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平
(國能神福(龍巖)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福建 龍巖 364000)
在電力自動化控制系統中,積極使用標準化智能技術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未來發展中必然的趨勢。由于電力系統的規模龐大,內部結構較為復雜,系統結構之間流動性較強,在數據信息之間需要消耗較大的功率,對信息儲存功能有較高的要求。所以,智能技術在電力和發電過程中,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促使電力自動化控制系統運作更加便捷和高效。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標準化智能技術滲透到社會生產的各個領域。在電力系統工程中,標準化智能技術的加入使電氣工程自動化的調整把控方面更加科學合理。社會對電力資源的需求逐漸增多,為了滿足合理的供需關系,標準化智能技術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現如今,在科學技術不斷創新和進步的背景下,智能技術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也是目前電力行業中重點關注的問題。在智能技術的設計中,會把人類的思維模式和行為傳遞到智能技術中,保證智能技術可以適應某些外部的環境,提高在電力自動化控制中的工作效率,特別是在處理和分析相關的數據信息時,充分發揮自動化的優勢,及時對電力系統中各種數據信息進行調整,增強系統之間的運行速度。標準化是一項基礎工作,是自動化控制系統科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技術可以發揮更加高效的控制功能,提高系統和電力設備的應用效果,實現自動化的控制手段,減少不確定因素對電力系統造成的影響。智能技術的應用原理主要是利用計算機系統,摒棄傳統的計算機控制模式,提升電力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性能,確保系統可以在可控的狀態下,更加高質量地完成自動化控制工作。另一方面,標準化智能技術有著簡單、穩定、可靠的特性,合理加入標準化智能技術,推動電力系統電氣工程自動化發展,為我國的電力行業做出貢獻。
在電力系統中,標準化智能技術可以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標準化智能技術用通俗的語言講述,就是機器標準化智能,將人腦智能輸入到計算機程序中,實現信息的接受與反應、自動識別圖片等能力。并且,標準化智能技術可以實現自動甄別人類的行為活動,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可以說,標準化智能技術就是第二個人腦。將標準化智能技術融入電力系統,不僅可以提升電力系統的整體水平,還可以對整個電力系統進行自動調節控制,減少人工的需要,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減少能源的消耗,提高工作的效率,為電氣自動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標準化智能技術在電氣工程中,面對及其復雜的數據也能快速將其整合收集,解決人工無法解決的問題,提高自動化的工程準確性。
標準化智能技術可以幫助電氣工程自動化實現有效的控制,對自動化進程起到推進作用。在電氣工程自動化的工作過程中,其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將大量的信息數據進行收集,并且整理分析,標準化智能技術在其中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將其控制效率與控制的準確性提升。在過去的電氣工程運行中,很多信息數據收集不及時、不全面,為人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標準化智能技術與過去相比,擁有較大的優勢,在實際工作中更能滿足工程的需要,在調節電力系統時,僅僅需要對相關的參數進行調節即可,降低了人力的消耗,提升了電氣工程的運行效率。
電力系統在運行過程中,難免出現故障,在過去的電力工程中,依靠人工進行故障的排查與解決,這不僅浪費時間、浪費人力,故障的維修也不能保證質量。但是隨著標準化智能技術的加入,對電氣工程自動化的工作可以進行貫穿全程的控制,尤其是在人工檢查不到的死角方位,標準化智能技術可以實現全面監察,并且根據工作中的數據找出系統運行中的故障,并在第一時間發出警報,提醒相關人員進行維修。同時,標準化智能技術還能對運行過程中的潛在故障進行查找,故障所在位置也能準確定位,為技術人員提供牢靠的基礎。相比于傳統的自動化技術,標準化智能技術的準確性、及時性、全程性都是十分重要的優點。標準化智能技術的應用,使電力企業對設備的掌握更加牢固,對我國的電力系統平穩運行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標準化智能技術的應用,在監控、報警器等方面已經實現了自動工作,無需人工操作。其中智能控制的作用就是使機器完全自動作業,完全可以實現電氣工程的高效、自動、全面化。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如果電氣工程某一方面出現了問題,監控機器就會自覺發出警報,然后智能化設備就開始對其過程進行掃描,從而確定故障的發生之處。警報器的警示信號隨之發出,其相關電路也會自行切斷,不會對其他工作的線路造成影響,保證其他線路正常平穩運行供電。隨之,對線路進行修復的機器將會自行開始工作,進行故障的維修。上述這些工作內容完全是標準化、智能的、自動的,不需要人工的參與,由此可見,標準化智能控制可以減少大量人力資源的消耗,有利于實現自動化的優化配置。
在過去的電氣工程運行中,最為常見的方式就是通過技術人員的工作經驗與實際操作結合,利用技術人員的實踐經驗完成電氣工程的設計。這種方式不僅工作效率底下,而且所設計出的方案也與實際不符,給電氣工作帶來很多的安全問題。再者說,各個運行系統的設備型號、設備功能都不相同,這些諸多因素的干擾,使設計過程困難重重。但是隨著標準智能技術的加入,可以實現自動化與人工的有機結合,技術人員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方案設計,合理配置資源,將電氣工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項通過電腦進行制圖,不僅可以減少浪費,對電氣工程運行中所需的設備也能合理優化,這是傳統的設計方式無法達到的。通過標準化智能技術,打破了固有的形式,技術人員還可以從技術的角度入手,進行電氣工程設計的合理調整,為電力系統的平穩運行提供相對科學的保證。
標準化智能技術的融合推動電力系統電氣工程向準確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方向發展,因此,其準確度、精密度、是否高效也成為了電氣工程是否實現自動化的重要標準。經過大量的實踐顯示,電氣工程自動化,只有與標準化智能技術完全融合,才能真正達到科學合理的改變,向完全自動化發展。標準化智能技術為技術人員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僅僅利用計算機即可實現對整個電力系統的控制,不再像以前一樣,必須要求專業人員才能進行操作。在標準化智能技術的融入下,即使不是非常專業的人員,只需經過適當的培訓,也能完成對電力系統的把控與操作。其次,標準化智能技術還可以將電力系統電氣工程向模塊化、整體化引領,電氣工程自動化的標準化智能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全方位掌控,提高了技術人員的可操作性,為電力系統的合理運行提供保障。
智能專家在標準化智能技術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在目前的電力自動化控制系統中也被積極使用。專家系統優勢在于具有專門知識的系統結構,在面對電力問題時,可以根據豐富的經驗和規則,采取科學的辦法進行調整,因此在現代化電力自動控制系統中,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專家系統控制的主要優勢體現在預警、處理和響應等方面,通過系統對危險事件做出準確預警,實現自動化的處理,以及積極響應系統中工作的指令,幫助管理人員最大程度上控制事故發生的概率。同時,由于智能專家系統的內部結構較為復雜,存儲大量的專業知識程序,需要技術人員具有專業操作技能,按照規定要求,以及豐富的操作經驗,科學化使用智能專家系統,促進標準化智能技術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此外,智能專家技術在電力自動化控制系統中,可以起到良好的規劃、調節和規避風險的作用,如果發現電力設備荷載超出最大值,就會及時發出警報信號。在實際的電力自動化控制系統中,會經常使用到專家系統控制技術,在計算機網絡中,全程監控電力系統運行狀態,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分析和解決。通過專業的控制知識體系的建立,能夠科學識別風險,及時發出報警信號,幫助人員盡快分析出問題發生的原因,讓問題解決措施更加簡單和精準,促使電力系統更加安全和平穩地運行。但是,這種標準化智能技術在使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創新效果較差、應對能力不足以及針對較為復雜和多變的問題無法快速解決等,所以相關科研人員要不斷挖掘該項控制技術,改進技術形式,進而研發出更加科學和創新型的專家系統控制技術,推動標準化智能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發展。
在電力自動化控制系統中,神經網絡控制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標準化智能技術,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和人體相似的神經系統,以此控制系統中各種組織,實現非線性特點。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通過模擬人類的神經元,建立龐大的神經組織,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進而科學化和針對化地處理電力系統中的信息,促使電力系統在合理狀態下運行。同時,神經網絡控制技術不僅可以把系統之間的操作工藝簡單化,還能夠降低電力企業人員的工作量,減少企業成本費用,促進企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此外,該項控制技術的優勢有以下幾方面:①精準控制。和傳統的控制手段相比,神經網絡控制及時更加智能化,能夠精準判斷出系統運行中的問題,并且準確分析和應對問題;②促進電力系統的使用效果更加顯著,大大提升系統的工作效率;③具有綜合性的智能作用,能夠把其他智能型技術有效融合,提高標準化智能技術的工作質量,促使電力自動化控制工作更加完善。因此,在使用智能技術過程中,要重視系統的優化和維護,實時采集相關運行數據信息,重點關注電力設備的能耗值,及時發現問題,采用合理的改善方案,提高電力自動化控制系統的使用功能。
智能實時控制技術也是標準化智能技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對電力系統運行的狀態,展開全程的監控和管理,及時發現運行中各種安全隱患問題,提高電力系統的使用效果,確保系統運行狀態的穩定。在過去的電力控制系統中,經常會由于系統發生故障,而產生無法確定問題原因的情況,導致故障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增加電力系統故障程度,甚至是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對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威脅。所以,企業有必要采取智能實時監控和控制技術,確保智能識別系統發揮重要優勢,幫助企業科學控制電力系統運行期間的問題,改善目前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態,提高系統的運行質量,促使企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在以往的電力控制系統中,動態化的模式控制效果更加精準,主要的優勢體現在控制技術上。但是,在實際的電力自動化控制過程中,難以實現更加準確的動態模式控制效果,主要原因是系統中很多結構發生變化,技術人員難以判斷系統內容的動態運行狀況,進而無法發揮控制技術的價值。在標準化智能技術中,模糊控制技術通常是利用數學理論知識體系,實現模擬人類的決策和推理的過程,以此提高控制過程中數據計算方式的精準性。同時,這種控制系統由于精準性的特點,被人們廣泛應用在電力自動化控制系統中,提高動態測量的準確值,實現更加高質量的控制效果,幫助企業改善噪音污染的問題,減少系統運行過程中對周邊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所以,對于模糊智能控制技術的發展,也是顯而易見的,更是電力自動化系統未來要積極引入的一項智能技術,并且不斷優化和改革智能技術模式,進而創建出更加智能化、科技化和自動化的控制技術,使我國電力行業發展前景越來越廣闊。
綜上所述,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使得人民對生活水平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對電力資源的需求也不斷提升。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對電力系統進行革新,將標準化智能技術加以融合,將其科學合理地應用到電氣工程自動化的運行過程中。電力系統控制措施,是電力行業發展中最為核心和關鍵的部分,也是未來行業發展中必須要遵循的原則。通過智能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實現精準化地分析和解決電力系統運行的問題,提高問題的解決速度,利用專業知識,科學地優化電力系統,進一步體現出智能技術的價值,促使電力自動化控制措施更加智能化和專業化,讓未來國家電力系統運行效果越來越高效和穩定,進而滿足現代電力系統的控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