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婗
國內首臺應用于極地冰區破冰船舶PC3 級6MW吊艙推進器實船驗證成功,全電驅動齒輪傳動的綠色智能電動操舵系統開始實船應用……這是由他主持或參與的重點科研項目。40 多項國家專利、20 余項省部級科技成果,這是他帶領團隊交出的優異答卷。他是新技術理念研發設計的國家級重點項目開拓者,是船海機電設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學科帶頭人,他就是湖北省勞動模范、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總設計師——馬志剛。
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是我們黨創造歷史、成就輝煌的一條重要經驗。馬志剛積極參加黨內主題教育活動,無論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還是黨史學習教育和正在開展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他始終胸懷“國之大者”,深學篤用黨的創新理論所蘊含的領導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做好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化、內化、轉化工作,不斷提升政治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堅定對船舶行業綠色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的信心,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勇攀高峰,把論文寫在工作崗位上,為推動引領船舶海工領域發展做出了不懈努力。
學之愈深則信必愈真,知之愈明則行必愈堅。通過學思踐悟,馬志剛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形成了一套科學方法。實際工作中,他在干中學、學中干,發揮“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中,防風險、迎挑戰、抗打擊,出色完成多項科研工作。在負責極地冰區破冰船舶PC3 級6MW 吊艙推進器研發工作時,面對該吊艙推進器作為一種新型高效的全電力推進器被國外企業壟斷的挑戰,特別是冰區吊艙推進器更是“卡脖子”工程。馬志剛迎難而上,帶領項目團隊不斷提升專業化水平,先后攻克順時大負載推進電機穩定運行控制、高轉矩抗過載永磁電機制造等多項重難點技術。歷經4 年探索實踐,順利完成科研任務,各項試驗數據均達到研發要求。
面對新任務、新挑戰,馬志剛腳踏實地,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干作風,以釘釘子精神擔當盡責,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把既定工作任務、目標一步步變為現實。內河船舶相對較低的技術水平嚴重制約了我國內河航運的發展,為降低裝備能耗,提升內河船舶輔機設備電驅化、智能化水平,馬志剛帶領項目團隊設計開發了全電驅動齒輪傳動的綠色智能電動操舵系統,并基于移動互聯網的船海工程裝備遠程監控平臺,成功應用到船舶上,使操舵系統能耗降低45%以上,且具備了船岸一體的遠程智能化運維功能。項目研制中,他與團隊共同突破了船舶舵機變頻直接驅動、能量回收二次利用和舵角快速精確控制等多項技術難題。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保落實,關鍵在馬上就辦,否則,規劃和部署便會化為空中樓閣。在一次新型電力推進器項目中,實船使用中出現了水下電機內部漏水傳感器報警的問題,如不能消除報警,將直接影響后續實船使用。馬志剛制定了詳細的排查方案,同技術人員前往現場,第一個鉆入艙室內檢查電機絕緣和報警傳感器電氣狀態數據。經仔細檢查,并通過分析數據變化情況,馬志剛判斷出了報警的原因。在同事的密切配合下,馬志剛及時排除傳感器故障,清除報警問題,設備恢復正常,確保了設備的實船應用。