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祖曉偉,馮 琳,邊佳偉,王新民,楊 丹,侯玉漂
1.河北省畜牧總站,河北石家莊 050011;
2.河北省獸藥飼料工作總站,河北石家莊 050011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深入實施飼用豆粕減量替代行動要求,2023 年以來,河北省農業農村系統上下聯動,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從供需兩端同時發力,以“提效、開源、調結構”等技術措施為抓手,以河北省飼料糧豆粕用量占比持續下降、新型蛋白飼料資源開發能力持續增強、優質飼草供給持續增加為目標,大力推進飼用豆粕減量替代工作落實落細,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積極貢獻。
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三年行動方案》精神,推進河北省飼料行業豆粕減量替代行動取得實效,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多次組織飼料和養殖方面的專家和技術推廣人員就飼用豆粕減量替代工作召開專題研究。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于2023 年5 月印發了《河北省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三年行動方案》(冀農函〔2023〕84 號),明確了任務和技術路徑,同時成立了飼用豆粕減量替代工作領導小組,為全省飼用豆粕減量替代工作有效有序開展提供了保障。
一是2023 年5 月19 日河北省飼料工業協會舉辦培訓會,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譙仕彥就豆粕減量替代技術進行了培訓,全省飼料行業800余人參加;二是組織全省13 個市飼料管理人員和飼料企業人員300 余人通過網絡觀看的形式參加全國畜牧總站舉辦的《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糧生產技術規范》宣貫培訓班;三是保定市農業農村局于10 月17~18 日在淶源縣組織了全市豆粕減量替代技術培訓,各市(區、縣)飼料行業主管局長及股(站、中心)長、部分飼料企業負責人共計67 人參加培訓。通過培訓進一步宣傳了國家飼用豆粕減量替代戰略的意義,提高了飼料行業對豆粕減量替代工作的認識;同時進一步提升了河北省飼用豆粕減量替代技術水平,引導河北省飼料和養殖行業減少豆粕用量、促進飼料糧節約降耗,全面推進了河北省飼料行業豆粕減量替代行動。
豆粕作為當前飼料工業的主要蛋白原料之一,隨著飼料產量增加使用量逐年增加,國內大豆產量有限,因而大豆進口量持續增加,但受中美貿易戰、俄烏戰爭、極端氣候災害等影響,大豆進口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造成大豆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給養殖行業節本增效帶來較大阻力。河北省是畜牧大省,尤其是蛋雞、奶牛、生豬養殖規模均居全國前列,每年豆粕需求量很大,去年以來豆粕、玉米等飼料原料價格一直高位運行,市場低迷。為此,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安排河北省畜牧總站聯合行業專家,組建專家團隊,共同開展主要畜種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糧研究,集成了低蛋白低豆粕日糧精準配方,并將低豆粕低成本日糧配方推薦到飼料生產企業及生豬、肉禽、奶牛、蛋雞、肉羊等養殖主體,助力養殖主體實現降本增效。河北滄州獻縣河北樂壽農牧集團是河北省飼料生產、肉鴨養殖加工綜合型龍頭企業,通過可利用氨基酸平衡技術,參考相關國家團體標準,在保證生產指標不降低的前提下,采用雜粕與降低飼料蛋白2~3 個百分點相結合,豬料豆粕使用量下降3~4 個百分點;通過使用玉米副產品及發酵產品降低蛋雞料豆粕用量2~3 個百分點;通過小麥副產品等原料的使用,肉鴨料基本實現無豆粕生產,并且經濟效益未受到影響。通過以上方式,該公司僅2023 年上半年同比豆粕用量就減少約2000 噸。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都有地域性的特色飼料資源,河北省也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稟賦,大力挖掘新型蛋白飼料資源。
1.毛皮動物屠體飼料化利用秦皇島市昌黎縣是狐貉養殖大縣,打皮后的胴體豐富,2022年農業農村部將河北省昌黎縣定為毛皮動物屠體飼料化利用試點,在省農業農村廳的統一安排部署下,昌黎縣組織動物源性飼料生產企業參加試點工作。狐貉加工的骨粉、肉骨粉、飼料油已經通過認定(嚴禁飼喂反芻動物等),用狐貉胴體生產的蛋白飼料原料在嚴格管控條件下,對替代大豆蛋白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將其在全省試驗推廣,到2025 年,全省年生產毛皮動物屠體飼料預計達到6000 噸左右。

2.開發利用秸稈單細胞蛋白唐山市海港區中科康源(唐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中科院研發生物制造先進技術,聯合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等研發單位,系統集成了秸稈抗降解屏障的解構、高效酶解糖化、高固同步糖化發酵等關鍵技術,首創了由多項專利保護的秸稈單細胞蛋白生產工藝,蛋白含量提高30%,生產成本低于1500 元,約為豆粕價格三分之一,同步解決我國蛋白的缺乏以及秸稈清潔利用“卡脖子”難題。本項目正式投產后,計劃與大北農集團、新希望集團等單位聯合建立“蛋白飼料生物制造創新聯合體”,共同推進飼料養殖行業豆粕減量替代。
3.充分利用其他雜粕張北中糧、察北正大、塞北九州大地三家飼料生產企業配合飼料、濃縮飼料、精料補充料占全張家口市產量80%以上,且具備一定的研發能力,河北省張家口市選擇這三家企業為豆粕減量試點,在各自集團總部的支持下,積極尋找豆粕替代品,研發新產品,豆粕減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察北正大飼料生產企業通過研發新產品,使用菜籽粕和棉籽粕替代豆粕使用量,截至目前,豆粕使用量較2022年減少近10%;塞北九州大地飼料生產企業使用芝麻粕、胡麻粕、棉籽粕替代豆粕,經過多次試驗,更改配方,有效減少了豆粕使用量,替代率達到10%以上。

隨著國家糧改飼、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等政策的實施,河北省飼草產業發展形勢逐年向好,河北省制定的《奶業振興規劃綱要》《推進肉牛肉羊生產發展五年行動方案》等政策進一步助推了本省飼草料產業的發展。近年來河北省提升了飼草料保障能力,著眼奶牛、肉牛、肉羊生產需求,建成了一批優質飼草料生產基地,加速推進了草食畜粗飼料的本地化發展進程。河北省滄州市是傳統的苜蓿種植區,尤其是黃驊市和南皮縣,苜蓿生產企業集中,黃驊市林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種植苜蓿7700 畝,黃驊市豐茂盛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苜蓿4800 畝,南皮青宸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種植苜蓿9000 畝等。生產管理技術和機械化水平高,為苜蓿草產品品質和產量提供了保障,生產的苜蓿除供給當地奶牛企業外,還遠銷往山東、河南等省,為增草節糧,減少草食畜精飼料,特別是蛋白類飼料用量做出了積極貢獻。未來河北省將進一步加大全株青貯玉米、苜蓿、飼用燕麥等優質飼草的供給,調整草食畜日糧結構,通過“以草代料”提高草食畜養殖中優質飼草的飼喂比重,降低豆粕等蛋白飼料原料的使用量。
經過近一年的推進,河北省的飼用豆粕減量替代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傳統思維不容易改變。從20 世紀80年代正大進入中國,我國的飼料配方就主要以玉米和豆粕為主,配方結構使用了幾十年,已經固化成思維慣性和信賴,很難一朝一夕徹底改變,尤其是養殖企業更是認為蛋白飼料就是豆粕,增蛋白就加豆粕,如果豆粕降了,飼料中蛋白水平就無法保證,這種根深蒂固的思維給飼用豆粕減量工作推進造成了一定困難。二是可替代豆粕的蛋白原材料不夠豐富。動物對蛋白的需求實際是對氨基酸的需求,雖然可通過低蛋白日糧技術,在飼料中添加工業合成氨基酸,補足原料中的短板營養元素,配合使用酶制劑等技術措施,在豆粕減量時,保證動物的生產性能不受影響。但是目前部分工業合成氨基酸價格較高,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降本增效。另外,菜籽粕、棉籽粕、葵仁粕、花生粕等雜粕,除數量上不能滿足需求外,質量參差不齊,尚不能充分滿足現代飼料工業生產需要,飼用豆粕減量工作受到制約。
未來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按照河北省飼用豆粕減量替代工作方案中確定的任務目標,有序有效推進各項工作。一要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從糧食安全、國家戰略的角度加大宣傳,提高人們對豆粕減量替代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各類生產經營主體積極主動參與到豆粕減量替代行動中來,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應有的貢獻。二是繼續加強技術培訓。進一步對飼料生產技術人員和養殖行業人員開展飼用豆粕減量替代技術培訓,從供需兩端發力,提高河北省飼用豆粕減量替代技術水平。三要繼續加大技術研發推廣。進一步聯合河北省專家團隊、產業創新團隊及有關科研院所,聚焦“降蛋白、提效率、減豆粕、挖資源、增飼草”工作思路, 開展聯合攻關,破解飼用豆粕減量替代技術瓶頸。充分發揮各級飼料技術推廣部門的力量,加強實用技術推廣,用事實和數據引導各類養殖主體科學使用多元化原料配制飼料,最大程度減少豆粕的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