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曉
摘 要|高校學生社團是學生校園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第二課堂”育人體系的重要陣地,也是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重要途徑。本文分析了當前高校學生社團建設存在的問題,研究在高校學生社團中加強黨團組織建設的重要性,進一步探索其育人模式,以期為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三全育人”體系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學生社團;黨團組織建設;育人模式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高校學生社團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是高校學生根據成長成才需要,結合自身興趣特長,在高校黨委的領導和團委的指導下開展活動的群眾性學生團體?!案咝W生社團在豐富學生課外生活、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繁榮校園健康文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碑斍埃咝W生社團在積極發展建設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將探究在高校學生社團中加強黨團組織建設的重要性和育人模式,對推動高校學生社團健康發展,更好地發揮社團育人的優勢,創新基層黨團組織建設,提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1 高校學生社團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校學生社團存在著思政引領程度不足、凝聚戰斗力不足、組織建設有待完善等問題,從發展速度、規模、質量等方面嚴重影響了高校學生社團的健康發展和育人效果。
1.1 思想引領程度不足
一方面,高校學生社團以“興趣小組”組成,組織較為松散,社團活動“重娛樂,輕思想”,據相關調查,各高校思想政治類、志愿公益類社團數量普遍較少,文體類社團如街舞社、動漫社、相聲社、籃球社等較多,活動內容缺少內涵建設,形式表面單一,娛樂化傾向較為明顯。另一方面,學生社團活動與思想政治教育無法做到深度融合。學生社團活動內容的內涵不夠深刻,缺少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浸潤和支撐;社員的政治理論學習不足,停留在單純地開展校園文化活動上,缺少對活動的思考和理論指導。高校學生社團發展目前缺少方向指引,其活動重心偏向實踐類文體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等,系統的理論學習活動較少,大多停留在簡單宣讀政策方針層面,思想引領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實效不足。
1.2 凝聚戰斗力不足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學生社團呈現出多元化、規?;陌l展特征,導致學生社團選擇余地廣,參與數量多,社團結構松散不穩定?!靶乱淮嗄陮W生普遍存在理想自我的典型特征也導致興趣群體的集體主義精神不強。興趣成了學生社團創建的內在驅動力,個人能力強、協作能力差的問題在學生社團中普遍存在?!睂W生個體差異大,興趣廣而不持久,社團活動參與積極性不夠高,社團中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足,無法形成較強的組織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難以落實。
1.3 組織建設有待完善
高校學生社團由學生自主運營管理,其制度建設還不夠完善,活動運行機制不夠健全,社團活動的開展缺少制度規范和管理,發展良莠不齊。在社團隊伍建設方面,社員的準入門檻比較低、社團骨干遴選考核標準不一、指導教師大多數由學校黨政管理干部、輔導員等兼任,無法有效滿足學生在專業指導和實踐上的需要。在活動保障方面,社團活動經費、場地支持等由學校提供必要經費,還有存在一些自籌經費和社會合作的支持方式。“社會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社團經費、場地等客觀條件的不足,但在活動內容上不可避免地會尋求滿足其宣傳要求和合作目的,導致在活動監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育人效果提升等方面加大了社團活動組織者的難度,增加了活動的不可控性,不利于社團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和效果提升?!?/p>
2 在高校學生社團中加強黨團建設的重要意義
教育部、共青團中央發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團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探索和推進在學生社團中建立黨組織、團組織,加強政治指導,在社團活動中融入生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社團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在學生社團中加強黨團組織建設是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探索和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社團健康有序發展的迫切需求,是加強黨對高校全面領導的重要抓手。
2.1 提高社團政治功能和思想引領
《中國共產黨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第十三條中指出,學生黨支部應當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筑牢學生理想信念根基,引導學生刻苦學習、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其主要職責之一為“支持、指導和幫助團支部、班委會以及學生社團根據學生特點開展工作”,推進黨建進學生社團,在學生社團中設立黨支部,可以增強黨的領導力和號召力,提高社團政治功能,加強社員思想引領,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學生更好地聽黨話、跟黨走,有利于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把支部建設成帶領社團全面發展,切實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堅強戰斗堡壘,打通學生社團建設的最后一公里。
2.2 發揮團結服務青年橋梁作用
高校學生社團由共青團組織具體指導,與學生會和其他學生組織一道,成為團組織開展青年工作、做好思想引領的陣地和延伸。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示“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是黨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要把工作延伸到廣大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在哪里、有什么需求,團組織就建在哪里、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健全學生社團團組織,有利于有效發揮團結青年、聯系青年、凝聚青年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為實施素質教育、引導學生適應社會、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等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2.3 創新學生社團活動形式
高校學生社團作為高?!暗诙n堂”育人體系的重要陣地,為學生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提供平臺。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抓手,加強學生社團黨團建設,將學生社團活動與德、智、體、美、勞“五育”深度融合,進一步增強社團活動的多樣性和趣味性,提升青年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重點培養建設思政類社團、學術類社團和志愿服務類社團等,同時充分發揮其他學生社團的優勢,共同構建健康、良好、有序的學生社團發展格局,推動完善“三全育人”體系。
3 高校學生社團黨團組織建設的育人模式
3.1 價值引領
“把握高校學生社團思想政治教育方向首先要牢固樹立思想政治教育在該項工作中的指導性地位,這是促進社團健康良好發展的政治基礎?!睂W生社團以黨團組織建設為抓手,堅持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團發展方向、活動主題內涵和成員思想引領等方面發揮重要的價值引領作用。社團將思想政治學習與專業、科研、實踐相結合,開展以德、智、體、美、勞為主題的社團活動,引領學生黨員、社團成員深刻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在參與社團活動中樹立品德、增長知識、強健體魄、提高修養、誠實勞動,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3.2 思想引領
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在學生社團中探索建立黨支部、團支部,通過學生社團、黨團的組織建設,帶動學生社團的理論武裝和思想引領。一方面,社團成員在黨團組織帶領下,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定期開展理論學習、實踐研學、交流分析,以及主題黨日、團日活動等,強化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養,將理論學習成果用以推動和指導社團工作實踐,提升學生社團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另一方面,構建起“黨—團—社團”聯動機制,創新社團思想建設模式,為黨團組織培育后備人才,增強社團的團結凝聚功能,滿足社團內在發展的需求,進一步發揮黨團組織引領帶動青年學生、引導社團健康有序發展的作用。
3.3 文化引領
高校學生社團是學生校園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揮文化育人的重要陣地。在黨團組織引領下,社團要構建長遠發展規劃,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結合學校學科專業優勢,樹立社團品牌文化,打造社團特色活動,搭建起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發揮專業特長的舞臺,形成社團先進文化。同時,社團要充分整合資源,暢通發展渠道,孵化社團建設成果,弘揚社團文化正能量。利用校內、校外媒體宣傳展示社團建設和育人成果,在廣大青年學生中營造政治立場堅定、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提升社團文化感召力和凝聚力,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優化校風學風和教育環境,強化學生社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
3.4 組織引領
從整體管理方面,學生社團管理應采取學校和學院雙重管理,學校黨委、黨委學生工作部、校團委、社團管理部門、學生社團黨團組織、指導教師、學生社團等多級聯動運行,共同指導和促進學生社團良好有序發展;從組織建設方面,應借鑒黨團組織建設的經驗做法,在學生社團黨支部、團支部中選優配齊支部班子委員,注重加強對支部委員會和支部書記隊伍的培養,提升社團學生干部的政治素養、綜合能力和示范引領作用。從后備力量培育方面,完善社團成員的吸納機制,建立社團骨干選拔培養機制,將社團成員推優入黨作為履行共青團的政治功能的重要抓手,不斷提高學生社團組織的先進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要解決當前高校學生社團發展的實際問題,結合高校學生社團的屬性,在其中加強黨團組織建設十分必要,不僅能夠提高社團政治功能和思想引領,搭建起團結服務青年橋梁,還能夠創新學生社團活動形式,進一步探索出黨團組織進社團育人模式,從價值引領、思想引領、文化引領和組織引領等方面,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社團延伸和高校學生黨員培養教育工作向社團延伸”的目標,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于濤,謝嘉珣.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進社團芻議——以西南大學學生社團特設黨支部為例[J].領導科學論壇,2022(8).
[2]郭悅川,鐘耀慶.高校學生社團中建立學生黨支部模式改革探索[J].公關世界理論版,2021(1):125-126.
[3]鄧碩.高校學生社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實現途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20).
[4]胡龍宇,徐玉婷.新時期高校學生社團建設路徑的理性探析[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10).
[5]牛奔.高校學生工作與學生黨建的關系探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1).
Research on the Party and League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Education Mode of Student Socie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ng Xiao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 society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students 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education system, and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 socie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ies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and League organizations in Student socie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further explores its educational model,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deepening the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Student society; Construction of Party and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s; Education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