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小楠
(廈門廣播電視集團,福建 廈門 361000)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新媒體文化訪談類節目成為人們獲取各種信息的重要渠道。在這些節目中,主持人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僅要有認識不同文化的眼光,還需要具備優秀的主持藝術,讓嘉賓與觀眾之間的對話更加流暢、自然。本文將探討新媒體文化訪談類節目的主持藝術,以期揭示優秀主持人的成功之道。
在新媒體文化訪談類節目中,主持人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既是節目的組織者,又是轉化和引導觀眾思考的引導者,甚至還是嘉賓與觀眾之間的溝通橋梁。下面我們詳細探討主持人在新媒體文化訪談類節目中的作用。
主持人是整個節目的組織者。他需要整合各部分的工作和環節,將主題、氛圍、嘉賓以及觀眾等元素連接成一個有機的系統。這就要求主持人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能夠緊密結合節目創作的需求,以及觀眾的反饋來實時調整,使得整個節目呈現出高品質和高效率的特點[1]。
在整個節目中,主持人面對著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要與他們展開對話交流。為了讓觀眾更好地理解、關注和思考嘉賓的話題與立場,主持人需要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嘉賓圍繞話題深入探究,并將嘉賓的觀點和思路引導到一個更加深入、更具有啟示性的層面。這就要求主持人具備一定的知識積累和思考能力,以及一定的綜合素質,不斷吸取知識和思想成果,將之與觀眾分享,以引發觀眾思考和探究。
主持人是嘉賓和觀眾之間的溝通橋梁。嘉賓的觀點都是根據其所處的行業、領域、背景積累而來的,有些對觀眾來講可能并不容易理解或一時難以接受。因此,主持人需要幫助嘉賓更好地傳達和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同時,主持人還要幫助觀眾向嘉賓提出更深入、有針對性的問題,以觀眾的心態來與嘉賓交流。這樣,主持人不僅要促進嘉賓與觀眾之間的深入交流,也要在促進雙方對彼此的理解和尊重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由此可見,主持人在新媒體文化訪談類節目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開展這類節目時,主持人的素質和技能素養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節目質量。一個優秀的主持人不僅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而且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溝通技巧,只有如此,才能不斷推動新媒體文化訪談類節目的發展。
好的主持人需要具備話語掌控能力,能夠自如地引導節目的話題方向,控制討論的節奏和氛圍。在《鏘鏘行天下》中,竇文濤以沉著、平和、穩重的形象搭配得體的語言、妙趣橫生的調侃和幽默風趣,讓整個節目充滿輕松愉快的氛圍,為嘉賓和觀眾帶來了很好的收視體驗。在《十三邀》中,許知遠以親和、自然、溫和的主持風格,讓嘉賓自然流露自己的思考和主張,他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引導者和傾聽者。《送一百位女孩回家》中的丁丁張,則表現出了非常強烈的個人主張和獨立思考能力,他能夠自如地掌控場面、引導話題,并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思考方式,為節目注入了新的生命力[2]。
好的主持人需要有自己的獨特風格,通過個人形象和語言風格,樹立自己的品牌價值和公眾形象。在《鏘鏘行天下》中,竇文濤以成熟、穩重和幽默風趣,成為了許多觀眾心目中的代表人物。在《十三邀》中,許知遠以溫和、貼心和敏感,征服了大部分觀眾的心。丁丁張因其前衛、個性化和獨立思考,成為了許多年輕觀眾的偶像。他們個人的特色和形象,往往比節目本身更具吸引力和影響力。
好的主持人需要有一定的審題能力,能夠敏銳地捕捉當下的熱點話題和社會問題,并以獨特的視角和思考方式,引領觀眾對話題進行深入思考和討論[3]。在《鏘鏘行天下》中,竇文濤能夠抓住時事熱點,細致入微地探討,并常常從自己的閱讀和思考中提出獨到的見解。在《十三邀》中,許知遠通過邀請不同領域的嘉賓,以個人視角和專業見解,引領觀眾通過相互分享、傾聽和認知,實現對話題的深入認識和探究。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中,有一期丁丁張送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徐夢桃回家。在節目中,丁丁張聊起錄制徐夢桃這期節目的經歷以及在徐夢桃身上看到的奧運精神。他覺得,運動應該因為熱愛而去努力,而不是為了贏而贏,人們應該享受運動的過程。此時此刻的丁丁張充分把握了當下熱門的奧運話題。
好的主持人需要有一定的傳播力,能夠通過個人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提升節目的關注度和社會共鳴效應。在《鏘鏘行天下》中,竇文濤憑借多年的媒體從業經驗和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構建了自己的公眾形象,通過準確把握時政熱點,引發了輿論共鳴和社會關注。在《十三邀》中,許知遠通過專業素養和溫和的人格魅力,積累了大量忠實的粉絲,成為了受歡迎的文化符號。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中,丁丁張因其新銳、前衛和個性化的形象,在年輕群體中極具吸引力和影響力。
竇文濤主持《鏘鏘行天下》的風格非常別致,他引導嘉賓探究話題,通過自身的思想深度和與嘉賓的相互配合,將節目的深度、廣度都拉到一個比較高的水準。例如某期節目,嘉賓介紹自己入選的書,隨后采用問答、發散等多種方式,歷史、哲學、邏輯、政治、人文、自然等許多方面都得到了討論,并深入展開。竇文濤的主持不強求嘉賓做到簡略、鮮明的表述,也不會在主持中強行說服嘉賓,他注重構建節目的思辨氛圍,通過與嘉賓的交流,使得節目有更高的可看性和可學性,讓觀眾能正確理解每個話題的核心。
許知遠主持《十三邀》時,非常具有思想深度,他能夠準確捕捉到每個話題的精髓,并通過自己對話題的深入思考以及與嘉賓的交流,深入理解并傳遞出話題的關鍵點。在節目中,他不僅引導嘉賓深度探討話題,而且能夠與觀眾互動,更加生動有趣。他的主持風格不僅注重思辨和深度,而且也挑戰自己,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將文本貫穿到整個演說中,使得節目的思辨性和文化性、生動性得到了有機結合,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丁丁張主持《送一百位女孩回家》時,非常貼心、溫暖,他經常給予嘉賓和觀眾的愛和安慰,讓人感到他在節目中的主持是非常有同理心的。他在主持中很注重情感和人性,并注重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讓人不自覺地放下心理戒備,深入地交流。他的主持風格非常自然,能夠迅速打開嘉賓的心扉,與嘉賓進行有意義的探討。他在節目中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特點,讓觀眾感受到氛圍溫馨、嘉賓真誠、互動自然,從而給觀眾帶來愉悅與感動。
作為國內知名的新媒體文化訪談類節目,《鏘鏘行天下》《十三邀》《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等節目在不同程度上展現了主持人的主持藝術,對于廣大主持人在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意義。
在現場的訪談中,可能會出現嘉賓無法到場、意外中斷等情況,此時主持人需要能夠迅速做出應對,并保證節目正常進行。為了提高現場應變能力,主持人需要多做準備工作。在節目前,應該盡可能了解嘉賓的背景和話題內容,預想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準備好備選話題和問題。同時,要熟悉節目的制作流程,了解技術設備和現場人員的職責分工。在節目中,主持人需要靈活應對。當出現問題時,應冷靜解決,避免影響節目的質量和效果。主持人需要善于溝通和協調,與嘉賓和現場人員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協調好節目的進度和流程。此外,主持人需要具備一定的應急處理能力。在緊急情況下,應該快速做出決策,并采取應變措施,保證現場的安全和秩序。同時,也要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做好現場管理和維護觀眾的權益。例如,電視訪談類節目《魯豫有約》是由魯豫主持的一檔節目。在一期節目中,主持人魯豫在與嘉賓交流往事時,無意間聊到了年輕女嘉賓的“傍富”愛情,嘉賓當時很尷尬并且很生氣,主持人及時止住話題,隨機應變地把自己失敗的婚姻作為例子,最終把該嘉賓逗樂。總之,提高現場應變能力是新媒體文化訪談節目主持人必備的能力之一。通過多做準備、了解制作流程、溝通協調和應急處理等方面的訓練,可以提高主持人的現場應變能力,保證節目的質量和效果。
在實踐中,一部分主持人與嘉賓交流時出現尷尬冷場,泛泛而談,只得按照既定的模板進行,失去了訪談當中即興出彩的閃光點。究其原因,是缺乏一定的文學藝術等知識基礎,無法調動自身充盈的知識庫與嘉賓交流。如果在生活中處處留心學習,提升自己“廣義備稿”的意識與能力,則會有極大的改善,這是務虛的層面。多參加畫展、音樂會等相關藝術活動,提升自己的審美修養,多多走入科學館、科技館,提升自己的科學素養,在務實層面下一些苦功夫,做一個有心人,也是有效的提升途徑[4]。一個主持人必須具備廣泛的文學和藝術背景,才能讓自己的講話顯得深刻和豐富。在現實的媒體節目制作中,主持人需要用到多種語言藝術技巧,如幽默、詼諧、自嘲等,這需要主持人有豐富的文學和藝術修養才能達到。例如著名主持人李響,他的語言豐富多彩,言辭風趣生動,深受觀眾的喜愛。此外,主持人還需對歷史、文化、藝術等領域有深入了解,才能在交流的過程中以及嘉賓回答時,加以引導和剖析。例如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他的文學修養非常高,能夠深入探討復雜問題和分析復雜現象,他的話語往往能夠體現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非常難能可貴。
優秀的主持人應當達到內在共情力與外在表現力和諧統一,不僅讓嘉賓感受其人文關懷的素養,并且熟練運用議論評點技巧,提煉內容,突出價值引領,這應該是所有文化訪談類主持人追求的目標。好的主持人應該具備人文關懷和價值引領的能力,這是新媒體文化訪談類節目的重要特征之一。主持人應該具備較強的情感洞察力和關懷能力,能夠更好地引導和影響觀眾的價值觀。比如采訪華坪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內地詩人余秀華等,用情用力地講好那些平凡中國人身上不平凡的中國故事,給人以崇高的價值引領[5]。再如,曾經央視某著名主持人,其主持的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以詩詞融入生活,以傳統文化賦能當代生活為主題,成為了互聯網時代的文化現象,高度地完成了文化價值觀的引領;而《歡樂中國行》通過深入了解中國各個民族的文化和傳統,向觀眾呈現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中國,讓人們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新媒體文化訪談類節目在現代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而主持人的藝術水平決定著節目的價值和效果。通過對《鏘鏘行天下》《十三邀》《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等節目的探討,可以看出注重演播空間處理能力的訓練、夯實文學藝術基礎、提升自身素質、注重人文關懷與價值引領,是能夠幫助主持人創作更有價值的新媒體文化訪談類節目的技巧。因此我們相信,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才能夠讓更多的主持人在新媒體時代里展現自己的魅力,讓新媒體文化訪談節目走得更遠、更廣、更深入。
綜上所述,新媒體文化訪談類節目的主持藝術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需要主持人具備深厚的文化素養、扎實的專業知識、獨特的主持風格和良好的溝通能力。通過分析《鏘鏘行天下》的竇文濤、《十三邀》的許知遠、《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的丁丁張等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優秀的主持人不僅能夠引導嘉賓深入探討話題,而且能夠與觀眾互動交流,使節目更加生動有趣。因此,應該在培養主持人的同時,注重培養他們的文化素養和溝通能力,以提高新媒體文化訪談類節目的質量和觀眾的收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