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 韓聰 孫旭江

摘要: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提高對實現我國工業強國的建設目標至關重要。本文指出了當前成果轉化過程里中小微企業與普通科研工作者甚至學生之間溝通不暢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計算機技術實現的科研成果轉化平臺的建設方案,點明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以及需要實現的技術指標,并設計了平臺實現的技術路線,探討了平臺預期發揮作用的其他方面。
關鍵詞:成果轉化;MIS信息平臺;中小微企業;普通科研工作者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23)29-0108-03
0 引言
我國是工業大國,尚不能稱之為工業強國。我國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要求廣大高校、科研院所配合生產企業,加速順暢地實現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轉化。國家高度重視,為此設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是指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并實現商品化、規模化、國際化,最終形成科技產業能力。相對較發達國家,我國的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存在差距,原因較多,其中生產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系路徑的不通暢是一個重要原因。
在運用計算機科學建設各領域業務管理平臺方面,我國并不落后。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國內建設了為數不少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服務平臺,包括信息網絡服務平臺、科技資源共享平臺、技術轉移服務平臺、企業產業支撐服務平臺等,這些平臺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在如下方面不夠重視[1-2]:
1)更應關注有形的諸如專利、論文、項目等成果的推介,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缺乏資金,所需往往也不是太“高大上”,所以支持力度欠缺。
2)更應關注人才、專家、學者的推介,這些人往往“身價不低”,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更需要 普通的、實踐能力較強的科研人員甚至學生就可以滿足需求。
3)對展現一個高校或科研機構科研現狀和能力的全面性不夠重視。
4)企事業所需,直接實時與高校等科研院所溝通方面還不夠便捷,科技成果缺乏轉化渠道。
5) 科技成果轉化不僅僅體現在具體項目能力上,高校的最主要的職能還是學生人才的培養,應該開發平臺,方便生產企業直接查找學生人才[3]。
為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的信息管理平臺,可以支持生產企業、高校等科研院所、管理服務部門等開展成果、人才、需求的及時、便捷、有效溝通以及權威迅速的管理或認證業務。假以時日,大量、不間斷的可靠數據,還可以為更多領域提供高效、智能的信息服務。
1 科學意義、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分析
1.1 平臺研究的科學意義
平臺是計算機軟件工程理論、方法、技術在科技成果轉化領域的一次運用,也是綜合運用計算機網絡、數據庫、Web開發、中間件技術、工作流技術的工程實踐。項目的實施可以為任意單個學校或科研院所服務,也可以為政府部門服務,涵蓋眾多科研單位以及生產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需求與產出。后者根據實用價值,同時不間斷可靠數據的整理與積累,為后續的大數據分析提供條件。
1.2 經濟效益分析
企事業擁有科技成果應用的需求和資金,高校等科研機構具有科技成果產出和人才培養的環境和優勢,各方優勢互補,互相促進。
1)生產企業通過平臺高效、適宜地獲取科技支持,必然會提高效率、提高質量、節省成本,實現更高產出,自然會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2)科研機構通過橫向課題、科技服務等方式輸出科技成果,獲取資金,一方面可以創造條件追求更高成果,另一方面也產生了經濟效益。
3)平臺展現高校培養學生的科技成果,方便學生發揮所學,創造效益。
1.3 社會效益分析
1)便于高校服務地方。實現企事業科技需求與高校科技產出及人才培養的高效對接,使高校(尤其是省屬市屬高校)科技產出與人才培養更趨實效,使生產企業尤其是地方單位的科技服務需求獲得更貼切滿足。
2)提高服務管理水平。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必須加強相關部門的管理以保護各參與方的利益,平臺追求實現管理的規范性、便捷性、權威性。
3)便于展現地方生產企業應用高校科技成果的情況,也便于展現高校服務企業的成效。
4)為建設企業-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創造溝通條件。
5)平臺對高校科技成果的企事業應用轉化信息的記載,也可作為調整培養方案、規范教學行為、參加專業建設評估和“雙一流”建設考評的重要依據。
6)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提供支持條件。
2 具體研究內容和重點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
平臺主體業務就是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建立生產企業需求方與高校科技成果提供方之間的溝通和服務渠道。注重雙方滿足多種轉化需求的不同類別基礎數據的可信賴存儲[4]。
2.1 具體研究內容
1)實現分專業分類型的科研院所可信科研成果數據的分類存儲和查詢功能
①以通用、規范的方式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庫。成果提供者可以在自己的權限內錄入成果、成果的支撐材料以及聯系方式,不同層級主管負責確認并協助管理這些數據。注意建立支持成果的關鍵詞。
②支持友好方便的成果查詢。科研成果要以方便友好的方式支持查詢與展示。支持多媒體數據;支持單一完成人的深度搜索和多個完成人的廣度搜索;搜索依據要具有一定的智能性;搜索結果以成果成功轉化優先和時間由近及遠優先兩種方式呈現。另外,平臺要支持廣告滾動式展示成果的名稱。
③提供異構數據融入的支持。為了提高效率和支持數據積累,平臺要支持形式多樣的數據的導入與導出。
2)實現生產企業科技需求信息的維護與查詢
①生產企業進行信息注冊,管理者負責完成身份與資格的驗證。
②為生產企業科技成果需求提供信息的錄入與規范化展現。平臺提供范本,成果需求方按照范本提交需求、條件、要求,同樣要支持關鍵詞設置。
③支持生產企業技術需求信息的查詢。
3)科技成果供求雙方意向合同的簽訂、審核與驗收
①成果供求雙方達成合作意向后,平臺支持合作合同的擬簽。
②合同簽訂后,院所主管部門負責審核把關。
③科技成果轉化成功后,合作雙方錄入確認信息,高校主管部門審批通過,完成整個轉化過程,同時記錄成果負責人的成果轉化業績。
4)院所主管部門的服務功能
①高校科技成果的審核與驗證。
②生產企業資質審核與驗證。
③成果轉化合同的審核審批。
④成果轉化完成的確認。
2.2 重點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包括
1)成果轉化業務基于Internet的B/S模式MIS 模型建立與實現技術。
2)可預期大數據量的存儲技術。
3)可預期多用戶訪問并發控制技術。
4)數據安全保障技術。
5)工作流技術。
3 平臺需要達到的技術指標
1)科技成果數據規模龐大,隨著時間的推移,增量更大,要求平臺實現信息的可靠海量存儲。
2)實現數據庫的2級存儲,5年內數據存放于活躍庫中,超過期限的數據存放于備用庫中。
3)網絡通暢的前提下,客戶訪問平臺的響應時間要限制在毫秒級,這在2級數據庫海量數據訪問以及高并發訪問方面提出挑戰。
4)用戶操作界面便捷、舒適、規范,功能查找方便。
4 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平臺開發的技術路線如圖1所示。
項目所研發系統按照面向對象的軟件工程進行,采用MVC架構使得代碼結構清晰,減少工作量并減少程序耦合[5],從分析、設計、實現到發布實施,按照Java 生態中相關技術要求按階段形成不同形式的成果,各階段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不盡相同,在需求分析階段,采用向專家咨詢、業務應用調研、文獻分析等方法;在總體設計階段,按照面向對象思想,以功能分析法、結合過往設計經驗總結的方法;在設計實現并發布實施階段,多采用定性分析、實驗、經驗總結等方法。
5 小結
本文在中小微企業和普通科研工作者(包括學生)之間,提出了一個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構建科研成果供求通道的平臺解決方案。本方案可實現成果轉化信息平臺上面生產技術需求相關信息與科研成果供給相關信息的友好查詢與展示,方便雙方建立聯系,便于職能部門施加管理與統計,在企業技術升級與引導科研工作者科研活動的實用性提高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此外,隨著平臺的應用,數據資源的積累,稍作功能升級,便可在如下方面發揮作用。
1)對地方生產企業從院所尋求適宜科技成果或科技人才支持創造條件。
2)在幫助院所及時發現企事業需求,為更好提供科技支持與服務,及時調整科研方向和培養目標方面發揮作用。
3)平臺可在院所改革科研評價體系方面發揮作用。
4)平臺可在大學生選擇學習方向、了解職業需求等方面發揮作用。
5)平臺可在高校進行教師科研業績考核方面發揮作用。
6)如果平臺被眾多院校使用,將在高校科研特色、科技水平展現方面發揮作用。
7)大量、持續、可信的成果與需求信息的積累,為大數據分析提供條件,將在企業經營狀況、更多領域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 高偉.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問題與
建議分析[J]. 黑龍江科學,2021,12(4):
118-119.
[2] 方齊,謝洪明.科技成果轉化政策供給
與政策協調的組態效應[J].科學學研
究,2022,40(6):991-1000.
[3] 程雄,呂建秋.高校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對策研究:國內經驗與借鑒:基于八省
十所高校的調研[J]. 科技管理研究,
2018,38(7):126-131.
[4] 杜孝田,康陽,張翼,等.高校科技成果
轉化難點及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
2020(1):125-127.
[5] 杜成龍.基于MVC模式的三層架構研
究[J].軟件,2022,43(6):100-102.
【通聯編輯:唐一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