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軍
(江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22)
2009 年,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文件,這一舉措標志著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在中國正式拉開了序幕。隨后,2015 年,國家再次發表了《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宣告校園足球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同時也揭開了中國校園足球的新篇章。隨后的時間里,與校園足球相關的研究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成為體育領域研究的新熱點。為了深入研究該領域,本文采用CiteSpace 計量軟件,以“校園足球”為主題,對2012-2022 年間CNKI 數據庫中收錄的相關核心文獻進行了可視化分析,從宏觀角度探討了近10 年來校園足球研究的熱點和趨勢,以期為廣大研究者進一步探索該領域提供參考。
為確保所分析的文獻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可信度,本文選取了CNKI 數據庫中的核心期刊作為可視化數據來源。文獻檢索過程遵循以下設定條件:“主題”為“校園足球”;“時間范圍”為2012-2022 年;“來源類別”包括北大核心及CSSCI。按照這些設定條件進行檢索,排除了學位論文、報紙等與研究主題不相關的文獻,最終確定了263 篇有效文獻作為研究樣本進行詳細分析。
本文采用知識圖譜分析方法,對我們所收集的263 篇核心文獻進行了詳細分析。我們借助陳超美博士及其團隊開發的CiteSpace軟件,將所選文獻從CNKI數據庫導出為Refworks格式,并通過CiteSpace 軟件進行轉碼處理。這一過程構建了本文的樣本數據庫,并生成了我國校園足球近10 年來的科學知識圖譜,以探究該領域的發展趨勢和動態。
核心期刊是某一相關學科的主要學術期刊,其學術信息量大、質量更高,具備代表某一領域學術發展的重要水平。本文作者對篩選出的263 條樣本數據進行了分析,繪制出了校園足球領域在核心期刊上近10 年來的發文趨勢圖。根據圖1,我們可以看出,近10 年來該領域的發文趨勢可以大致劃分為3 個階段:2012-2015 年,校園足球研究剛剛起步,這4 年內核心期刊上的發文數量僅為31 篇。2016-2019 年,發文數量急劇增加,僅2016 年就有29 篇文章發表,接近前4 年的總和;2019 年達到高峰,共有45 篇核心文章發表。2019-2022 年,發文數量開始呈緩慢下降趨勢,但仍然遠高于2016 年之前的水平。
使用CiteSpace 軟件,導入經過轉碼處理的263 條樣本數據,選擇作者(Author)作為分析對象,運行CiteSpace 后,我們得到了圖2,其中N=240、E=182、密度D=0.0063,展示了作者的共現關系。從圖2 中可以觀察到,某些學者,如侯學華、李衛東、劉樺楠,以藍紫色節點標識,主要集中在2016 年之前,是該領域早期的主要研究學者。在中期,毛振明、張廷安、孟繁瑩等學者成為主要研究者,與其他作者之間建立了緊密的合作聯系,形成了以毛振明和張廷安為核心的兩大作者合作群。2019 年以后,新的高產作者群涌現,包括楊獻南、吳麗芳、邱林等,這些作者之間的聯系仍然緊密。

圖2 校園足球作者合作共現圖譜
科研工作者在推動學科發展與建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分析科研作者、其發表文獻數量以及作者間的合作關系,可以反映作者在學科中的科研貢獻程度。結合圖2 和表1 的分析,我們可以觀察到,在校園足球領域,一些杰出的高產核心作者,如張廷安、毛振明、邱林、吳麗芳、李衛東和楊獻南。他們在這一領域的研究產出非常豐富,不僅在數量上有所貢獻,還在質量和深度上做出了顯著貢獻。他們之間的合作關系相當密切,這有助于促進研究成果的共享和交流,進一步推動了校園足球研究的發展。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高產作者之間的合作主要局限在同一機構或地區。這種地域性的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限制了校園足球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鼓勵跨地域的合作可以為不同背景和視角的學者提供更多機會,有望帶來更全面的研究成果,推動校園足球領域的發展。

表1 作者發文量(n ≥4)
通過CiteSpace 軟件,將經過轉碼處理的樣本數據導入并選擇科研機構(Institution)作為分析對象,運行CiteSpace 后得到圖3,其中N=248、E=143,密度D=0.0066,呈現科研機構共現的圖譜。從圖3 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以及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院在發表文獻方面遙遙領先,其次是蘇州大學體育學院、首都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等。這表明,目前已有的研究機構主要以高校為主,與我國體育科研領域的現實情況相符。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圖3 中,各機構之間的節點連線相對較少,表明近年來形成了多個以高產機構為核心的合作研究團隊,但這些合作研究團隊呈現出明顯的區域化特點,機構之間的單線合作相對較少,缺乏緊密的學術聯系,這可能不利于資源整合和深入研究的開展。

圖3 科研機構共現圖譜
(1)關鍵詞共現聚類分析。
通過CiteSpace 軟件導入經過轉碼處理的數據并選擇關鍵詞(Keywords)作為分析對象,得到共現關鍵詞的圖譜。在圖4 中,每個節點代表一個關鍵詞,通過比較節點的顏色可以識別關鍵詞的年限,其中,校園足球在2016-2019 年這一時期的節點最寬,表明在這個時期,研究者和研究機構更加關注校園足球,這也與之前提到的發文量高峰期相符,進一步驗證了校園足球在這段時間內是研究的重點。

圖4 關鍵詞共現圖譜
通過對樣本文獻進行進一步綜合分析,我們可以將我國近10 年來校園足球研究的熱點歸類為以下三個主要方面:
①校園足球融合學校體育和體育教育的育人功能:在校園足球領域,學者趙薇指出,校園足球作為學校的教育內容,其育人功能主要體現在塑造個體社會規范性、價值觀、個性的形成以及社會角色的習得等方面。足球項目作為綜合性教育手段,融合了道德教育、智育、體育和美育等多個方面的元素,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尤其對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這種多維度的育人功能使校園足球在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智力水平、身體素質以及審美情感等方面都具備獨特的潛力。因此,如何更好地發揮校園足球的育人功能,如何將其納入學校的教育體系,并將其教育價值充分挖掘,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議題。通過深入研究,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校園足球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為未來的校園足球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導;
②研究校園足球在宏觀層面的“開展現狀—存在問題—發展策略”,一直是中國學者關注的焦點。這種研究關注主要集中在校園足球的現實狀態,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未來的發展策略。校園足球的開展現狀是研究的首要問題。學者們致力于了解各地區、各學校校園足球的發展情況,這包括了學生的參與情況、校園足球項目的覆蓋面、課程設置等。這種分析有助于描繪出校園足球的整體圖景,了解它的普及程度和實施情況。學者王崇喜認為,校園足球發展中存在兩個主要問題:首先,國家政策由上而下下發到地方后執行不到位或出現偏差;其次,地方資源發展不均衡,特別是在教育、人才、資金和文化資源方面存在短板效應。學者董眾鳴提出了改進校園足球發展的建議,包括完善組織管理制度,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加大投入,以形成具有特色的發展方式。這些研究對于推動中國校園足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③比較國內外校園足球青訓人才培養的體系構建和發展模式一直是校園足球研究的重要方向。在這個領域,研究者付海濤深入分析了日本的校園足球競賽體制,提供了關于后備人才培養、選拔和教練員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可借鑒思路。另一位研究者侯志濤基于德國的青少年足球培養觀念、訓練理念、管理體制和聯賽設置,為中國校園足球的發展提供了參考。這種比較研究對于中國的校園足球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通過與發達國家的校園足球體系進行比較,可以幫助中國校園足球吸取國際經驗,找到體系構建和發展模式上的不足之處,進一步改進和優化自身體系。付海濤和侯志濤等研究者的工作為中國校園足球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材料,有望促進中國校園足球的良性發展,提高人才培養的水平,以滿足足球運動的需求。這種跨國比較研究方法可以加速中國校園足球的發展,為培養未來的足球運動員提供更好的機會和平臺。
(2)關鍵詞時間線圖譜分析。
運用CiteSpace 軟件進行關鍵詞“TimeLine View”分析,得到圖5 所示的研究熱點時間線圖譜,以橫向為軸,圖譜中不同的時間點對應右側不同的關鍵詞。分析可知,2012 年以來國內對于校園足球的研究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①2012-2015 年為初步探索階段。這一時期,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校園足球政策,研究者主要聚焦于“足球”、“學校體育”、“體育教育”、“青少年”等關鍵詞,校園足球的研究數量也逐漸上升。然而,研究的深度大多限于推廣和普及,以解釋校園足球的推廣意義居多;②2016-2019 年為快速增長階段。從2016 年開始,校園足球的研究呈現井噴式增長,學者對該領域的研究逐漸深入,不再局限于宏觀層面的現狀和對策。在這個階段,“發展比較”、“足球文化”、“改革”等關鍵詞開始出現,表明校園足球的研究開始呈現多元化趨勢;③2020-2022 年為穩步推進階段。在這一時期,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和視角更加多元化,校園足球的研究也更加深入。關鍵詞如“政策執行”、“優化政策特征”和“融合發展”顯示,研究開始將校園足球與其他學科融合發展,并對之前的經驗提出優化建議。然而,研究仍然主要從宏觀角度出發,缺乏對校園足球發展過程中各要素的微觀研究,仍然存在許多需要解決和突破的問題。”

圖5 關鍵詞時間線圖譜
(1)近10 年(2012-2022 年),我國校園足球的研究呈現出快速增長并逐漸下降的趨勢。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為2016 年和2019 年。2015 年,國家政策的發布促使國內校園足球研究明顯增加;然而,自2019 年以后,該領域的研究已相對成熟,發文量開始緩慢減少;
(2)張廷安、毛振明、董眾鳴等學者領導的校園足球學術研究團隊在推動我國校園足球的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然而,這些研究學者之間的合作大多限于同一機構或地區,高產作者之間缺乏緊密的聯系,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校園足球研究的廣度和深度。盡管校園足球領域的研究正在不斷增加,但跨機構、跨地域的更廣泛合作和交流對于推動該領域的全面發展依然至關重要。希望未來校園足球研究能夠進一步加強合作,促進該領域的繁榮與創新;
(3)與校園足球相關的研究機構主要以高校為主,近年來已經形成了多個以高產機構為核心的合作研究團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整體合作規模效應相對較低,不同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互動較為有限,缺乏緊密的學術聯系。這情況可能對資源整合和深入研究產生制約,強化研究機構之間的協作與溝通將有助于推動校園足球研究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期待未來有更多合作機會,促進研究者之間的交流與協作,以加速校園足球領域的探索和創新;
(4)近年來,我國校園足球的研究熱點和前沿主要集中在校園足球的育人功能、對“開展現狀—存在問題—發展策略”的研究以及基于校園足球青訓人才培養的國內外對比等三個方面;
(5)近年來,對我國校園足球研究的發展趨勢由最初的推廣和普及層面逐步深入,并呈現多元化趨勢。研究開始將校園足球與其他學科融合發展,并針對之前的發展經驗提出優化建議。然而,研究仍然主要從宏觀角度出發,缺乏對校園足球發展過程中各要素的微觀研究,仍然存在許多需要解決和突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