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電力資源是當前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資源之一,無論何種情況均要保證電力資源的供應,這需要電力企業的有效管理和運行來進行支撐。在當前科學技術的支持下,數字化技術在電力系統的實際生產運行和管理過程中為電網運營和供電服務的協同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并保證了電力企業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本文以某省A供電公司為例,探究數字化技術在電網運營和供電服務協同管理中的應用情況。
關鍵詞:數字化技術;電網運營;供電服務協同管理
一、引言
當前電力市場環境較為惡劣,主要是因為開放性電力市場以及供給側改革,導致供電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但是也為電力企業的發展和進步提供了機遇,豐富了業務活動,同時也推動了業務市場的發展,規模逐漸擴大。在數字化技術的支持下,電力企業為了保證整體發展,對輸電以及售電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和創新,保證了業務市場的需求,同時也從根本上激發企業的發展動力,為社會建設提供電力資源,并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二、電網運營與供電服務協同管理中凸顯數字化技術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電力市場結構越來越復雜,電力需求量逐漸增加,這也對電網運營和供電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供電企業必須保證供電全過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避免出現長時間或大范圍的電力事故。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為電網運營與供電服務的協同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積極利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可以有效強化管理效果,保證管理質量,能夠監測和控制電網運營的全過程,同時也保證了供電企業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推動供電企業朝著現代化和數字化的方向發展。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提升了管理有效性和效率,同時它與網絡信息技術等相互作用并共同發展,達到了電網全數字實時仿真的目標。這使得供電公司能夠全面監控運行、供電和服務等方面的內容,并及時發現問題和故障,幫助工作人員確認安全隱患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以確保供電企業的經濟利益。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解決了供電公司運行中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等問題,也能夠解決部分管理問題,提升整體管理水平。它能夠客觀分析供電公司的實際情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管理,保證供電輸電的穩定性,同時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提升用戶滿意率[1]。
三、基于數字化技術的電網運營與供電服務協同管理分析
(一)提升供電公司管理有效性
以A供電公司為例,在應用數字化技術后,可以及時了解在電網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派遣維修人員對已出現的故障進行維修和管理,降低了對經濟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根據研究調查顯示,截至目前,故障維修的時間為37分鐘左右,與未應用數字化技術相比整體降低了62.52%,達到故障現場時間一般在20分鐘左右,到場率為100%,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證A供電公司的經濟利益,平均一年可創收210萬元左右。在實際故障維修的過程中,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準確判斷故障位置,并快速進行維修和處理。例如接地故障,在未應用數字化技術之前,其處理需要消耗大約24分鐘,但是應用數字化技術后,降低了接地故障的維修時間,其維修時間大約為4~9分鐘,且準確率能夠達到85%。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應用,還可以強化智能化的選線能力,通過拉線進行智能化選擇,減少人力資源的投入,A供電公司在進行巡線時僅需派遣5名工作人員即可,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同時也節約了時間資源,從而獲取了最大化的人均效益。
(二)為生態環境保護奠定基礎
在發展的過程中,A供電公司需要分析電力市場,讓數字化技術更具針對性,深入挖掘用戶信息,發現潛在用戶,不僅可以保證企業的經濟利益,同時也可以提升社會效益,保證企業形象。此外,應用數字化技術還為企業奠定了堅實的生態環境保護基礎。政府部門針對生態環境保護建立了一大批示范項目,推動了電力行業的發展和進步。例如,某小學在食堂食物制作過程中原本使用煤炭資源,但這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導致大氣環境被破壞,并對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常常接到投訴或舉報,引發一定的矛盾。而A供電公司通過數字化技術將此小學發展為潛在用戶,并與政府部門展開合作,對其食堂進行相應地改造,改造為電食堂,利用電力資源進行食物制作。這種改造不僅應用效能更高,而且降低了對大氣環境造成的影響,如粉塵污染和硫排放等問題。同時,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與周邊居民之間的關系,還降低了不必要的人力投入,可將節省下來的資金用于教育行業,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人才[2]。
(三)大力發展電能替代工作
在實際運行發展的過程中,A供電公司意識到了電能代替工作的重要性,并積極利用智能用電大數據系統來了解用戶的具體用電情況。通過用電調查走訪,A供電公司了解到用戶的電能替代情況,并開展了一系列潛在項目,如頻爐改造項目和生態農業等項目。此外,A供電公司還制定了相應的優惠政策,特別是在電價方面,提供優惠政策,以促成電能替代項目。A供電公司在這方面發揮了協調作用,并與省內綜合能源公司簽訂市場化交易協議,享受電價優惠政策。同時,A供電公司也加強電網建設,讓工作人員明確工作意圖,并與工業進行合作,引入外部電網,使用戶能在擴大基建階段或辦證過戶期間投資到紅線外部。此外,A供電公司還考慮在金融服務領域增加服務,例如向有電能替代意圖的企業提供設備租賃服務,有助于降低企業前期建設的資金投入。由此可見,A供電公司在電能替代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和價值,不僅保證了自身發展的經濟利益,還推動了新能源行業的建設和進步。
(四)業擴報裝應用線上服務
當前,生活節奏不斷加快,這對電網企業的發展和進步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當前,我國電網行業已經建立了網上國網App、官方微信公眾號以及相對應的網站,以此為用戶提供多種服務渠道。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A供電公司積極利用數字化技術,并拓展傳統業務辦理路徑,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線上業務辦理渠道,如繳納電費、賬單查詢和停電信息查詢等,實現了線上一站式辦理,這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用戶的時間成本。為了提高用電報裝效率,A供電公司簡化了工作流程,為用戶提供了便利條件。用戶申報所需的資料數量也從傳統的9件、5件簡化為6件、3件。對于材料不足的用戶,A供電公司實行業務“一證受理”,用戶只要在規定時間內補全資料信息即可。這個改進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對整體辦電流程進行了優化和完善,為用戶節省了時間資源。針對低壓同時可直接裝表的用戶,A供電公司壓縮裝表服務環節為2個;針對不具備裝表條件的用戶,流程也得到優化,壓縮至3個;而針對高壓用戶,辦理環節縮減為4個。
此外,針對優質用戶,A供電公司可以采用政府引資等方式來明確其重要性,拓展綠色通道,為其提供定制化辦理服務,并進一步了解其用電需求,制定針對性的供電方案和措施,提升整體服務滿意率[3]。
(五)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在當前電網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提升用戶服務滿意率成為重要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企業開始重視基層工作,并保證質量服務以滿足用戶需求,幫助用戶解決辦電相關的問題和難題,提高用戶的滿意度。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提供便捷的服務提供了支持。針對此情況,電網企業定期對基層服務人員進行培訓,轉變他們的服務觀念,將傳統的“要我服務”轉變為“我要服務”,從根本上提升用戶滿意率,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目前,全國各地的電網企業已經意識到觀念轉變的重要性,并將其作為企業發展過程中重點內容之一,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A供電公司也將以全新的企業形象面向大眾。
四、電網運營與供電服務協同管理中數字化技術的應用
(一)RPA機器人的應用,提升復電效率
根據研究調查顯示,盡管系統應用時間較長,但并未導致用戶在完成電費繳納后無法及時復電,從而影響用戶體驗和滿意率。針對此情況,A供電公司應用數字化技術中的大數據分析挖掘技術,深入挖掘用戶信息,并及時更新系統內的資料,建立智能化繳費平臺,以提升服務質量和復電效率。
通過大數據分析挖掘技術,A供電公司可以掌握用戶的費控情況,并確認當地的設備因素、地域環境和網絡通信狀況等,運用數據分析和提取的方式,可以保證數據信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事前預測以及事后分析兩套模型系統。
事前預測模型系統主要是根據費控執行等情況對用戶的實際情況進行預測,并總結造成失敗的原因。同時,該系統可以制定執行意見,為運維工作人員提供數據支持,對事前故障進行處理,提升費控的實施效率,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解決措施[4]。
(二)智能設備的應用,提升服務滿意率
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A供電公司的省公司數據平臺應用了數據庫和dataworks等工具和軟件,這些工具在實際應用中大大減少了信息檢索消耗的時間,主要通過篩選的方式實現對配電變壓器內相關檔案內容的檢索,從而掌握設備具體的運行情況,并利用電力數據建立檔位和模型,實現對內容的識別,以輔助電力設備的合理運行。
在完成信息檢索后,可以獲取用戶信息,保證信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然后在低電壓用戶判定指標的支持下,精準識別低電壓用戶,并提供相應的服務。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可以積極利用監測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利用大數據技術的可視化的特點對低電壓用戶和配電變壓器檔位進行分析,優化整體工作流程,并展示相應的結果,同時確保結果的實時更新。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電網企業在實際進行發展建設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利用現代化和智能化技術手段,如RPA機器人和智能設備等。這些技術為電網企業的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同時大數據技術為其提供了動能,建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保證了用戶滿意率,提升了工作效率。
作者單位:金瑩 國網懷寧縣供電公司
參? 考? 文? 獻
[1]馮侃.創新變革激活力 數字賦能謀發展——無供電所縣級供電公司管理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業與能源,2022(10):76-77
[2]駱丹,尹耕,詹國紅,等.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基于需求側的“獲得電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供用電,2023,40(2):60-67
[3]冉亮,陳曉巍,相丹妮.“戰略+運營”管控模式下的電網數字化及財務KPI綜合模型研究[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21(16):81-84
[4]張晨,孫軼愷,崔維維,等.電網數字化戰略中風險的結構性遞展分析:基于多站融合項目運營[J].全球能源互聯網,2022,5(5):514-524
金瑩(1992.06-),女,漢族,安徽望江,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信息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