收入的旅游產業產能不足,當地群眾收入相對單薄,這也是當地人口外流的主要因素。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信息顯示黃荊鄉常住人口為4378 人,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信息顯示黃荊鄉常住人口為3792 人,因2018 年桂花鄉和黃荊鄉合并,并更名為黃荊鎮,黃荊鄉更名為黃荊村,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黃荊鎮總人口為11367 人,但實際黃荊村人口數量仍然呈下降趨勢。人口外流導致了黃荊村勞動力缺乏,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齡化較嚴重,所在地區人才缺乏,限制了當地體旅融合發展的活性與創新性。
黃荊老林風景區地勢崇山峻嶺,水網縱橫,為規避潛在的洪澇威脅,先民們智慧地選擇在較高海拔的山腰定居,其聚落分散分布,此傳統至今仍有眾多居民守望在此。然而,這些地域因交通不便和經濟滯后,致使發展受限。
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紅利為黃荊老林風景區體旅融合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發展機遇。隨著國家對鄉村振興的高度重視,相關政策的出臺和資金的投入為體旅融合項目的開展和規模擴大提供了有力支持。政府的政策導向和財政支持,為黃荊老林風景區體旅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促進了鄉村振興戰略與體旅融合目標的有機結合。
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和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這為黃荊老林風景區體旅融合帶來了機遇。體育旅游作為一種融合了運動、健身和旅游的新型方式,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追捧。黃荊老林風景區擁有豐富的自然環境和景觀資源,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條件供游客進行各種體育活動,滿足了人們對于健康鍛煉和自然體驗的需求,進一步推動了體旅融合的發展。
旅游市場對于獨特體驗和新鮮感的需求,為黃荊老林風景區體旅融合帶來了市場拓展的機會。隨著人們對旅游目的地的多樣化需求和個性化體驗的追求,黃荊老林風景區作為一個獨特的體旅融合目的地具有獨特的吸引力。通過利用互聯網和新媒體等推廣渠道,可以更好地將黃荊老林風景區體旅融合發展的優勢和特色推廣給更廣大的游客群體。借助社交媒體、在線預訂平臺和旅游推廣活動,可以提升黃荊老林風景區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體驗黃荊老林體旅融合帶來的獨特魅力。
黃荊老林風景區與赤水市各大小景區相鄰,近年來赤水市的十丈洞大瀑布、紅色野谷等景區發展良好,吸引了一部分潛在游客資源,這也增加了黃荊老林風景區的競爭壓力。與此同時,類似的體育旅游項目和景點的增加也加劇了競爭。為了保持競爭優勢,黃荊老林風景區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和獨特性。
長期大量的游客流量對黃荊老林風景區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造成壓力。如果沒有有效的環境保護和管理措施,可能會導致環境破壞和生態破壞。因此,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成為體旅融合發展中的重要課題,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來平衡旅游需求和環境保護。
黃荊老林風景區在旅游營銷和推廣方面存在不足。缺乏有效的旅游營銷策略和推廣手段,限制了黃荊老林風景區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同時,沒有充分利用新興的營銷渠道和技術,如社交媒體和在線預訂平臺,限制了宣傳推廣的效果和影響力。因此,加強旅游產業的營銷和推廣工作,提升黃荊老林風景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是應對這一威脅的重要舉措。
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瀘州市黃荊老林風景區應秉持持續創新的發展理念,這也是黃荊老林風景區體旅融合發展的關鍵要素。既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基本思想,也要在體旅融合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更新思維方式,以適應市場變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重大安排部署,強調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黃荊老林風景區體旅融合發展的基礎資源始終還是當地獨特的環境資源,在發展過程中,瀘州市黃荊老林風景區更要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采用生態修復、植被保護和生態監測等手段,確保生態環境和體育旅游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自行車越野、森林馬拉松、漂流、溯溪等項目是黃荊老林英雄會的經典項目,為了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景區應在保證安全的同時適當發展多元化的體育項目。這包括近年來發展勢頭良好的一些休閑體育項目,如垂釣、休閑飛盤和定向越野等,以及一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如太極拳、八段錦等。多元化的體育項目面向更多的體育旅游愛好者,增加了受眾群體,提升了吸引力。豐富的體育賽事將延長黃荊老林風景區的旅游季節,達到“細水長流”的目的。這些項目可以根據不同季節和游客的興趣進行組織,確保吸引力的持續。
黃荊老林風景區體旅融合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對于專業人才應該實行“主動培養+持續吸納”的模式。(1)主動培養:①依托高校人才培養的優勢:與附近的高校合作,共同開設體育旅游相關課程,這些課程應包括體育管理、生態旅游規劃、戶外活動領導等方面的內容,這可以確保學生接受專業培訓,滿足景區的用人需求;②制定專項獎學金計劃:設立專項獎學金和助學金,吸引優秀學生選擇體育旅游專業,這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畢業生的素質;③實習項目:建立與高校的實習項目,讓學生在景區內獲得實踐經驗,這有助于他們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④學術研究:鼓勵教師和學生參與體旅融合相關的學術研究項目,這可以促進創新和知識的傳播;(2)持續吸納:①人才需求預測:根據黃荊老林風景區的發展計劃,預測未來的專業人才需求,這有助于及早安排招聘計劃;②建立人才庫:定期開展招聘活動,吸納有潛力的畢業生和有經驗的專業人才。建立一個人才庫,記錄他們的能力和興趣;③持續培訓:為現有員工提供持續培訓和職業發展機會,以適應行業的不斷發展和新技術的引入;④引進外部專業人才:不僅依賴于高校,還可以在全國范圍內或國際范圍內招聘有經驗的專業人才,引入新思維和新方法;⑤員工激勵計劃:制定員工激勵計劃,包括薪酬激勵、晉升機會和福利待遇,以留住高素質人才。
這一模式將有助于黃荊老林風景區始終具備高水平的專業人才隊伍,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提高景區內的競爭力,同時也將助力黃荊老林風景區體旅融合可持續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黃荊老林風景區由于開發力度不足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近幾年旅游業深受打擊,間接導致外部投資信心不足,應當重新明確招商引資的思路。(1)市場分析和定位:首先,進行市場分析,明確潛在的外商投資機會。考慮到景區的特色和優勢,確定哪些領域對外商投資具有潛力,例如旅游設施開發、文化活動組織、體育項目建設等;(2)政策制定:與地方政府合作,制定吸引外商投資的政策。這些政策可以包括稅收激勵、土地租賃政策、許可程序的簡化等。確保政策的透明性和穩定性,以吸引長期投資;(3)尋找投資者:通過與商業機構、投資者團體等建立聯系,尋找潛在的投資者。舉辦投資推介會議或路演,向潛在投資者展示景區的潛力;(4)風險管理:建立風險管理計劃,評估潛在的風險,并制定應對措施。確保投資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
招商引資是推動體旅融合發展的必要路徑,但是外商投資的引入需要謹慎考慮,確保與景區的整體發展計劃相一致,以實現共贏。
通過SWOT 分析得出,黃荊老林風景區作為一個擁有豐富自然資源和多樣文化資源的旅游勝地,并且具有體育旅游的基礎,在體旅融合發展中具有一定的優勢和機會。其豐富的自然景觀和健康養生價值為體旅融合活動提供了獨特的場所和體驗。同時,鄉村振興政策和資金支持為黃荊老林風景區的發展提供了政策紅利,而健康生活方式和旅游需求的增長為體旅融合創造了市場機遇。然而,景區內部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人口外流嚴重以及市場競爭壓力等劣勢和威脅也需要引起重視。
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創新發展理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體育項目多元化、培養和吸納高水平體育旅游專業人才、制定招商引資策略是黃荊老林風景區體旅融合發展的必要路徑。黃荊老林風景區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克服劣勢和威脅,為游客提供獨特的體育旅游體驗,加快體育旅游產業復蘇,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和緩解人口流失。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深化體旅融合,最終實現鄉村振興的美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