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成道
管黨治黨責任是各級黨組織最根本的政治責任,也是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政治保證。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要履行好黨委主體責任,把好“總開關”、牽好“牛鼻子”,持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納入企業全面從嚴治黨全過程,全面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紀律保障。
構建內部貫通、左右銜接、上下聯動的監督工作格局,切實做實監督第一職責,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走向縱深。
壓實監督責任。黨委應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梳理相關制度規范、細化各責任主體任務清單,通過集中檢查、調研督導、嚴格考核、追責問責等方式,推動“兩個責任”層層落實、一貫到底,促進單位屬地監督、部門職能監督、紀檢巡察專職監督等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統籌聯動、同向發力、同頻共振。突出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加強考核評價,用好政治畫像、政治家訪、談話提醒、責任約談、巡察反饋等手段,督促“關鍵少數”真正發揮“領頭雁”作用,嚴于律己、嚴負其責。
擰緊監督發條。建立重點監督事項、重要情況常態化報告、協助系統性整改的制度,提升工作質效。企業發揮紀檢委員“前哨”作用,做好信訪接待、明察暗訪、專項治理等工作,化解問題矛盾,嚴糾違規行為,讓黨員干部感受到監督、習慣被監督。結合企業各自工作性質,總結梳理黨委巡察、監督檢查發現的突出問題,積極推動相關業務部門落實監管責任、強化職能監督,做到既管業務也管廉潔,捋順工作流程、提升管理水平。聚焦工程、物資、薪酬考勤等領域開展專項監督,探索“紀檢+業務”聯合監督模式,一起排查風險隱患、堵塞管理漏洞、消除管理盲區。
打造監督平臺。通過優化宣傳展示形式、梳理最新經驗做法、拍攝警示教育專題片等舉措,打造亮點突出、特色鮮明的精品教育監督平臺。制定關于嚴控涉法行為嚴肅責任追究的實施意見,深化重點風險人員排查防控,發布算細算實政治賬、經濟賬、人生賬等“七筆賬”倡議,引導黨員干部深刻認識違法犯罪行為的后果,精準用好問責利器,進一步促進各級黨組織做實做細“八小時之外”監督,有效防范違紀違法行為。
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久久為功,持續織密糾治“四風”制度籬笆,堅定高舉“樹新風”的鮮明旗幟。
嚴實作風建設。充分發揮紀檢監督部門全面從嚴治黨作用,細化分解工作措施任務,形成常態長效監督合力,深入查擺剖析不嚴不實新表現、新情況,進一步推動嚴實態度、嚴實標準、嚴實作風在黨員干部隊伍中落地生根。聚焦“關鍵少數”,時刻關注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從嚴從實謀發展、干事業情況,持續跟進各級機關抓作風、促嚴實情況。通過調研了解、檢查考核等方式,重點糾治喊口號、機械式執行、推托“躺平”、弄虛作假等不擔當、不作為問題。
遏制“四風”反彈。持續加固中央八項規定堤壩,緊盯年節假期、子女升學等關鍵節點,堅持紀律提醒、警示宣傳、案例學習多管齊下,及時打好預防針。適時開展明察暗訪、專項檢查,深挖嚴查辦公用房超標、公款消費娛樂、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違規發放津補貼等問題,特別是防范和糾治快遞送禮、微信轉賬、躲進隱蔽場所吃喝等“隱形變異問題”。常態化開展提醒提示,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對頂風違紀、性質嚴重的“四風”問題露頭就打、決不姑息,讓鐵紀真正“長牙”、發威。
糾治不正之風。緊緊圍繞企業獎金考核、食堂就餐、崗位調整、物資福利等方面,督促各級黨組織、紀檢委員堅決糾治侵害職工群眾利益的問題,把工作做到職工群眾的心坎上。注重糾治風腐一體問題,著力發現和查處違反程序作決策、審查審批走過場、收送高檔禮品等背后存在的利益輸送行為,堅決清除披著作風外衣的腐敗現象。
利用各種載體、暢通各種渠道,做到執紀問責為懲、制度約束為重、教育監督為常,讓黨風黨紀深入人心。
在不敢腐上持續加壓。暢通來信來電來訪等信訪舉報渠道,注重從監督檢查、巡察反饋、案情延伸調查等渠道發現問題線索,做好收集登記、分析排查、管理處置和移交督辦等工作。始終保持零容忍震懾不變,緊盯重點領域、關鍵崗位,對以權謀私、“圍獵”受賄、失職瀆職、侵害群眾利益以及新型隱性腐敗等行為,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警示一批。精準運用“四種形態”,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做到既查違紀又查誣告、既能糾錯又能容錯、既有硬度又有溫度,激勵干部敢于擔當、積極作為。
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做實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分類建立案例素材庫,運用典型案件開展以案促改促治。針對監督執紀中發現的管理短板、制度漏洞等問題,用好紀律檢查建議和工作提醒函,推動嚴格職責權限、規范工作程序。組織剖析“集權集危”“微權不微”典型案例,加大基層腐敗問題的聯查聯督聯防力度。組織開展廉潔風險排查防控,把風險事項、環節、部位找準找全,把防控措施、手段、機制做細做實,確保權力在嚴格的監督約束下規范運行。
在不想腐上鞏固提升。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把經常性紀律教育融入日常管理監督,通過紀律宣傳、網絡答題、送課下基層等形式,明確“應為”和“禁為”事項,促進黨員干部把黨的紀律規矩刻印在心。注重用“活教材”警示教育身邊人,開展“每季一案”警示教育片觀看和違規違紀典型案例學習,開展專題討論、撰寫心得體會,引導職工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嚴守底線。大力培育新時代廉潔文化,利用各種載體平臺進行廉潔教育,開展廉政書籍發放、廉潔文化作品創作、新提拔人員廉潔從業教育等系列活動,營造和弘揚崇尚廉潔、拒腐防變的良好風尚。
聚焦政治巡察重點,緊扣職能職責,做到整體謀劃、組織有序、聚焦靶心,推動被巡察單位更好履職盡責。
抓謀劃部署。始終堅守政治巡察定位,突出對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監督,注重推動嚴實作風督導向基層延伸。不斷加強巡察隊伍建設,把黨建專班、掛職鍛煉等干部納入巡察人才庫,優選充實巡察力量,豐富巡察人員工作經驗,充分發揮巡察崗位發現、培養、鍛煉干部的平臺和“熔爐”作用。
抓組織實施。精準把握被巡察單位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黨員干部作風狀態、職工隊伍思想動態、企業改革發展工作勢態,圍繞“一把手”履職盡責、班子建設、選人用人、黨的建設等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政治體檢”。注重團結協作,加強巡察組與組織人事、紀檢、企管、財務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在巡前情況對接、巡中技術支持、巡后成果共享上形成工作合力。加強整章建制,修訂黨委巡察工作規定、被巡察黨組織配合巡察工作規定等制度,完善巡察立行立改、巡察報告問題底稿等機制,進一步提升巡察工作規范化水平。貫徹群眾路線,及時深入基層一線,廣泛開展民主測評、談話調研和政策宣傳,自覺發揮黨密切聯系群眾的獨特優勢和紐帶作用。
抓問題整改。嚴格落實“三位一體”巡察成果運用機制,推動被巡察單位落實整改主體責任,自覺把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全面從嚴治黨、融入班子隊伍建設。做好以巡促治,對巡察發現的共性問題和深層次問題,加強歸納分析,向分管領導和職能部門提出工作建議。推動未巡先改,梳理下發典型問題通報,督促自查自糾,避免屢巡屢有現象。加強整改督導,著力發現和解決責任落實不到位、整改措施不靠實等問題,同時對敷衍塞責、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等行為嚴肅追責問責,切實推動巡察整改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