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云,賴俊鋒,何林燕
(1.東莞理工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廣東 東莞 230001;2.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廣東 東莞 230001)
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形勢,環境規制的有效性及其經濟后果成為當今世界的熱點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全球性環境污染治理方案已經刻不容緩。《巴黎氣候協定》根據全球氣候變化提出預案:全球的平均氣溫需要比前工業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 ℃以內,在2050 年左右達到零排放,實現碳中和。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提出了在2030 年實現碳達峰,2060 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提出了樹立質量發展綠色導向,企業間的競爭已經從產品質量競爭轉變為產品全生命周期和價值鏈管理中的綠色質量競爭,推行綠色質量管理勢在必行。
綠色質量管理(Green Quality Management,GWM)是一種全新的質量管理理念,在綠色消費需求驅動下應運而生,它以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管理為出發點,以可持續發展理論、消費者需求理論和綠色供應鏈管理為理論基礎,以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為導向,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基本理念,以增強顧客滿意度為宗旨,以市場競爭為手段,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到產品設計、制造、服務的全過程中,使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最小化。在產品全生命周期內,通過減少環境影響、節約資源、提高能源效率、優化產品生命周期等手段,達到提高產品品質的目的。通過對產品從設計、生產到報廢回收的全過程進行監控和管理,最終實現綠色產品的全生命周期質量控制。這是一種注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質量管理方法,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到產品設計、生產、使用直至報廢回收的全過程,能夠充分發揮質量管理活動對于整個社會資源配置的積極作用,實現企業的環境保護和經濟效益雙贏。通過實施綠色質量管理,可以實現企業產品與服務的綠色設計和使用,既符合產品質量管理要求,又能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綠色質量管理涵蓋六個板塊內容:①綠色設計,在產品設計階段考慮環境保護,優化產品結構和材料,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消耗。②綠色采購,選擇環保材料和供應商,對供應商進行環境保護審核。例如蘋果公司的MacBook 筆記本電腦,在設計中考慮到電子垃圾的回收和處理問題,選擇采用更高效的電子元件和材料,使用可回收的鋁材,并包含可重復使用的零件。③綠色生產,控制生產過程中的排放和廢棄物的處理,加強節能減排,推廣清潔生產技術。④綠色物流,優化物流方式,減少運輸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⑤綠色銷售,倡導消費者購買環保產品,提供環保使用說明書。⑥綠色售后,建立回收機制,對廢棄產品進行回收和再利用,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企業實施綠色質量管理過程,需要從戰略層面加以定位,在質量管理中融入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納入企業發展戰略,在運營過程中將綠色質量管理落實到企業運行的各個環節,實現全員、全過程綠色質量管理。
企業需要明確自己的環保目標,涵蓋對環境的貢獻和對環境的影響,積極參與綠色認證,制定相關的環保政策和計劃,將環保納入到企業的整體戰略中。企業可以設置可持續發展目標,如減少能源消耗、減少廢棄物產生、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等,這些目標可以作為企業質量管理計劃的一部分。制定目標可以幫助企業跟蹤其環境表現,并提高對環境的意識。如寶潔中國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現場發布了未來十年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使命2030”。通過聚焦氣候變化、廢棄物和水資源三大關鍵挑戰,并將目標貫穿頂尖品牌、全球供應鏈、社群和員工,以實現可持續發展規模化效應,讓地球家園變得更加美好。另外,豐田汽車公司制定了2050 年環保愿景、聯合利華集團制定了2025 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等等,許多企業都在積極響應低碳轉型的號召。
企業可以對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評估,以確定它們在環境和社會方面的影響,從而制定相應的改進計劃。對環境(如污染和廢物)風險進行評估,以確定潛在的環境影響和采取適當的措施來減少這些影響,通過對企業的生產過程、原材料和產品進行環境評價,了解企業的環境影響和可能存在的環境風險,為制定環保措施提供依據。
在產品設計階段,采用質量功能展開(QFD),充分考慮產品的環境影響,識別顧客的綠色消費需求,把這些需求轉化為產品特性/功能/要求,采用環保材料、技術和工藝,設計符合環保標準的產品,降低產品的環境影響。美國的Patagonia 公司憑借有機棉和100%再生面料制造其服裝產品的理念在服裝市場贏得了大批環保衛士的青睞。
在生產過程中,采用環保工藝和設備,嚴格控制污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實施能源管理系統,通過對能源的有效利用來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使綠色質量從后期的反應式的質量控制向早期的預防式質量控制轉變;通過實施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控制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排放物排放和廢棄物產生,以及確保產品質量符合標準和規范。
供應鏈是指由原材料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用戶組成的鏈狀結構、通道或網絡。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從原材料獲取到產品的制造、運輸、使用過程都會產生廢棄物,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威脅人類的健康和生態平衡。綠色供應鏈管理要求評估供應商的環境表現,在采購原材料時選擇環保材料和產品,避免使用有害物質,優化運輸和倉儲。
企業需要積極宣傳環保理念,提高員工和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推廣環保產品和服務,促進可持續發展。為員工提供培訓、環境教育、認證和獎勵計劃,以增加他們對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認識和理解,推廣綠色生活方式。公開其環境表現和采取的環保措施,以增加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和認可。消費者可以通過掃產品上的二維碼了解到產品的制作流程和具有環保特性的產品亮點;在企業官網上公開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的綠色保護措施等。參與社區活動,支持環保活動,以提高公眾對企業的認可和支持。
企業需要定期對綠色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審核和改進,確保環保政策和計劃的有效實施,提高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通過PDCA 循環,不斷完善綠色質量管理體系,幫助企業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更好的引領消費者綠色消費,培養和打開綠色市場,幫助企業更好的維持長期的利益關系。
與企業綠色質量管理相關的國際標準包括: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標準,為組織提供了建立和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框架;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標準,旨在幫助組織制定、實施、維護和改進能源管理體系;ISO 14064:溫室氣體管理和核查標準,提供了一套溫室氣體排放核查、報告和驗證的要求和指南。ISO26000:社會責任指南,為組織提供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指南。ISO14020:環境標志和聲明標準,為消費者提供了識別環保產品和服務的信息,有助于促進環境保護。ISO14040/14044:生命周期評價標準,為評估產品和服務的環境影響提供了方法和框架。此外,還有一些地區性的綠色質量管理標準,如歐盟的EMAS(環境管理與審計制度)等。這些標準可以幫助組織實現綠色質量管理,提高環境績效,滿足利益相關者的期望,促進可持續發展。
除了導入這些標準之外,企業可以建立綠色質量管理評價模型,采用模型對企業進行綠色質量管理評價,主要包括:確定企業環境、管理、產品和服務的綠色質量;確定企業綠色質量的范圍、管理方案和措施、保證體系。通過對企業全方位的綠色理念滲透管理探索,從而逐步構建和完善企業綠色質量管理評價指標體系。①環保政策和目標:企業是否擁有明確的、可度量和可追蹤的環保政策和目標,以及是否能夠執行這些政策和目標。②綠色設計和制造:企業是否采用了綠色設計和制造的最佳實踐,以減少產品的環境影響。③環境績效:企業是否定期監測和評估其環境績效,例如能源消耗、廢物產生和排放量等。企業是否在逐步改善其環境績效,并實施節能和減排措施。④質量控制:企業是否擁有一套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包括產品測試、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這些體系應該與環保政策和目標相一致,確保產品的環保標準得到滿足。⑤法規合規:企業是否遵守適用的環境法規和標準,以及是否對此進行了充分培訓和意識教育。⑥社會責任:企業是否積極參與社會和環保企業的活動,以及是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數字化時代,企業開展綠色質量管理不僅需要重視傳統的質量管理方法,還必須采用新的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數字化技術在企業綠色質量管理方面可以發揮多方面的促進作用,具體包括:①提高生產效率:數字化技術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生產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智能工廠,打造低能耗、自動化的綠色運營體系,減少人力資源的浪費和錯誤,提高生產效率。②優化供應鏈管理:數字化技術可以幫助企業優化供應鏈管理,減少物流和能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③改進質量控制:數字化技術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對質量控制的精細化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減少資源和能源浪費,促進可持續發展。④實現綠色設計:數字化技術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綠色設計,從設計階段就考慮環保和資源節約問題,減少環境影響,提高企業形象和競爭力。⑤節約能源和資源:通過數字化技術對生產和物流的監控和優化,減少能源和資源的浪費,降低企業的環境影響和成本。⑥提高產品可追溯性:數字化技術可以實現對產品生產過程的全程監控和記錄,提高產品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有利于解決質量問題和提高客戶信任度。⑦加強風險管理:數字化技術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對風險的監控和管理,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
數字化技術對企業綠色質量管理的作用機制體現在:①數據化決策:數字化技術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數據化決策,通過對數據的收集、分析和應用,制定更科學、更有效的綠色質量管理策略,提高管理水平。②信息共享:數字化技術可以實現信息的共享和傳遞,促進企業內部各部門和員工之間的協作和溝通,提高工作效率和減少資源浪費。③精細化管理:數字化技術可以實現對生產和質量控制的精細化管理,通過精準監控和分析,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④智能化生產:數字化技術可以實現生產自動化和智能化,減少人力資源浪費和錯誤,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水平。⑤整合和創新:數字化技術可以幫助企業整合不同部門和信息,創新生產和管理模式,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促進企業內部和外部合作和協同,共同推動綠色質量管理和可持續發展。⑥實現智慧化管理:數字化技術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數據驅動的綠色質量管理,通過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效率,幫助企業優化客戶體驗,通過數據分析和應用,實現個性化定制和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總之,在雙碳目標的背景下,綠色質量管理是一種全新的質量管理理念,它將綠色質量理念融入到整個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中心,以降低環境影響為目標。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正發生著根本性的變革,綠色質量管理成為了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企業綠色質量管理在數字時代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數字技術為綠色質量管理提供強而有力的技術支撐,企業需要正視數字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重新審視自己的產品設計、制造和服務過程,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數字化綠色質量管理模式,完善綠色質量管理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提高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