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明
本期策劃人:張彩萍
2023 年7 月,江蘇省教育廳辦公室發文,公布了2023 年江蘇省名師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名單,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主持人及主持人所在單位按照《江蘇省名師工作室培育計劃指南》《江蘇省名校長工作室培育計劃指南》要求,認真做好工作室培育工作。如何厘清名師工作室的運行邏輯,構建科學有效的名師工作室運行策略體系,對落實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推進名師工作室提質增效,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本期欄目刊發3 篇文章,交流分享工作室管理和運行的思考與實踐,以饗讀者。
名師工作室是融自主力與他動力、實踐性與研究性、個體型與團隊型于一體的發展團體。從一些地區名師工作室的運行情況來看,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改進,主要表現為目標定位不準、缺乏長期規劃、團隊協同不力、評價機制不全等。名師工作室在素養導向背景下的深度發展是一個龐雜的系統工程,要打破自身的認知僵化和認知局限。
名師工作室的深度發展是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全面轉變發展方式、優化運行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發展。在“雙新”背景下,名師工作室應樹立科學的教育教學觀,以培養高品質名師、引領課程改革、營造和諧而高效的教科研文化為追求,從而實現自身的深度發展。
名師工作室的深度發展還離不開教育教學發展規劃,而教育教學發展規劃離不開對區域教育發展水平的考察和對自身發展的考量,離不開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教學目標定位。只有把握工作室深度發展的有效節律和節點,才能將工作室的教科研深入推進,才能有效地促進工作室成員的專業成長,提升工作室的發展品位。
“雙新”改革不僅僅是一場文化意義上的教育教學思想的變革,更應激起對當下素養教育的深刻反思與檢視。名師工作室要少一些行政思維,多一些專業思考,研究“真問題”。它是靠喚醒、發現、培植、引領去實現文化內容和價值的變化的,有一定的繼承性。名師工作室深度發展的策略歸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在名師工作室這個平臺上,“引領”是關鍵,“發展”是核心,“研究”是內涵。作為引領專業發展的名師工作室,應該圍繞“引領”做文章,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概念,以“學習”“研究”“發展”為關鍵詞,進行角色定位;要有較高的發展起點,其著力點應該放在“拓寬、挖深、拔高”上。名師工作室要引領教師向更高層次發展,走精英化發展的道路。
名師工作室的教科研應從研究教材教法延伸到課程領導力的發揮,支持、幫助教師研究課程標準,研究學生;要研究如何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基于課程標準實施有效教學,特別是大單元教學;要研究高品質作業設計,研究教學評一體化策略,研究如何從課程執行走向課程開發和利用等。通過有深度的教研,讓教師說話有底氣,發言有依據,研究有支撐,成果有意義。
名師工作室要以先進的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以教育科研和教改實驗為基本途徑,依靠并組織工作室成員開展多種形式的研究和實驗,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繼而對成員所在的學校起到示范和輻射作用,推動區域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名師工作室領銜人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方式和途徑,促進工作室成員盡快地由經驗型教師向科研型、智慧型教師轉變,提升他們“專業自覺”的本體能力。
“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靈魂和一以貫之的價值追求。“課改必須改課”,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名師工作室深度發展必須要面對的。在課堂教學中唯一正確的選擇,就是以學生終身成長為本,遵循學生認知成長規律,從以考定教、以教定學,轉型為以教引學和以學促教。總的來說,名師工作室深度發展的途徑有以下幾個方面。
我們始終不能從“知識本位”的學科教學中走出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的“課程意識”不強。對教育教學質量的評價主要涵蓋學生的品德發展水平(行為習慣、公民素養、人格品質、理想信念)、學業發展水平(知識技能、學科思想方法、實踐能力、創新意識)、身心發展水平(身體形態機能、健康生活方式、審美修養、情緒行為調控、人際溝通)、興趣特長養成(好奇心求知欲、愛好特長、潛能發展)、學業負擔狀況(學習時間、課業質量、課業難度、學習壓力)等方面。素養導向下的教育教學工作首先要解決如何育人的問題,衡量名師工作室是否實現深度發展的指標之一是育人方面是否有建樹。
名師工作室的教研通常的研究著眼點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等,是如何亦步亦趨遵照課程標準的規定,把每個教學重點、難點吃透,然后一點不漏地教給學生。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主要是花在研究“怎么教”上,而較少去思考“為什么教”和“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這些重要的問題。當下我們要研究“雙新”背景下如何樹立大課程觀,用大概念透視大情境和大任務,進行大單元教學,如何進行學科實踐和跨學科項目化學習等教學轉型。
名師工作室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通過研究學生的生理特征和學習心理,掌握學生的需要動機和個性差異,指導學生使用恰當的方法進行學習。在當下的深度學習、互助反思性學習、混合式學習、智慧學習等現代學習方式的背景下,我們要研究如何從教為中心走向學為中心,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都是圍繞“學生如何學”這個中心展開的。只有達到“教是為了不教”,把研究“學”作為“教”的根本出發點,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才能順應時代的要求。
名師工作室深度發展并不是研究高深的理論,也不是多做幾個課題,更不是在時髦名詞上“追根溯源”。“深度發展”是一種教研、科研的思想,一種專業研究的意識,一種專業本質的覺醒。它的核心要義是基于聚焦“雙新”改革背景下解決教育教學一線問題的研究,在研究如何育人、教學轉型和學習方式轉變的過程中提升工作室成員的專業素養。“深度發展”要求名師工作室研究的問題要有本質深度,研究活動有智慧精度,研究方法有專業高度,進一步加快深度轉型和內涵品質提升,充分發揮示范、輻射作用,為擦亮地區的教育品牌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