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平全景
杭州市臨平區,作為江南水鄉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區域之一,千百年來沉淀了無數人文歷史和文化內涵。“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文以載道,文化并非單一存在,其賦能于社會的各個領域。隨著時間的推移,臨平悠久的歷史文化正點滴滲透在生活的角角落落,與生活融合,與現代產業融合,賦予區域發展新的動力,區文化產業發展初具規模,平臺載體提質擴面,標識品牌逐步出圈,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持續提升。
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的作用和價值無可替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隨著網絡微短劇的快速發展,臨平區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新賽道,全力打造“臨影廠”影視微短劇品牌,通過全面布局一條從創作、拍攝、制作、發行、交易到衍生產業為一體的微短劇全產業鏈服務體系,為影視人打造筑夢熱土,推動臨平成為微短劇產業發展高地。首個聚焦于微短劇行業的全國性活動——“首屆杭州·微短劇大會”也于11月10日在杭州臨平召開。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網絡視聽領域專家學者,頭部網絡平臺及頭部短劇企業代表、行業代表等近千人齊聚一堂,為微短劇產業發展賦能,共同探討行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臨平,一方融匯了自然風光與人文底蘊的土地,擁有超山、臨平山、塘棲古鎮等天然美景,又兼具現代都市的繁華,因而這里成為了眾多影視劇的理想拍攝地。近年來,《在遠方》《問天》《時光正好》《天下長河》等熱門影視作品紛紛在這里誕生,足以見證臨平的魅力。導演蔣承翰在拍攝微短劇《臨平,向幸福出發!》時,也對臨平的獨特風情贊不絕口:“這里像一個‘天然影棚,古鎮的風光魅力,人們生活的狀態都特別自然。”
隨著影視產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微短劇等新興拍攝需求的不斷涌現,打造一個多矩陣的拍攝基地成為了臨平影視產業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條件。目前,臨平區投入近1億元打造“臨影廠”影視拍攝基地,基地內不僅擁有華東地區單體最大的專業影棚,還有包括1.5萬平方米的室內實景影棚和8000平方米的戶外街景。行走在園區內,每個場景都經過精心設計和還原,讓人真切地感受到“移步換景”。此外,基地內還配備了各類專業設施和設備,能夠滿足各類都市劇實景拍攝的需求,還能一站式解決整個劇組的工作和生活配套問題。
在杭州微短劇大會上,“臨影廠”影視拍攝基地將作為大會主會場、開幕式和主論壇所在地正式亮相。“雖然還沒正式營業,但超大影棚已經有網絡頭部主播來租用過了,室內影棚也有三四個劇組預約好了,等大會結束,就能進場拍攝。”“臨影廠”項目負責人沈寓琦表示,未來,臨影廠將以片場為平臺,全鏈化產業服務為宗旨,助力臨平實現微短劇之都的宏偉目標。除了“臨影廠”影視拍攝基地,接下來,臨平區還將持續利用已運營的大運河1986文創園、華策影視基地(螢火蟲)、塘棲古鎮三條半弄、運河印象等影視籌拍基地,在全區形成“1+N”影視拍攝基地矩陣,通過提供完善的拍攝服務支持,為影視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目前,臨平區有文化企業近萬家,其中規模以上60余家。對于這些企業來說,要完成一部劇集的制作,拍攝只是其中一步,從前期的劇本創作、到映前的產品審查、再到產品宣發,這些都是微短劇產業鏈條上的關鍵環節。
“只有持續的優質內容,才有利于獲取穩定有粘性的流量,讓創作者和平臺長期盈利。”臨平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創發展中心主任葉誠說,推動微短劇產業繁榮發展,打造一個全產業鏈條的服務體系是有力的保證。為此,早在2023年8月,臨平就成立了全省首家區直屬“影視協拍中心”,為全國影視企業、劇組拍攝提供全域性創作攝制一站式服務。“這樣的支持給了我們企業很大的信心。”坐落在臨平新城的杭州彥博影視傳媒有限公司于2021年入駐臨平,公司總經理蔣巧婭說,過去幾年,企業主要把精力放在傳統影視賽道,獲得不錯的口碑和收益。這兩年,看到微短劇市場的良好勢頭,加上看中臨平微短劇發展的優質環境,企業也瞄準了微短劇這條新賽道,明年年初,由該公司參與制作的微短劇《太平長安記》即將開拍,目前,區協拍中心的各項籌備服務也陸續提上了日程。
短劇提出了“微而不弱,短而不淺,劇有品質”的三點要求。為了推動更多高質量、有口碑的作品從臨平出產,目前,我區正加快成立“臨平網絡微短劇審查分中心”和“微短劇藝術指導中心”,未來,在臨平開展影視制作的單位,足不出戶就能實現微短劇的審查,這一方面縮短了審查周期,同時也將提高網絡影視作品的傳播速度。此外,“藝術指導中心”將組建網絡微短劇專家評議評審委員會,通過開展微短劇專項指導與培訓工作等活動,保障“臨平出品”的質量。


與其他類型的影視作品一樣,過硬的劇本質量是微短劇獲取流量的密碼。當下,由于制作預算普遍有限,微短劇制作方大多會選擇與IP平臺中數量龐大、但版權價格較低的中腰部IP合作。盡管這種合作形式比較靈活,但劇本的質量良莠不齊。
以首屆杭州微短劇大會為契機,臨平區將出臺《青年網絡編劇激勵扶持計劃》等政策,主要開展人才推薦、劇本評優路演和觀摩學習交流三項機制,通過優質資源、物質獎勵等多方面的扶持計劃,一方面加強臨平微短劇青年編劇隊伍建設,另一方面激勵臨平微短劇精品劇本創作,推動臨平的微短劇創作走向精品化、專業化發展之路。
此外,依托區內產業基金與社會資本力量,臨平區成立億元微短劇基金“大美臨卓”,對臨平出品的微短劇作品,在頭部企業招引、影視片場運營、企業房租獎補、網文IP交易、青年人才培育等關鍵環節給予扶持獎勵,鼓勵微短劇企業圍繞本土文化、直播帶貨、流行時尚等題材開展精品創作。
目前,臨平區已與優酷、快手、華數等平臺大廠簽訂全面戰略協議,并積極招引和落地在水一芳、博地影視、華策影視、天浩盛世、九州文化、容量短劇、點眾科技、映客直播等一大批優質影視文化企業。
“下一步,臨平將以此次微短劇大會為契機,為微短劇產業搭建上下游產業鏈,繼續做優服務,做強保障,鼓勵更多創作團隊打造出‘微而精、短而美的優秀力作。將繼續圍繞‘1113短劇產業扶持綜合舉措,當好‘店小二,擁抱新藍海,全鏈發力、全域支撐、全要素保障,聚力打造“最懂微短劇的地方政府”。臨平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