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開辟了百年大黨自我革命的新境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科學總結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和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經驗,創造性提出黨的自我革命重大命題,明確了新時代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原則方法,其中之一就是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統一”,這為我們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解決黨內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根本遵循。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統一,能夠有效破解當前部分干部不想為、不會為、不敢為的問題,激勵廣大干部敢擔當、善作為,始終保持干事創業的精氣神,讓干事創業者有畏且有為,推動各項事業不斷開創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從嚴治黨的目的是更好促進事業發展。嚴管不是把干部管死,不是把干部隊伍搞成一潭死水、暮氣沉沉,而是要激勵干部增強干事創業的精氣神”,“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堅持‘三個區分開來’,更好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濃厚氛圍和生動局面”。這為我們準確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目的,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統一,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把握其中的精神意蘊,可以從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進行理解。
從理論邏輯來看,全面從嚴治黨體現了加強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必然邏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戰斗力,一個重要方面在于嚴格的紀律性。如果管黨治黨不嚴,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松松垮垮、自由散漫,黨就會一事無成。同時,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各級組織又要重視對黨員的關愛。如果黨內缺乏溫暖和關懷,黨組織對黨員干部漠不關心、缺乏感情,黨組織就會暮氣沉沉。
從歷史邏輯來看,全面從嚴治黨傳承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管黨治黨實踐的寶貴經驗。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原因之一就在于管黨治黨堅強有力。黨的二大通過的第一部《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就專設紀律一章,為黨的早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紀律保障。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強調嚴管的同時,中國共產黨也強調黨要注重關心黨員。毛澤東同志提出,“應當在上下級間,在指揮員與戰士間,在全體人員相互間,認真加強團結友愛,互相照顧的關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注重嚴管和厚愛相統一,持續凈化政治生態,牢牢抓住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這個關鍵,不斷建立健全黨員干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顯著增強。
從現實邏輯來看,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堅持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現實要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當前,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前所未有,激勵干部增強干事創業精氣神、充分調動干部積極性比任何時候都顯得緊迫和必要。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深刻認識當前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統一的現實緊迫性,在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中,通過伸張正義、主持公道、懲惡揚善、扶正祛邪,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最大限度激發干部隊伍活力,充分調動干部積極性,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向前發展。
嚴管就是厚愛、監督就是保護,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是我們黨的干部工作的一貫方針,是關心關愛干部的重要原則。必須堅持辯證思維,準確把握好嚴管和厚愛的關系,確保從嚴管理出戰斗力、真誠關愛出凝聚力。
嚴管是我們黨保持嚴密組織性和高度純潔性的前提條件。嚴管在本質上就是關愛,厚愛的前提是從嚴。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干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必須把嚴的基調堅持下去,把嚴管落實到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堅持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風、管紀律的從嚴管理體系。對于已經變質、問題嚴重、產生較大負面影響的黨員干部,必須依規依紀依法處置,讓他們真正受觸動、受警醒、受懲戒,達到“查處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規范一方”的效果。
厚愛是我們黨保持內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保證。嚴管強調的是對黨員干部的紀律要求,但如果只單方面強調嚴管而忽視厚愛,會使部分黨員干部產生“多干多錯、少干少錯、不干無錯”的消極心理,缺乏干事創業的積極主動性。要充分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必須在嚴管的同時厚愛,對黨員干部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生活上保障、心理上關懷,讓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心情舒暢、充滿信心,積極作為、敢于擔當。
新時代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嚴管和厚愛缺一不可。既要把“管”體現在日常,及時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使黨員干部健康成長;又要把“愛”貫穿于始終,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關心、格外愛護,最大限度激發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只有將嚴管和厚愛有機統一起來,捆住亂作為的手腳,放開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手腳,才能激發廣大黨員干部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為的干勁和熱情,我們的隊伍才會煥發更加蓬勃的朝氣、凝聚起更加強大的力量。
嚴管和厚愛相統一是對全面從嚴治黨規律的深刻總結。紀檢監察機關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要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同持續深化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教育整頓相結合,落實好嚴管和厚愛相統一的實踐要求,精準有效用好黨的政策策略,做到管中有愛、愛中有管。既不能簡單搞“懲辦主義”,又不能含糊敷衍、包庇縱容,應當做到當寬則寬、該嚴則嚴、罰當其過、令人信服,嚴管而不管死、厚愛而不溺愛,切實讓干部在廉潔上管得住手腳、在事業上放得開手腳。總體而言,需要堅持教育警醒和懲戒懲治、精準問責和容錯免責、澄清正名和打擊誣告陷害、糾正有錯和激勵有為有機統一。
精準有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充分體現對干部的嚴管厚愛,形成一個環環相扣、嚴密完整的邏輯體系,既貫通“規紀法”,連接“三不腐”,又著眼標本兼治,囊括教育警醒、懲戒挽救、懲治震懾等功能,抓早抓小、層層設防,推動通過“懲治極少數”達到“管住大多數”,促使黨員干部少犯或者不犯錯誤,這是對黨員干部真正的關心和最大的愛護。要嚴格執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制定的相關制度,對標對表細化落實舉措。
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在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偏差、失誤,對此既不能“求全責備”,也不能“紀律松綁”。關鍵是精準區分故意和過失、因私和因公、違規和試錯、無禁和嚴禁,準確把握政策界限,持續完善容糾并舉工作機制,消除干部“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顧慮,樹立鮮明導向。
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故意捏造事實、惡意誣告陷害,挫傷干部干事創業熱情,破壞政治生態,污染社會風氣,必須嚴厲打擊。對受到誣告陷害的黨員干部,要及時開展澄清正名工作,旗幟鮮明為清白者撐腰,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保護好黨員干部擔當盡責的積極性。同時,保障人民群眾依法行使檢舉控告權利,著力構建良性有序的信訪舉報秩序。
開展好受處分處理黨員干部跟蹤回訪。監督執紀執法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懲”,而是要“治”。對受到處理處分的干部,決不能“一處了之”,要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針對性開展回訪教育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始終,通過暖心回訪、真誠幫助,推動受處理處分干部放下包袱、輕裝上陣,重燃干事創業的熱情和信心,實現從“有錯”向“有為”轉變。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打好嚴管和厚愛相統一的“組合拳”,一定能夠有效激發干部擔當作為的正能量、攻堅克難的精氣神,推動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形成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良好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