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宏宇
(中鐵二十二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隨著我國經濟與技術的發展,為了滿足交通的需求,大跨度橋梁的設計與建造逐漸增多。承臺作為承受、分布由墩身傳遞的荷載,對橋梁的承載能力有直接的影響,尤其對于特大橋而言,對承臺的施工質量和技術要求也就越高。特大橋的深基坑承臺施工具有施工難度大、技術復雜、受環境影響較大的特點,針對這種特殊的工程需要更為具有針對性的、有效的施工方案指導施工。
陳昆等對深基坑周圍土體卸載現象進行了研究,利用監測值驗證了其方法的科學性,并總結了相對應的方法用作基坑計算。艾鴻濤對于基坑在開挖周圍存在地鐵隧道的情況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這種周圍環境的影響不可忽視。汪志強等對基坑開挖對于周邊環境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并基于現場監測結果總結其影響規律。史春樂等研究認為,基坑開挖對于建筑群的影響與單一建筑的影響有很大區別。左殿軍、趙笑男采用數值模擬方法對基坑開挖進行了分析。
本文結合工程實際,對深基坑承臺施工這種高難度施工作業的具體施工方案進行闡述,同時,為保證其施工的質量與安全,采用有限元對鋼板樁施工進行有限元模擬。
哈爾濱某新建快速路工程,地處嚴寒凍脹地段,其中某承臺結構主體外輪廓最大平面尺寸為14.6m×10.6m,深基坑深度為6.2m,承臺采用鋼板樁基坑支護進行開挖施工。承臺尺寸為14.6m×10.6m×3m,地質結構自上而下第一層粉質粘土,約1.5m,承載力60kPa,第二層中砂,約1m,承載力200kPa,第三層細圓粒土2.8m,承載力250kPa,第四層以下為全風化花崗巖,承載力300kPa。
采用拉森Ⅳ型鋼板樁進行支護,鋼板樁長度為12m,鋼板樁采用履帶式打板機打設,打設完成后挖除部分土方,設置一道布置在距鋼板樁頂面2.0m 處。基坑開挖前要周全的準備好施工前期工作,提前考慮預測開挖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例如,人工開挖和機械開挖是否沖突,深基坑不同土層開挖方式。開挖時采用雙鉤機上下同時開挖,基坑成型后如坑內滲水應及時對基坑進行排水,并迅速施工混凝土墊層,原槽澆筑,避免基礎澆筑之前持力層長時間暴露大氣、泥水污染,便于清潔。
(1)前期準備工作。在施打鋼板樁之前,先用裝載機和挖機配合將表土剝離運至存土場,并將地面整平,然后進行鋼板樁施工。平整施工場地,測量精確放樣出基坑的四個角點外擴1m,打上木樁并撒上石灰線。鋼板樁施工是最關鍵的施工步驟之一,其關系到基坑支護的安全性,施工前要明確所處位置的地下管線情況,打樁過程中,時刻監測鋼板樁的誤差不超過規范值。鋼板樁打設完成后,挖土至牛腿底部,在基坑內壁的鋼板樁上焊接牛腿,牛腿頂面高度設置在同一平面上,在牛腿上設置32a 雙拼工字鋼圍檁,圍檁橫橋向長度為12m,順橋向長度為9m,接口處采用焊接,工字鋼接長處采用滿焊,并在接縫外側設置幫條鋼板,接口處錯開布置,如圖1 所示。

圖1 鋼板樁支護示意圖
采用屏風式打發進行打樁,這樣的方法使得精度更高,將鋼板樁放置在規定位置,輕輕錘擊,使用全站儀對其位移進行監測控制。在打樁方向的鋼板樁鎖口處設卡板,防止板樁偏移。
(2)基坑開挖。挖至原地面至圍檁底土方后,開挖剩余土方,流出20cm 以內的土層,剩下的采用人工挖土的方法進行清除至10cm,清除完畢過后,采用小型夯實機夯至基底。水排至基坑外便道側排水溝中。待基坑水降低后,繼續用挖掘機挖除基坑土,挖除過程中隨時測量承臺底標高,防止超挖。
(3)基坑回填。承臺施工完畢后,必須在承臺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并瀝青渣油等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進行回填。回填前排除基坑內積水,地下水位以下基坑及強風化、弱風化巖石巖面以下基坑釆用粉黏粒含量不小10%的中粗砂或卵礫石回填,余釆用原狀土回填,壓實系數K 不小于0.86。以免形成積水。其回填厚度不大于30cm 并用電動沖擊夯層層夯實,回填過程中,應防止水的侵害。回填高度為原地面高度。
(4)鋼板樁的拔除。在基坑回填完畢后,進行鋼板樁的拔除工作,注意拔除的順序。以免由于拔樁的振動影響與拔樁帶土過多會引起地面沉降和位移,給己施工的地下結構帶來危害。為了減少拔除工程中的“帶土現象”,采用灌水、灌沙的方法進行處理,拔除時,采用拔樁機夾住樁頭進行震動,以震落樁周圍附著的泥土,減小摩擦力,然后輕輕地向上拔除,此時,時刻注意拔樁機的情況,當出現拔樁困難的情況,立刻停止,繼續震動2min 后再嘗試拔除,若還是拔除困難,重復該步驟幾次即可。
采用水準儀測量樁頂高程,并用紅油漆將樁頂鑿除部分做好標記;樁頭鑿除前,用切割機在測量好的標高位置進行環切,環切深度控制在5cm,環切后人工用風鎬鑿除樁基鋼筋籠主筋外側的混凝土,將樁基鋼筋與樁頭混凝土剝離后,將樁頭在環切處剔除;樁基采用低應變法進行檢測,檢測前將樁基頂面按照等邊三角形打磨3 個碗口大小的平面,由檢測機構對樁基的成樁質量進行檢測,合格后施工承臺;采用全站儀采用極坐標法放樣出承臺的邊線,用水泥釘將邊線點釘在墊層混凝土表面,用墨線彈出承臺鋼筋的擺放邊線;承臺鋼筋在1#鋼筋場地集中加工,運至現場后人工安裝,鋼筋安裝前,先將墊層表面清理干凈,并用尺子排好鋼筋的擺放位置,按照排好的位置將鋼筋按編號依次綁扎成型,并將底部墊好墊塊設置好保護層,在每根樁的主筋上設置一根接地鋼筋,并引至墩身內;承臺模板安裝:模板使用前將表面打磨干凈,涂刷脫模劑,承臺模板采用9015 標模,M12 螺栓對接,接縫處用雙面膠條密封,模板背后采用φ50 鋼管縱橫向加固,對拉筋對拉,立管間距0.6m,橫管間距0.9m,模板加固完成后,測量混凝土頂面高程,并用油漆將混凝土澆筑高度標記在模板四周。
承臺內預埋塔吊基礎預埋件和連續梁支架預埋件,按設計圖紙要求在相應位置埋設,并加固完成后報請監理單位現場檢查驗收,合格后澆筑承臺混凝土;承臺混凝土澆筑:澆筑前在橫橋向設置測溫點4 處,采用φ50mm 鋼管插入承臺底以上0.5m 處,用于養護期間測試溫度,承臺混凝土澆筑選擇在一天中溫度較低的時段進行,作用是降低混凝土水化熱的升溫速率,混凝土在1#拌合站集中拌制,泵車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搗器人工振搗,混凝土澆筑時采取分層澆筑,每層厚度控制在0.3m,澆筑至冷卻管以上時,將冷卻管內注入循環水對混凝土芯部進行降溫,注入的水溫與混凝土的溫度不超過20℃,并確保混凝土的最高溫度不超過65℃,澆筑時現場制作養護試件,標養2 組,同養3 組。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對其表面進行灑水養護,強度>2.5MPa 后將表面進行覆蓋養護,混凝土測溫每晝夜進行4 次,每次分別測量混凝土底部、中部、上部、表面和環境溫度共5 個值,當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差不大于20℃,且能滿足模板拆除后棱角不受損傷,可將模板拆除。模板由人工進行拆除,先將拉筋處螺栓卸下,將模板背部的鋼管卸下后,再逐塊拆除承臺四周的模板,然后切除混凝土表面的拉筋,涂刮瀝青油渣,瀝青油渣厚度為1.0cm。
Midas 有限元軟件中板單元截面體現在“厚度”操作上,本項目中由于拉森Ⅳ型的鋼板截面在建模中存在建模煩瑣等問題,因而在建模前根據慣性矩相等的原則將拉森截面等效為矩形截面,具體操作,如圖2 所示。

圖2 拉森截面轉換示意圖
由于拉森截面采用鎖扣連接,因而采用在單位寬度內慣性矩相等的原則。查表得到拉森Ⅳ型的鋼板截面單位寬度(1m)慣性矩I=39600cm4。假設矩形截面的高度h,因而有式:
式中,b=100cm。因而得到h=16.8cm。得到等效截面后,建立板厚度。本項目中的鋼板樁以殼單元形式建立,將單元網格尺寸確定為400mm×500mm,如圖3 所示。

圖3 模型建立
對于鋼板樁強度、圍檁強度、斜撐強度以及鋼板樁的剛度有限元分析結果如圖4 所示。

圖4 鋼板樁有限元分析結果根據分析結果可
得出,鋼板樁最大應力為51.9MPa<271MPa,滿足規范要求;圍檁(雙拼工36a)最大組合應力為187.2MPa<215MPa,最大剪應力為42.8MPa<215MPa,滿足規范要求;斜撐(雙拼工36a)最大組合應力為131.8MPa<215MPa,最大剪應力為0.7MPa<215MPa,滿足規范要求;鋼板樁基坑最大位移為23.2mm<30mm(L/200),滿足規范要求。
(1)特大橋的基坑承臺施工是橋梁建設中重要環節,本文結合實際工程基坑承臺施工,對鋼板樁與承臺施工方法進行詳細的闡述。
(2)并采用Midas 有限元軟件對鋼板樁進行模擬,由于拉森鋼板樁在建模過程中的復雜性,采用合理的截面模擬方式,在建模前,根據慣性矩相等的原則將拉森截面等效為矩形截面。
(3)結果發現,鋼板樁最大應力為51.9MPa;圍檁最大組合應力為187.2MPa,最大剪應力為42.8MPa;斜撐最大組合應力為131.8MPa,最大剪應力為0.7MPa,基坑支護結構強度、剛度及穩定性均滿足相關規范要求,為施工安全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