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印發《市場監管部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舉措》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從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持續營造關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社會氛圍等五個方面提出22條具體措施。
通知提出,修訂出臺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推動各類經營主體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的行業、領域、業務,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優化行政許可服務,大力推進許可審批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和便利化。支持各地區探索電子營業執照在招投標平臺登錄、簽名、在線簽訂合同等業務中的應用。
通知提出,強化反壟斷執法,嚴格依法開展經營者集中審查。依法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著力加強公平競爭倡導,凝聚全社會公平競爭共識,促進公平競爭更大合力。優化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指導企業落實合規主體責任,提高合規意識和能力。加大對企業境外反壟斷訴訟和調查應對指導,提升企業合規意識和維權能力。做好企業海外投資并購風險研究和預警,制定合規指引。
通知提到,持續開展涉企違規收費整治工作,減輕企業費用負擔。開展涉企違規收費督檢考工作,對違規收費治理情況開展“回頭看”。暢通涉企違規收費投訴舉報渠道,建立規范的問題線索部門共享和轉辦機制,綜合采取市場監管、行業監管、信用監管等手段實施聯合懲戒,集中曝光違規收費典型案例。
通知還提出,促進平臺規則透明和行為規范,推動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持續開展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創建,不斷釋放平臺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強互聯網平臺常態化監管,建立健全平臺企業合規推進機制,降低平臺企業合規經營成本。持續推出平臺企業“綠燈”投資案例,規范平臺收費行為,引導平臺和中小商戶共贏合作,促進平臺經濟良性發展。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知識產權助力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以建立知識產權與產業協同發展機制,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行動方案》提出的具體目標為:到2027年,知識產權促進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成效更加顯著,知識產權強鏈護鏈能力進一步提升。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重點產業高價值專利創造能力明顯增強,規模以上制造業重點領域企業每億元營業收入高價值專利數接近4件,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明顯提高;知識產權運用機制更加健全,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顯著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穩步提高,保護規則更加完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程度不斷加強,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供給顯著增強。
為實現上述目標,《行動方案》從加強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創造、深化重點產業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強化重點產業知識產權保護、提升重點產業知識產權服務能力等4方面部署了10項重點任務。
《行動方案》提出,提高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創造質量,引導各類創新主體培育布局一批產業競爭力強、市場效益突出的高價值專利。支持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行業組織、研發機構等實施一批專利導航示范項目,形成一批專利導航圖譜,助力提高研發起點、優化專利布局、規避知識產權風險,維護產業鏈安全穩定。
《行動方案》明確,深化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支持提升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等的商標品牌價值,充分發揮商標品牌指導站作用,推動打造附加值高、影響力強的企業和區域品牌。
《行動方案》提出,支持行業組織、產業聯盟、專業機構開展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策略研究,探索數據生產、流通、利用、共享等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保護路徑。充分發揮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速維權中心作用,聚焦產業發展需求,提高重點產業鏈配套企業備案數量,一體推進快速預審、確權、維權。
《行動方案》明確,深入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廣泛開展銀企對接、政策宣講等活動,暢通知識產權融資渠道。引導風險投資更多投向具有高價值知識產權的創新主體,助力專利技術產業化實施。在硬科技屬性評價和上市培育機制中,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權重,服務成長性好的高科技企業上市融資。
《行動方案》強調,加強重點產業集聚區知識產權服務。鼓勵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中國軟件名城(園)、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等園區(基地)、各類先導區引進專業的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機構,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能力,支撐區域產業政策制定、產業規劃、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等工作。
此外,《行動方案》還從加強組織協調、強化智力支撐、營造良好環境等3方面提出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