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辛 旭 黃艷瑞 張紅梅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民族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民族工作,對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做好國有能源企業民族工作,筆者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以下簡稱:長慶油田)為例,淺談工作實踐與路徑思考,以期為同行業企業提供借鑒。
長慶油田工作區域橫跨陜西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四?。▍^),擁有少數民族員工1600 多人。近年來,長慶油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積極履行國有企業的經濟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有效助推了油田所在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發揮產業優勢,助力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長慶油田著力以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新能源業務發展帶動地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內蒙古自治區天然氣增儲上產,打造中國陸上最大整裝氣田——蘇里格氣田,助推了以天然氣化工產業為支柱的地區經濟發展。著力打造蘇里格氣田綠色低碳先導示范區,加快形成風電、光電、地熱能等清潔高效、多能互補的綠色發展增長極。助力寧夏回族自治區做強做優油氣產業鏈,勘探發現首個千億方大氣田——青石峁氣田,吸引超130余家企業、2300 余人從事油田業務外包工作,為穩定就業與改善民生作出了應有貢獻。
深化共建共享,促進民族地區交往交流交融。長慶油田著力將企地共建共享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在共建共享宜居宜業的幸福家園中,深化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內蒙古毛烏素沙漠探索科學有效的生態保護模式,新時代十年中新增綠地12 余萬畝,實現了“綠進沙退”的巨大轉變。大力支持地方建設,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累計修筑公路超5000 公里,深化油區教育、醫療等資源共享,著力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區域內5 個單位全部完成綠色礦山創建。開展企地紅色文化資源雙向利用,在共學共建中進一步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強化民生幫扶,助推少數民族群眾發展致富。長慶油田著力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中當好“排頭兵”,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持續改善。積極參與內蒙古自治區“百企幫百村”等結對幫扶活動,定點幫扶的3 個嘎查全部脫貧摘帽。注重將產業幫扶作為助力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有效舉措,投入資金幫助改善鄉村環境。打造“綠洲志愿者”“金秋助學”等志愿服務品牌,持續投入資金和人力,支持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以“扶智”助力鄉村振興。長慶油田長期助養14 名穆斯林孤兒的員工趙彩霞被評為“寧夏好人”。
加強引導關懷,做好少數民族員工教育培養。長慶油田著力加強對企業少數民族員工的教育引導、培育培養和生活保障,激發少數民族員工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組織少數民族員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參與統一戰線成員調研,為企業高質量發展集智聚力。促進少數民族員工在重點工程建設任務中積極發揮才干、成為行家里手。尊重少數民族生活習俗,在基層站點開設專門用餐區域,適逢少數民族節日開展慰問走訪活動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營造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濃厚氛圍。
近年來,長慶油田民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尚存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產業帶動還需增強。少數民族地區產業結構相對單一,部分地區仍以傳統農業和畜牧業為主,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相對突出,油氣產業的輻射帶動作用有待加強。以油氣、新能源產業為主,吸引更多當地企業參與建設的產業新格局尚未完全形成,能源企業帶動當地少數民族群眾就業、將企業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當地少數民族群眾方面仍需提升。
二是共建共享還需深化。企業在“反哺”地方、幫助地方解決發展難題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比如,應進一步深化基礎設施、環境保護、紅色資源等領域的共建共享,拓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應發揮自身優勢,弘揚志愿精神,加大幫扶力度,更好地支持當地政府實施民生項目,不斷提升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內生動力。
三是內部管理還需強化。企業少數管理人員對民族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在對少數民族員工服務管理上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會抓、不敢抓的思想。此外,由于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宗教習俗,對待不同民族員工還需要實施差異化政策,以提高民族事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
當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能源企業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堅持黨建引領,鞏固各族員工團結奮斗基礎。要切實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采取務實舉措,不斷提升基層民族工作水平。要健全完善少數民族員工服務管理機制,及時了解掌握少數民族員工的所思所想、為其解決所需所盼。要尊重少數民族習俗,深化差異化服務措施,提升公共服務措施的精準性與實效性。要將實施人才強企戰略與加強黨的民族工作結合起來,注重在企業關鍵崗位、生產一線培育使用少數民族干部,特別是在有關民族事務的重要崗位上,注重發揮少數民族干部作用,讓少數民族干部員工成為生產管理、科技攻關、民族事務的行家里手。
堅持產業帶動,助推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要站在鞏固中華兒女大團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力量的高度,增強系統思維、戰略思維能力,主動融入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大局,發揮企業發展帶動作用,助推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和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產業引領,打造現代化能源新格局,提高少數民族地區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性與安全性。要建立開放共享的市場體系,讓更多當地公司通過公開招標進入能源企業市場。要擴大業務外包范圍,帶動更多少數民族群眾就業,持續拓展就業崗位與增收渠道,提升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共建共享,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進一步深化與少數民族地區共建共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切實履行能源企業社會責任,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改善等支持力度,積極融入城市發展,推動資源共享,助力地方解決少數民族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要著力保護少數民族地區生態環境,實現清潔生產與清潔用能,助力地方開展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等生態工作,讓“天藍地綠水清”成為企地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底色。要深化文明共建,攜手地方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更好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
堅持幫扶民生,提高對少數民族群眾服務水平。要堅持將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和做好黨的民族工作貫通起來,切實為企業駐地少數民族群眾辦好事、解難事。要著力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大幫扶力度、開展消費扶貧,帶領少數民族群眾闖出“幸福路”。要積極開展公益事業,弘揚志愿精神,推進志愿服務,發揮能源企業資源優勢,為少數民族群眾提供高品質的公共健康服務。要打造更多愛心支教品牌,推動少數民族兒童學有所教、業有所成,以“扶智”助力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夯實鄉村振興人才基礎。
做好民族工作,方能形成各民族同心共筑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合力。國有能源企業要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發揮產業優勢,帶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各民族團結進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