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科
數字媒體藝術是以數字媒體技術為基礎的流行藝術形式,具有制作方便、表現形式豐富的特點,是技術與藝術結合的完美體現。皮影戲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重要表演形式。據文字記載,皮影戲早在漢武帝時期就已出現,興盛于唐朝至清朝,千百年來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內涵。皮影藝術是流傳區域廣闊的民間戲曲藝術,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但是由于生活習俗的轉變與新藝術形式的普及,以及傳承人缺失、劇團發展陷入困境等原因,傳統皮影藝術走向衰落,皮影藝術的發展與推廣受到了阻礙。
皮影藝術是光、影、聲的結合,數字媒體可以傳播圖片、聲音與文本,這為皮影藝術與數字媒體的融合創造了條件。當前成都皮影戲表演面臨諸多挑戰,如何使成都皮影戲與數字媒體藝術結合成為我國藝術界關注的焦點。
皮影藝術是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有關皮影藝術方面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對皮影戲的保護、傳承與發展,皮影藝術的民俗性特征及與動畫設計的結合等[1]。然而,在現代藝術的不斷發展和沖擊下,皮影藝術逐漸失去了原本適宜生存的土壤。皮影藝術在制作工藝與傳播等方面也具有局限性,面臨道具流失、缺乏觀眾等諸多問題。利用數字媒體傳播的即時性等優勢,將數字媒體與傳統皮影藝術相結合,通過改進皮影藝術的表演方式,使皮影戲以現代化的方式走進人們的生活中,有利于皮影藏品的保存和展示,促進皮影藝術的發展。
皮影戲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民間影像形式,涵蓋戲曲、美術等多種藝術形式。皮影最初采用素紙雕簇,但容易損壞,后期藝術家尋找到了更適合的材料,如動物皮。皮影戲演出形式簡單、靈活,各地皮影表演程序相同,主要利用燈光將人物、景物造型投影到幕布上,表演者操作皮影講述故事。我國皮影戲藝術源遠流長、分布廣泛,不同的地域風貌與文化差異造就了皮影戲的不同流派。皮影戲主要包括秦晉、川鄂、湘贛等流派[2]。成都皮影戲是四川皮影中最具代表性的漢族民間藝術品種,其以古樸莊重、大氣典雅的特點在中國民間藝術中獨樹一幟,設色古樸,美觀華麗,給人以智慧的感覺。成都皮影戲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及周邊地區,其唱腔與川劇具有密切的聯系,是川劇中具有代表性、觀賞性與地方特色的演出形式,數百年來深刻影響著川西平原的民間藝術。成都皮影戲的主要特點是皮影制作復雜精美、造型靈活勻稱,圖案裝飾汲取川劇表演藝術的精華,豐富傳神,表演為多人分工合作。
數字媒體藝術就是指以數字科技和現代媒體藝術為基礎,將人的理性思維和藝術的感性思維融為一體的現代藝術形式,包括數字動畫影視、數字音樂、數字繪畫等[3]。現如今,科技進步與藝術創新緊密相連,藝術范疇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數字媒體與藝術多領域結合,藝術作品類型越來越豐富。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新媒體藝術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數字媒體藝術自20 世紀60 年代開始,經歷了啟蒙探索階段與興旺普及階段。數字媒體藝術表現形式包括動態媒體表現形式、靜態媒體表現形式與交互形式。動態媒體表現形式是通過計算機制作動態視頻,制作工具包括后期制作軟件與二維動畫軟件;靜態媒體表現形式是數字媒體藝術作品展示形式,其為數字照片等,通過圖像處理軟件PS 等繪制、剪輯完成。交互表現藝術作品主要是與電腦動畫視頻等藝術作品結合,可以派生出網游藝術、Flash2D 藝術等豐富的多媒體形式。
皮影戲藝術是中華民族藝術殿堂中的璀璨明珠,是民俗活動的形象載體。近現代時期,隨著社會新思潮與新傳播媒介的更新,可供人們欣賞的藝術越來越多,人們生產生活方式與審美方式發生了變化[4]。而傳統皮影表演存在道具制作難度大、表演技術要求高、傳播方式單一、市場化運作不夠成熟等問題。除此之外,地方皮影戲,如成都皮影戲還存在地域局限性的問題,已經不能適應時代步伐,所以,皮影戲面臨改革的機遇與挑戰。在皮影藝術表演中應用數字媒體藝術可以構建皮影藝術新模式,還能讓成都皮影戲借助信息技術傳播到全國各地,滿足人們對皮影戲的好奇心和了解需求。
皮影藝術綜合了各種造型藝術與傳統表演藝術,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而成的獨特藝術品種[5],封建社會時期,皮影藝術就有了獨特的形態,因此,其歷史悠久,藝術獨特,尤其在造型色彩與雕刻方面具有鮮明的特點。在新時代,皮影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需要傳承人結合皮影戲的地方特色和皮影戲特有的表演藝術、制作工藝等進行革新,加快戲劇內容革新,并運用數字媒體藝術推動皮影戲的產業化發展,突破地域限制。數字媒體與皮影戲的結合方式包括運用數字動畫、VR 與AR 等技術。
1.皮影藝術與數字動畫融合
傳統皮影藝術由演員在幕后現場操作,通過操縱皮影人物讓人偶做出各種動作以詮釋劇情。其中,皮影戲中的皮影人物是最重要的元素,傳統皮影戲具有很強的地方特色,人物造型更加獨特,可以吸引人的注意,為皮影戲的改革和創新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這也是數字動畫與皮影戲結合的重要契合點。數字動畫與皮影相結合可以擺脫各種局限,將各種地方文化有取舍地融入作品中,有利于地方皮影戲的傳播和發展,也可以推動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6]。數字動畫再現立體場景物體,將需要表現的對象按相關尺寸等在虛擬空間建立模型生成視覺動畫。二維數字動畫通過Flash 軟件設置關鍵幀實現動畫變化,三維數字動畫運用3DMAX 軟件通過建模制作人物運動鏡頭,由此可見,數字動畫可以利用計算機軟件制作人物形象,在造型與呈現方式展現皮影藝術。如《豬八戒吃西瓜》等美術影片結合皮影造型與動作技巧制作,二維動畫利用關鍵幀技術使皮影人物服飾更加鮮艷。
2.數字舞臺與傳統皮影戲結合
皮影戲舞臺較為固定,與數字舞臺背景相結合,可以運用數字特效增強皮影藝術的感染力,如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中央春晚數字表演仿真模擬就運用了數字舞臺技術。皮影戲藝術與數字舞臺結合包括運用VR 技術、新型影像設備與全息投影技術等。數字舞臺領域運用VR技術,大量的互動投影設備與實施感應捕捉設備應用于舞臺,形成動態的立體多維舞臺技術平臺,可以將表演信息與場景綜合呈現。VR 全景式視覺可以改變人們的觀看角度,人們通過佩戴VR 設備便可擁有身臨其境的舞臺體驗,是觀眾觀看皮影戲的新方式。新型影像設備可以賦予皮影戲舞臺全新的創意展現形式,為觀眾帶來沉浸式體驗,使皮影戲數字舞臺藝術層次得到提升[7]。
成都皮影戲作為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擁有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與地區藝術特點,表現出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內涵與藝術思維方式[8]。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數字媒體藝術的出現,數字化媒體藝術以其獨特的屬性展現了自身的風采。借助其易于交流傳播等優勢與多元化的藝術接軌,國人接收到了多樣性的文化形態。與此同時,人們對民間藝術的關注逐漸減少,使民間文化逐漸走向邊緣,人們對傳統文化缺乏深入了解,所以將數字媒體藝術融入皮影戲中具有重要的價值。
數字媒體藝術融入皮影戲的形式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皮影藝術對數字媒體藝術靜態表現具有借鑒作用。皮影戲藝術在數字媒體靜態表現中的應用包括數字圖形與圖像設計。數字媒體藝術中的圖形指直線與圓弧曲線構成的矢量圖,圖形單元包括封閉輪廓線與內部填充要素。成都皮影造型中大量的民間傳統吉祥圖案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如皮影場景道具中出現的古錢紋寓意著福壽雙全。將圖案符號特點合理應用于圖形藝術設計可以充分顯示民俗風情。(2)交互藝術是使皮影藝術流行的重要手段,交互藝術可以通過游戲形式展現,人機交互過程中,人們通過實際體驗可以深刻感知皮影藝術的內涵和神韻,使觀眾主動參與創作。數字媒體藝術交互中應用皮影藝術體現在網游與VR 方面。網游是計算機網絡虛擬環境下對人物角色按照規則操作的數字媒體產品,將皮影藝術運用在游戲中,并將豐富的故事情節巧妙貫穿于游戲中,可以讓更多的年輕人認識到皮影藝術的價值。
中國傳統皮影戲囊括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的各個方面。數字媒體藝術與皮影戲表演結合是先進技術與傳統藝術的融合。目前數字媒體融入皮影戲藝術中存在復合型人才匱乏、簡單模仿皮影外在形式缺少傳統皮影神韻等問題。因此,推進專業人才培訓,培養了解皮影藝術、擁有數字媒體技能的高素質人才,這樣我們的成都皮影戲才能傳承和發展下去。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逐漸提高了對非遺的重視度,科技的發展使保護手段逐漸完善,成都皮影戲表演藝術的傳承與發展需要應用數字媒體進行保護,通過建立虛擬博物館、皮影藝術數據化等途徑完善數字保護手段。實體博物館是宣傳和保護藏品的重要場所,具有時空的局限性。數字博物館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數字化技術可以突破實體博物館時空的限制,對博物館內藏品的圖片信息進行采集和傳播,這對推廣和發展皮影藝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具體來說,數字博物館需要借助互聯網優勢,在虛擬博物館的輔助下解決藏品保護與傳播問題。博物館還應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滿足不同年齡層次觀者的需要,提高大眾與博物館的親和度。皮影數字博物館還可以將皮影藝術以鮮活的形式展示給觀眾,讓觀眾以觸屏方式選擇展品觀看,增強受眾了解皮影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此外,國內數字博物館網站較少,目前皮影博物館展現形式包括藏品展示與網頁展示。皮影藝術的傳統觀賞方式不能使觀眾充分感受其魅力,所以,博物館可以借助VR 技術,為觀眾創建沉浸式皮影主題博物館,使觀眾領略皮影操作技藝與演出的效果。
在數字化背景下,皮影戲藝術需要借助數字媒體藝術促進自身的傳承與發展。數字媒體藝術為皮影藝術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間,多元化的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形式是傳承皮影藝術的有效路徑。如借助數字化媒體,皮影戲可以從題材劇目、表演形式等方面創新,從而促進皮影戲的可持續發展,使其傳承方式更加多元化。借助數字化媒體,皮影戲可以以動態藝術表現形式為主,因為皮影戲中的人物形象與動畫中的人物形象相似,所以可以成為動畫創作的良好素材。隨著時代的發展,為了使更多年輕人認識和了解皮影藝術,皮影戲還應借助數字媒體藝術與文創產業結合,使其趨于生活化、趣味化。數字媒體與皮影戲藝術結合時,尤其在舞臺設計中需要注意戲曲表演與觀眾需求分析,結合民俗性與科技感,并根據數字媒體藝術主題內涵作出合理選擇,將皮影元素巧妙地與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相融合,使民族特色藝術作品脫穎而出,提升皮影戲的藝術表現力。
成都皮影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經歷千百年歲月的洗禮依然散發著璀璨的藝術光輝,如何使皮影藝術發揚光大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數字媒體藝術是基于數字媒體基礎上的藝術形式,其將科學的理性思維與藝術的感性思維有機結合,通過數字化處理將圖片、聲音等媒體信息轉換為數字語言,借助傳統文化促進數字媒體藝術發展。數字媒體藝術在成都皮影戲中的運用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豐富了皮影藝術的傳承路徑,有利于成都皮影戲藝術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