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明方,云南馬幫入京總策劃人
2005年,一隊古老原始的馬幫浩浩蕩蕩走進城市,進入現代人的視野,不僅創造了馬隊首次從云南一站式走到北京的輝煌,還掀起了云南普洱茶熱。在觀看完當年馬幫入京的視頻后,馬幫入京總策劃胡明方繪聲繪色地給我們講起了當年馬幫入京的輝煌歷史。
2004年,身為云南省青聯常委的胡明方去北京開會,一位領導向他提起了普洱茶。當時的他,對普洱茶一無所知,回到駐地查閱資料后了解到普洱茶歷史悠久,且其品質形成的重要基礎是馬幫運輸。于是,便萌生了“云南馬幫入京”的想法。這一年年底,馬幫要進京的消息不脛而走,胡明方被逼上了“絕路”,只能硬著頭皮啟動計劃。“其實,當時心里很沒底。”他笑著說。2005年,一支由120匹騾馬、6位馬鍋頭、37位趕馬人組成的大馬幫,馱著數百公斤普洱茶,跨過長江、黃河,翻越哀牢山、烏蒙、秦嶺、太行山,穿越6個省市,歷時168天,行程8000多里,將云南茶馬文化從南到北一路傳播到北京,重續中斷了166年的送茶貢道,再現瑞貢京城的壯舉。
“這次活動的成果超出我本人的想象,也超出所有人的想象。”提及活動成效,胡明方臉上寫滿了驕傲與自豪。馬幫進京5個多月,便受到了全國各地媒體及市民的極大關注,在全國范圍內引起轟動,成為當年最為熱門的新聞事件之一。此外,云南馬幫進京一路組織了數場普洱茶慈善拍賣,共得善款416萬,在云南、四川、陜西等多個省份建起了100多所“馬幫茶道希望小學”。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標號為S0999的一桶馬背普洱拍了160萬的天價,掀起一股云南普洱茶的熱潮,讓世人認識到了真正的、原生態的、自然發酵的普洱茶,極大地推動了普洱茶產業的發展。
古橋、古村落、古茶園、上千年的石板路、深深的馬蹄窩......“雖然馬幫的歷史已經過去,但馬幫在茶馬古道上留下的痕跡依舊清晰可見。”在胡明方看來,馬幫的未來,不僅僅是云南的風景線,更是一種生命的延續,一種文化的傳承。“打造茶馬古道這條世界獨有的文旅徒步(穿越)線路是一種新的文化形態,也是一種新的發展趨勢。”胡明方認為,茶馬古道已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下,與南亞、東南亞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云南獨有的與南亞、東南亞及輻射中亞、西亞、地中海沿線各國的商貿線性文化形態,無論是地理概念還是文化概念都無可替代。這條“亞洲靈魂之路”既是線性文化的宣傳端口,也是普洱茶品牌附著和交易的重要渠道,更是提升國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徑,值得深度挖掘推廣。
“從熱帶雨林到雪域高原,在云南省境內1218公里,涉及主線路5個地州、15個縣。毋庸置疑,茶馬古道是線性文化最好的宣傳打造通道。”今年的元旦節,胡明方將繼續組織9段式“徒步茶馬古道”活動。未來,他將持續推出“茶馬古道系列活動”,比如組織徒步六大茶山及沿線節點城鎮系列活動、赴法國舉辦葡萄酒和普洱茶的文化盛宴活動、啟動“千人重走千年茶馬古道”活動,徒步走云南省境內1218公里茶馬古道、組織舉辦“大馬幫重走中尼茶馬古道”等活動。與此同時,還將同步組織舉辦徒步、騎行、自駕“世界的茶馬古道”,打造多元化的深度旅游體驗。“我一生都會在茶馬古道上推廣茶及茶文化,告訴全世界什么是中國茶。”胡明方如是說。
鳳凰生活聯合廣州古樹茶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打造茶文化欄目,致力走進茶人世界,對話茶文化和茶產業相關人士,尋訪兼具匠心傳承與探索創新精神的杰出人物,開展各類茶文化專題研究和交流活動。帶動文化交流、促進產業研究、增進茶人友誼,欄目將邀請茶界領軍人物及優秀代表,授予鳳凰生活觀茶家特邀專家及品鑒推廣大使等榮譽頭銜,不斷發掘報道傳統茶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